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我助始皇统一全球_萤河【完结】(48)

  听说里头用了会燃烧的石头,那一定很适合放火吧。

  哦不,得先把技术偷学到再放火,不然这能日产上千个铁器的好地方岂不是要废了。

  ----------

  泾阳县衙。

  自几个月前武成侯受命来此建造工厂,这里就成了王翦的临时落脚点。

  此时,县尉正在向他禀报情况。

  “今天有发现了好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下官怀疑他们是六国余孽的探子。”

  他伸手在脖子上一划拉,“要派人解决吗?”

  王翦须发皆白,但这几个月却精神头越来越足,他抿着曾孙女孝敬的好酒,慢悠悠地晃着摇椅,在秋天凉爽的晨风中,显得格外惬意。

  “急什么,一些鱼饵罢了,放长线才能吊大鱼。”

  县尉挪了挪脚步,欲言又止。

  “泾阳驻军多是本地人,家中亦惦记着镰刀,能否为他们开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这个说法还是咸阳城那边来的人传过来的,听说是神女的说法,嘿,那不就是仙界的称呼嘛。

  不愧是仙界,走后门都说得这么文雅。

  如果微生雪知道他的想法,一定要大呼冤枉,她说的绿色通道才不是这个意思呢。

  不过总而言之,县尉的想法很清楚,想给自己人多争取些好处。

  这里的兵也曾在王翦手下待过,说起来也算是自己人。

  “此事本将答应了,让他们好好操练,别操心有的没的,陛下绝不会亏待他们。”

  县尉躬身应是,走出院门就撞见脚步匆匆的县令,两人连话都顾不上说一句,县令就匆忙走进去。

  “成武侯,那些人审出来了,是……”

  “六国公卿。”王翦断言。

  ……

  “收到消息了。”

  一个低调不显眼的院子中,身着秦朝官服的男人手执一卷竹简走进来。

  见到院中那个举着大石头来回走动的少年,他露出一个笑夸道:“阿籍神勇,未来必不可限量。”

  被人夸奖的少年没崩住,脸上显露出得意之色,又来回走动了几圈才放下大石头,“嘭!”在地上砸出一个不浅的坑。

  而在院中的另一名长者却有些不高兴地摇摇头,“天生神力却不知兵法,不过匹夫之勇。”

  “梁公何必烦扰,少年人不定性,等再长几岁就懂事了。不如先来看看咸阳传回来的消息。”

  梁公已经从男人的脸色中看出,这个消息恐怕不会如他所愿,但真正看到时还是忍不住怒气。

  嘭!

  他一拳捶在案桌上,连竹简都被捏断了一节,气愤与憋闷一寸寸盈满胸膛,让他忍不住悲呼:

  “天何不眷吾!”

  少年见叔父悲痛,抢过竹简就折成了两断,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了两脚。

  “叔父莫气,侄儿为你出气了。”

  梁公为他这行为一激,额头青筋突突突地跳。

  哪来的蠢货!

  若非是亲侄儿,他真想丢了算了。

  “你好好看看那上面写了什么!”

  少年这才勉强扫了眼,依稀辨认出写的是秦国做出新农具,种田更方便之类的话。

  佃户地里收成多,他们能收的租子也更多了。

  这不是好事吗?

  叔父在生气什么?

  看到侄子脸上那毫不掩饰的疑惑,梁公牙根紧咬,左看右看开始找笤帚。

  身着大秦官服的男人见此,找了个理由告辞离开,人家要教训孩子,他总不好在这里碍事。

  “公且慢行,此番多谢。”

  男人摆摆手,以他们的交情,没必要。

  他一离开,梁公就转身怒喝:“阿籍!”

  少年茫然地抬起头:“啊?”

  “你要记住,嬴政是暴君,秦国是虎狼之国,是我们的仇人。他越差,我们才越有机会复国!”

  梁公语重心长地对不省心的侄子重复那些陈词滥调。

  “还记得我们的誓言吗?”

  少年脱口而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好,你记住……”

  叔父絮絮叨叨的话过耳,他却在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能去咸阳见识见识,那个传言中的仙人。那个仙人会很厉害的功夫吗?

  **

  距离博浪沙几十里的一座小城中。

  一名容貌秀丽出众的年轻妇人缓缓在街上走过,她的丈夫跟在她身旁,小心挡住来往路人的视线,两人在无数注目中没入街尾的宅院中。

  大门刚关上,那走在他身旁的丈夫立刻退后几步,恭敬行礼:“主人,咸阳传来消息,依旧未接触到那位仙人,但已经想办法混入泾阳厂中。”

  妇人打扮的美貌女子眉间微蹙,楚楚动人,开口却是清朗的少年声线:

  “让那些人暂且按兵不动,此时情况不明,莫要增加不必要的牺牲。”

  他得想想怎么才能接触到那所谓的“仙人”。

  第41章

  泾阳城外几里,这里是城内主干道铺设的终点。

  比这里更远一些的官道上,有车队往这个方向缓缓而来。

  马是舍不得用来拉货的,也不敢用,车队中最常见的是一头头驴子,后面拖着木板车,盖着防水的油布,用麻绳仔细地捆结实了。

  官道很宽,足够两辆驴车并排通行。从两排车夫护卫的装扮中可以看出,这是两支来自不同地方的队伍。

  不过商人讲究多条朋友多条路,在利益不冲突时,他们总是能很快就称兄道弟,所以这两支队伍中的管事人一起走了一段,就像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一样坐到了一起,一壶酒下去就天南海北地聊起来。

  头上裹了一块方巾的中年男人倒了一杯酒喝下,“司老弟怎么往这边来了?我打眼瞧着,老弟运的是锦缎吧,这种华服当去咸阳才是。”

  而且,“这泾阳虽说水路还行,但这里是武成侯的食邑,过路费又是一笔花销。”

  被称为司老弟的男人诧异抬眼:“申兄不知道?”

  方巾男人咕嘟把酒吞下,商人的敏锐嗅觉让他意识到,这里发生了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他殷勤地提起酒壶,为司老弟斟了一杯酒,“我刚从齐地回来,拉了几车盐。白如雪、细如沙,绝对的上品,老弟等会儿带些回去尝尝鲜。”

  司老弟一听他这么说就明白了,“你说的是雪花盐吧。”

  申兄愣住了,这雪花盐才在齐地出现几个月,按照目前消息的流传速度来说,对方一个刚从郑卫之地过来的人,怎么也不该知道吧。

  司老弟见他一副不知情的模样,一股优越感油然而生,动动屁股调整了一下姿势,就开始侃侃而谈。

  “申兄路远水长,但咸阳城那位祭天祭出真神仙,这事总该知道吧。”

  这事早就在大秦官府的推动下传遍天下,他一个生意人当然不会错过这等大消息。

  “那申兄就该知道,齐地的雪花盐,乃是仙人初初下凡时所传。”

  申兄道:“这事我还真不知道。为了将这雪花盐尽快送过来,我几乎全部身家都砸进去了,这几个月都在忙活这事,连路上都不怎么停留,没想到竟错过了这等消息。”

  “不过这与泾阳有何关系?”

  正在此事,驴车一个颠簸,随后开始平稳前进。

  “哟,到了。”

  对这流程已经一回生二回熟地司老弟掀开车帘,“申兄不如自己来瞧瞧。”

  车帘外,不是尘土飞扬的土路,而是一条宽敞整洁的大道,他甚至觉得,这官道比他见过的直道还宽敞平整。

  申兄的视线落在路面上,大块大块完整的灰白色巨石铺在地面上,要走近一丈才会有一条缝隙。

  这路修得比直道还好,武成侯这么大胆,始皇帝知道吗?

  司老弟的声音从耳边响起,“申兄知道我为什么特地绕路泾阳了吧。”

  对运送了大量货物的商队来说,一条好走的道路可太重要了。

  “这样宽敞平整的官道,一路从泾阳修到咸阳城,这里的码头也扩建了,到时候不管是继续走陆路还是转水道,都便宜得很。”

  随着泾阳城越来越近,申兄还发现来往的黔首明显多起来,而且全是那种连村子都不怎么离开,一辈子买鸟巢黄土背朝天的农人。

  申兄看向司老弟,这回对方也不知道了。

  他上回经过的时候,这里还没这么热闹。

  正巧城门也快到了,所有进城的人都要排队等候,倒也让他们找到机会去寻人打听一二。

  待进了城,两人才知道对方口中的热闹到底是多繁华。

  原本道路两旁的破旧屋子都被修缮过了,几乎隔一段距离就有开门做生意的,邻里几家联合起来,各出租一两间屋子供过路的商队歇脚,比旅店的便宜些。

  还有在街角卖茶水的,看摊子前等候的客人那一个个羊皮囊,就能看出,这些基本做的是过路人的生意。

  “这里做小生意的可真多。不过离开几个月,差点就要不认识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基建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