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 贾璋传_惊鸦【完结】(246)

  不过,已经开始学习仪礼的贾璋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贾政的想法与行为。

  刘禹锡曾说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这是自然流转之道理。

  荣国府的新枝嘉树,是不会与旧时代的衰草枯杨为伍的。

  他只会向阳而生,生长得亭亭如盖、枝繁叶茂。

  最后得繁茂而见欣荣,植万木而见长林!

  第188章 御前展书国丧结束,贾琮娶妻岫烟出嫁

  在鸿胪寺学完仪礼后, 贾璋正式前往讲经值庐轮值。

  与贾璋同班做事的日讲官都是三四十岁的少壮官员,在这些日讲官里,资历最深的日讲官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刘景。

  玉熙宫的小太监带着贾璋来到玉熙宫后殿。

  讲经值庐的位置就在这里。

  抵达值庐后, 侍读学士刘景为贾璋介绍了其余几位翰林的身份。

  四人互相见礼后,刘景对贾璋笑道:“茂行二十三岁晋升侍读, 又轮值讲经值庐参与日讲, 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啊!”

  贾璋听到他的吹捧后,笑着谦虚了几句。

  在这之后,他又夸赞了刘景等同僚的长处。

  这几天, 除了学习仪礼之外, 贾璋还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比如说搜集与他这些同僚有关的信息。

  贾璋的赞语正说到了刘景的心坎儿上, 刘景听了,心里十分高兴, 待贾璋的态度也就亲近起来了。

  不过, 同为日讲官的侍读学士沈锦对贾璋态度就很冷淡。

  看起来, 沈锦好像很不欢迎贾璋这个新同僚。

  贾璋并没有把沈锦的态度放在心上,人生于世,本就不可能讨得所有人的欢喜。

  他完全没必要因为沈锦的态度,就陷入自我怀疑的陷阱。

  刘景与贾璋熟稔些后,才向贾璋这个新上任的日讲官宣讲日讲与经筵的流程。

  在这之后, 他又给贾璋分配了工作。

  因为贾璋是新来的,并不清楚他们之前讲过什么、讲到了哪里。

  所以这段时间, 贾璋这个新人只用先做展书官打下手,旁听学习主持日讲的方式方法即可。

  前些日子, 陛下往值庐这边递了条子。

  条子上面罗列了陛下想听的经史,现在他们讲的经典, 就是陛下条子上面的第一部典籍《舜典》。

  而在讲完《舜典》后,他们会讲条子上面罗列的第二部典籍《管子》。

  到了那个时候,贾璋对日讲的全部流程也熟悉起来了,也就可以担任主讲或副主讲,为陛下讲解经义了。

  所以刘景安排贾璋做的事情就是阅读《管子》,就刘景分配给他的那部分内容提前写好讲章。

  写好后,他需要把讲章交给刘景,再由刘景把他们讲章一起送去内阁审核。

  待到内阁批准通过后,他们这些日讲官才能给陛下讲经。

  所以,贾璋前来讲经值庐轮值第一天上午,一直都埋首于经典中。

  直到午后陆英过来传召日讲官时,才从《管子》之中脱离出来。

  在听到绍治帝的传召后,刘景带着贾璋他们几人一起前往玉熙宫小书房参与日讲。

  一般情况下,日讲时分,四位日讲官会轮流担任主讲、副主讲与展书官。

  贾璋目前的工作就是展书官。

  这份工作的内容不算难,贾璋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在刘景、沈锦、祝均进讲经史,解答绍治帝的疑惑时,站在绍治帝身旁。

  讲官讲到了哪里,他就拿着玉尺点哪里,顺便还要为绍治帝翻页。

  按照刘景的安排,在绍治帝听完《舜典》前,贾璋都要做展书官;在绍治帝听完《舜典》后,贾璋再与其他日将官一起轮流排班做主讲、副主讲或展书官。

  这个安排很合理,贾璋并没有反对。

  因为绍治帝是成年人,不是年龄稚嫩、还需要学习经义句读的小皇帝。

  所以日讲官们在讲解经史时,不用逐字逐句的解读,更不用一味地强调忠孝仁德等道德标准。

  绍治帝需要他们讲解的内容不是那些,而是他们总结出来的,历朝历代的执政纲领、失误政策及原因。

  贾璋一边认认真真地做他的展书官,一边旁听刘景等人讲经的方法与内容,并默默地总结经验,记在心里。

  少说多记,总是不会出错的。

  待到几位侍读讲解完经义,诵读声和疑问声都停止,贾璋才把象牙御制书签插到书籍之中。

  他把书籍合好,将书籍和玉尺全都交给侍立在一旁的陆英。

  陆英把东西放好,日讲官们也在得到绍治帝的准允后,移步回转玉熙宫后殿。

  他们还需要继续进行准备讲章的工作。

  就在贾璋熟悉摸索他的新职务时,为期一年国丧也结束了。

  京中官宦人家渐次恢复嫁娶,荣国府大房这边,也有两宗婚事要办。

  一宗是贾琮娶妻,一宗是邢岫烟出嫁。

  邢夫人对前者还算上心。

  贾琮娶的是她亲外甥女,她就算不在乎贾琮,也在乎亲外甥女的脸面。

  对后者,邢夫人就不怎么上心了。

  她和堂兄堂嫂堂侄女都没什么情分,所以并不想给堂侄女花钱。

  因此她便撂开手,把岫烟的婚事全权交给两个儿媳打理。

  因为这两桩婚事都在国丧期前下过定走过礼,所以现在只用筹办婚礼即可。

  贾琮的婚期依旧是张真人定下来的,时间定在七月二十八;岫烟的婚期是贾珞家里请了玄真观的真人算的,时间定在八月十九。

  湘霓操办过贾璋的婚事,在婚丧大事上很有经验。

  黛玉天生聪慧伶俐,一点就透,又有紫鹃和小红两个能干的姑娘帮衬,操办这些事情时上手也很快。

  妯娌二人关系好,并没有任何罅隙,一起协办事务,更是事半功倍。

  因此,这两桩婚事就这样有条不紊地筹办起来了。

  贾母不止一次夸她们能干,又以犒劳的名义,给黛玉和湘霓塞了不少她压箱底的好东西。

  七月二十八当日,荣府内外又一次装点得喜气洋洋,红绸飞扬,一看就是要办喜事。

  贾琮凌晨时分就被人叫起来,换好了大红锦袍喜服,骑着雕鞍宝马、带着八抬大轿,前往白家接亲。

  贾族之内未婚的兄弟子侄们以傧相的身份跟随贾琮一起前往白家接亲,而贾璋、贾琏、宝玉这些已婚的兄长在家里招待宾客,贾母等人在内院接待女宾。

  昨天这个时候,邢夫人她们就已经把添妆礼送到了白家。

  所以她们今天就不用派人,再往白家那边跑一趟了。

  在吉时到来前,贾琮把新娘子白氏接到荣府,一应拜堂礼仪,都与贾琏、贾璋、宝玉娶亲时相同。

  按照金陵旧俗合卺撒帐后,湘霓和黛玉两个亲嫂子陪贾琮之妻白蔷说了一会儿话,见新娘情绪稳定后,她们才离开贾琮和白蔷的新房。

  又过了一会儿,湘霓身边的丫鬟秋梨与黛玉身边的丫鬟小红提着提盒过来给白蔷送鸡汤银丝面与几道小菜,只对白蔷说这是琏二奶奶和璋三奶奶送来给四奶奶的。

  白蔷听到后,谢过了湘霓与黛玉,又让人抓了一把钱赏赐秋梨与小红。

  婆家两位嫡亲的嫂嫂都出身高贵,白蔷原本还担心她们不好相处呢。

  如今亲眼目睹两位嫂嫂的和善,白蔷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她总算是能放心了。

  而在外院筵席之上,贾琏、贾璋带着贾琮给宾客敬酒,顺便给他介绍一些人脉。

  待贾琮露出醉意后,贾璋举杯笑道:“我和哥哥陪各位朋友饮酒,新郎已经醉了,你们且饶了他吧?”

  见贾琮脸上泛起了薄薄的一层红意,众人哄笑着放过了贾琮这个新郎官,让他更衣沐浴去了。

  而贾琏和贾璋兄弟二人取代了贾琮,殷殷招待起这些拨冗赴宴的客人来。

  翌日,新婚的小夫妇在荣庆堂拜见了家中各位长辈,又给贾母与贾赦夫妇敬茶磕头。

  白蔷生得清秀,皮肤白皙,穿着一套正红色绸缎衣裙,头上戴着一只掐丝金凤钗。

  与贾琮站在一起,看起来十分相配。

  因为新妇是自己的亲外甥女,邢夫人待白蔷很是亲切,还给白蔷封了一封和黛玉嫁进来时一样厚的大红包。

  贾赦就不是很殷切了,不过儿子娶媳妇总是好事,他也殷殷勉励了几句,同样拿了一封红包给贾琮、白蔷夫妇。

  白蔷大大方方地接过了太婆婆,公公婆婆和嫂子们的礼物,又送上了自己亲手做的针线,有给长辈的抹额鞋子,还有给嫂子和侄子们的荷包。

  湘霓和黛玉拿着白蔷送给他们的精致荷包,悄悄对视了一眼,然后会心一笑。

  她们这位弟媳妇看起来是个很爽快的人。

  不出意外的话,她们两个又能交到一个一起吟诗投壶、管家理事的好朋友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0_b/bjX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爽文 红楼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