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女儿并不重要,自己的前程才重要。
基于此,虽然她说的含糊,胤禛也大概能猜到是什么风波,他摇摇头:“郭络罗氏也是昏了头,那妾室怎么可能敢,估计是老八做了不敢说。瞧着吧,老八不会让这事留隐患的。”
胤禩如今全靠名声撑着,即使只有一丝可能,他也不会让自己背上绿帽的名头。
胤禛又一次嘴巴开光,翌日,隔壁就大张旗鼓地庆祝起来,胤禩还给亲近的人家发了帖子,要宴客庆祝一番。
虽然刚怀三个月声势就闹得这般大稍显浮夸,不过考虑到胤禩今年已是而立之年,却子嗣单薄,只有一儿一女,欣喜若狂之下也就能理解了。
不过胤禩还是有分寸的,只邀请了下属的旗人,没有邀请其他达官贵胄,所以也没几个人说闲话。
胤禛挑在康熙中途回宫那两日入宫面见,一早进去,晚间才回来,虽然表情不甚明显,不过轻松写意的姿态表露出他这一趟的顺利。
“成了?”齐布琛好奇问道,“什么时候施行?”
胤禛矜持道:“皇阿玛只说不错,还没说要用。”
齐布琛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就装吧!
事实证明胤禛确实在装,今年的万圣节虽然不是什么整寿,但却是康熙登基五十周年,所以办的比往年要盛大一些。
万寿节当日,康熙下旨诏谕天下:“朕于今日,临朝已有五十年,忆起初登基之时,也曾豪情万丈,欲缔造盛世,后年纪愈长,愈感当初之天真。如今朕年近花甲,恐无法完成当初之豪言,愧煞也。恰逢雍郡王月前有奏,言各地人丁虽增、土地却并未扩大,按人丁加征实有不妥。朕日思夜想,觉其所言有理,便在今日令各省督抚,将去岁末上报钱粮册中的人丁数不增不减,定为永额,日后额外添丁,不再多征。”
旨意一出,满城皆惊,但康熙选的这个时机太好了,让这道永不加赋的旨意好像是大赦天下一样的施恩政策,当然这也确实是施恩,不过这样一来,本来能反对的人都不好提出反对意见,只能歌功颂德。
而作为德政,这道圣旨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全国各地,以告示形式宣告于万民,让他们知晓皇上的恩德,然后感恩戴德,普天同庆皇上登基五十周年之喜。
顺带的,作为圣旨中被明确点名的胤禛,也跟着刷了一波声望,名声肉眼可见地好起来。
胤禛却没有多高兴,齐布琛问他为什么,胤禛抵着她悄声道:“三哥不太行,想让我顶上。”
齐布琛秒懂,太子复立后,胤褆被圈禁,胤禩被打压,其他人虽然得封,也有一些声势,但老实说,都是小打小闹,比不上当初胤褆和胤禩的场面。
复立的蜜月期过去后,康熙对太子的态度又有变化,有意无意地开始捧胤祉,但凡有什么露脸的场合,都让胤祉去。可惜,胤祉不知是性格原因还是别的,气场总是撑不起来,围着奉承的文人虽然多,但支持他的大臣却没有几个。
康熙可能也对胤祉有些恨铁不成钢吧,刚好这次胤禛自己冒头撞上去,免费的儿子不用白不用,就直接拉出来作筏子。
否则不可能在胤禛暗示不想出风头后,还这么光明正大的昭告天下。
“问题大吗?”齐布琛担心道。
胤禛微微摇头:“应该不大,我这些的表现,应该早被排除在外了。”否则皇阿玛也不敢这么放心大胆给他蹭声望。
可惜,这一次,胤禛却是猜错了,他低估了热爱权利之人的野心。
当然,这其中,康熙的助力不可忽视。
万寿节后不久,因着今年开年以来没下过几场雨,担心旱灾,钦天监便上折请求祈雨,康熙命礼部准备祈雨仪式,又命胤禛主理此事。
齐布琛略有无语:“钦天监连日食都能算出来了,为什么还会相信祈雨这种东西?”
胤禛无奈地看她一眼:“不然你让他们怎么办,算出什么时候能下雨吗?”
钦天监的人也不过是想要防患于未然,未免未来天灾这口锅背到自己身上罢了。
就是作秀呗,行吧。
任谁也没想到,老天爷这么给面儿,祈雨仪式的第二天,整个京城就笼罩在瓢泼大雨中,直下了一日一夜。
齐布琛无语凝噎,稍显无措地看着胤禛:“这怎么说?”
虽然朝廷上层有不少人都已开化,对天气变幻有了一定的科学认知,但广大的百姓没有啊!
这波祈雨这么成功,胤禛又有永不加赋的声望在前,民间还不得给他神化?
事情没出齐布琛所料,京城的百姓们果然将这波下雨的功劳安在了胤禛身上,都说是因为雍亲王心系百姓,老天爷为其仁心感动,才将下大雨,免去今岁旱灾之罚。为此,京城好多百姓都在家里给胤禛立长生牌位,日常上香求他保佑今年丰收。
好家伙,这是直接给胤禛封神位了?
“怎么办?”
听完下人对坊间动态的汇报,齐布琛用无辜地眼神看向胤禛,询问应对措施。
胤禛无奈地看她:“你觉得我像知道该怎么办的样子?”
事发后,他就在冥思苦想该怎么应对这一波,然并卵,想不出对策,百姓是最容易煽动的,却又是最不容易改变认知的。
齐布琛心里发苦:“要不,咱们派人去传点你的负面谣言,或者,将这事的功劳归到那些喇嘛身上去?”
胤禛叹气:“试试吧。”
结果证明不可行,说胤禛坏话的人差点被百姓打死,喇嘛倒是有点效果,也有不少百姓开始感念他们,但他们并不能代替胤禛,谁叫当初宣扬的时候,说的是胤禛全程主持祈雨礼呢。
爹坑儿子,康熙有一手的。
“走吧。”胤禛这阵子叹气的频率明显高了许多,“收拾东西,去圆明园种地。”
这也算回应百姓求他保佑丰收?未来说不定真能民间封神,就叫神农?
想象一下胤禛头上长满稻谷的神位形象,齐布琛差点被自己的脑补逗笑。
一家人连夜打包跑路,在圆明园过起了世外桃源般的种田生活。
康熙似乎也觉得祈雨那一波的效果太过分,之后再没找过胤禛,对于他撂下刑部的本职工作也权当不知道。
第174章 弘历??
过了三四个月不需要应酬的悠闲日子,齐布琛身心舒畅,只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
又一次晨起不不梳洗,对着镜子自恋地欣赏自己光滑的皮肤时,胤禛笑她:“古有易安花中一流,今有王妃对镜自怜。”
李清照能自比为花中第一流,她可不敢跟清照姐姐相提并论。
齐布琛回头横他:“醒了就快起,话多。”说完又回头继续美。
胤禛摇头失笑,起身穿衣:“今儿你几时出发?”
钮祜禄氏日前生下一子,今儿是洗三,齐布琛和胤禛原不想出面,只派人送礼,但巴雅将帖子送到圆明园来,这不去就不合适了。
好在胤禩半月前随康熙去热河了,所以胤禛可以继续在圆明园避世不出,只齐布琛前往。
说道进城齐布琛肩膀就垮下来,八月份的太阳,谁出门谁知道。
胤禛干脆替她决定:“趁着太阳不大,收拾好了就走吧,先回府里待一待,等时间差不多了再过去。”
这是最好的方案,齐布琛不情不愿地开始收拾,用完早膳后就坐着马车进了城,先回雍王府。
林长青万年守家人选,来迎接她,齐布琛随口问道:“最近没什么事儿吧?”
“没什么大事儿,十三福晋昨儿下午送来一筐龙眼,奴才瞧着时辰晚了,就没让送到圆明园去。”
兆佳氏送东西已是常态,齐布琛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只叮嘱道:“挑出半篓子,送到宫中去。”
这些年,他们夫妻与德妃之间的相处越发公事公办起来,对外,照常请安、照常孝敬东西,不过其中用了几分心,只有天知道。
德妃也不在乎,请安点个头,有东西就收,就是不说话。
对于这种状态齐布琛很满意,头上没有一个管东管西的婆婆,谁遇上谁就知道有多舒坦。
处理了府里的一些琐碎事,算算时辰差不多,齐布琛才动身往隔壁去。
巴雅没露面,是张氏在二门处等着,将齐布琛引去花厅。
“四嫂。”早来的几个妯娌起身问好,其中九福晋的表情瞧着有点不大高兴。
被胤禟催命一样催着来的,能高兴吗?
齐布琛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与旁边的五福晋寒暄:“最近如何?”
五福晋叹气:“都还好,就是热。”她有些歆羡地看着齐布琛,“还是四嫂你好,能去城外园子住,我也想去,我们爷不允。”
齐布琛保持礼貌的微笑:“也没你想得那么好,跟府里也差不多,蚊虫还多。”
没一会儿,三福晋也来了,巴雅才终于露面,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吩咐下人将新生的小阿哥抱来,开始洗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清穿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