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这人行事又不周密,没多久就被各地巡查御史发现,连夜弹劾。
这封弹劾奏折当时震惊了半个朝堂,胤祉则是被吓了个半死,天地良心,他虽然对太子之位有想法,但有胤礽和胤禵两个例子摆在那里,他怎么敢做拉拢大臣的事,而且还是地方封疆大吏,拉拢这些人想干嘛呢?还想从地方地方起兵造反不成?
胤祉当时就进宫跪在他皇阿玛面前痛哭流涕地表忠心,也不知道是他素来的表现让他皇阿玛相信,还是他皇阿玛另有消息渠道,总之他皇阿玛没有因孟光祖的事怀疑他,只是训斥了他一番,让他管好手下人。
从那时起,胤祉就日思夜想地祈求早点将孟光祖抓回来,他倒要亲自问问,为何要这么害他,可惜这孟光祖不知道是什么做的,滑溜如泥鳅,硬是在全国追捕的情况下还逃亡了大半年。
现在人是抓住了,但随之而来的消息却让胤祉再次陷入麻烦中,佟国瓤和年羹尧身为封疆大吏,为什么会帮助孟光祖呢,真是为了那点物件?而不是为了背后的某个人?
要不是年羹尧确确实实是雍亲王分属的佐领,又和十四阿哥牵扯不清,很多人就要直接把矛头指向胤祉了。
胤祉迫不及待地站出来,问刑部侍郎:“孟光祖抓回来了?什么时候抓到的?他有没有交代为什么要贿赂官员?”
刑部侍郎迟疑地看着他:“这……”您可是这案子的最大嫌疑人,这么大喇喇的当众问这话真的合适么?
“老三。”康熙终于开口了。
胤祉不甘心地道:“皇阿玛……”
“退下。”康熙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胤祉悻悻地退回自己的位置上。
康熙看向刑部侍郎:“孟光祖所说之事,可有证据?”
刑部侍郎回道:“物证人证俱有。”说罢将随身携带的口供和物证呈上。
康熙看完后,示意梁九功将口供和物证拿下去给堂上大臣们看。
待大多重臣都看完后,康熙才开口询问:“众卿家以为如何?”
第198章 胤禛:我是蛔虫
康熙开口问话,奏对也是有潜规则的,一般这种时候都是内阁先出来说话,然后是六部都察院。
马齐都在心中打好腹稿,准备站出去了,谁知这时却跳出来一个愣头青。
只见新任西安副都统巴彦宁信心满满地出列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此等胆大妄为、辜负圣心之辈,背地所为定不止此一件事,只革职待查不足以昭彰,当将其二人即刻锁拿下狱、严刑拷问才是。”
他说完后,朝堂陷入寂静,巴彦宁非但不觉得有何不对,反倒得意满满,认为自己第一次上朝就镇住了满堂大人,肯定给皇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确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巴彦宁的举荐者——隆科多此时冷着脸,心里恨不得将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一脚踹出殿内。
前些日子,西安来报,西安副都统任上病逝,朝廷除了按例封赏祭葬外,也忙不迭的开始选继任者,毕竟眼看西边就要开战,已经议定要从川陕甘调兵,这时候哪能缺了重要位置呢。
消息传出去,京城满八旗的人就没有不激动的,瞧瞧四川提督的热闹就知道了,何况西安副都统好歹也是三品,一时间各*实权王爷大人家里人潮如流。
巴彦宁家里就是走了隆科多的路子,最后成功从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笑到最后。
今儿便是他第一次上朝,按例在朝议最后向康熙叩恩后就能前往西安赴任了,谁知这家伙志得意满之下,竟还想着在朝议上出风头。
蠢货!
各部大人们有志一同地在心中闪过这个评价,同时不少或看热闹或同情的眼神落在了隆科多身上。
隆科多举荐的事情,可没有多避着人,毕竟这又不是什么大事,甚至是某种常态。
马齐倒是有些高兴,他早已悄悄倒向了胤禩,也知道自己这一系主推年羹尧上位,其实他对此是有些疑虑的,毕竟年羹尧名义上还是分属雍亲王,他还是有些担心为他人做嫁衣,不过几位爷那边决定了,他也不多嘴,只悄悄出点力便是。
刚才他还有些为难,年羹尧毕竟和他没什么交集,忽然直喇喇地为年羹尧说好话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测,所以一直在斟酌用词没怎么准备好,不过这下好了,有了这个愣头青,接下来他可以先作壁上观一会儿,寻找更好的时机和说法。
朝堂上的寂静维持了好一会儿,没人出来奏对,康熙也不说话,巴彦宁这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到不对,他下意识地就看向隆科多。
隆科多磨着牙将这蠢货在心里骂了一遍,面无表情地站出来道:“副都统第一次上朝,有些事可能不清楚,对于这种事,朝廷和刑部是有既定规矩的,不是谁说如何就如何!希望副都统以后,对于不了解的事情,能谨言慎行!”
他狠狠地瞪了已经开始发慌的巴彦宁:“还不退回去!”
语气虽不客气,但他话里还是巴彦宁圆了一下,怎么他也是举荐人。
被大腿呵斥,巴彦宁才明白自己可能犯了什么忌讳,讪讪地退了回去。
解决完他,隆科多正要退回自己位置,上头康熙突然出声道:“爱卿以为此事该如何?”
隆科多脚步顿住,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会突然叫住他,作为九门提督,他虽上朝,但除非是各地兵事,别的事他一向不会发言,皇上以往也不会问他,今儿这是怎么了呢?
他心里思索着,余光看见十四阿哥朝他这里微微偏了两回头。
“启禀皇上,臣以为,此时刑部有既定章程,只需按制办事即可。”隆科多先是重复了一番自己呵斥巴彦宁时的论调,接着道,“不过,目前四川那边情况特殊,策妄阿拉布坦在外虎视眈眈,兵营又才经哗变,臣以为此刻不宜大动。”
他沉吟片刻后,道:“臣方才瞧那口供,上面说孟光祖是亲自与佟国瓤见面并奉上礼物,但年羹尧那边,却只是遣人与年羹尧身边的长随相交,臣以为,若只是如此的话,并不能断定年羹尧收受贿赂、为孟光祖提供庇护,也有可能是其长随贪心不足、自作主张、狐假虎威,此中情况还需刑部详查才是。”
马齐心中一动,这是个不错的角度,先把事情拖着,再慢慢图谋,这拖着拖着不就拖出转圜余地了,没想到隆科多这个莽夫,还有点想法。
也该他站出来了,马齐理理朝服,站出来说出早该他说的话:“启禀皇上,臣以为佟大人言之有理,四川兵士才刚哗变,全靠年羹尧与路振扬才平息,如今他二人还在兵营中坐镇,若此时将年羹尧拿下,说不得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届时内忧外患,于平叛不利啊。”
他虽没明说,但殿内众人都知道,年羹尧和路振扬平息哗变,肯定少不了像兵士许诺利益,若此时将年羹尧拿下,兵士们肯定会多想,会认为朝廷是不想兑现许下的承诺,说不得就会二次啸营,到时候四川一团乱,既定的平叛策略要重做不说,还得调兵防着四川这边哗变的兵士前去和策妄阿拉布坦媾和,所费人力物力,不是乘以二那么简单的。
想明白这一点,大人们纷纷大局为重,沿着隆科多的思路向康熙进言,最终,康熙发话,将佟国瓤革职,年羹尧则从宽革职留任效力。
保住了人,十四心中不由松了口气,但他也知道,四川提督之位与年羹尧是无缘了。
果然,在随后的朝议中,吏部尚书列出的候选人中已经没有年羹尧的名字,而是临时安排了一个候补。
最终,四川提督之位落在了与年羹尧一起平息兵变的路振扬头上。
下衙后,胤禩府上开小会,胤祯一来就迫不及待地道:“八哥,你有没有觉得今天这事儿有些奇怪,怎么那孟光祖跑了大半年,就这么巧在这时候被刑部抓住了呢?”
胤禩道:“倒也不是这几天才抓住的,我刚才去问了下,那孟光祖一月前就被抓了,只不过一直秘而不宣。”
胤祯眉头微拧,一月前四川兵变的事儿才刚刚发生、还没传进京城呢。
“那也不对。”胤祯皱眉道,“都抓住一个月了,怎么偏偏在这节骨眼将年羹尧交代了出来,这背后肯定有事儿!”
他语气笃定,一直旁听的胤禟悄悄翻了个白眼,道:“我觉得十四弟想多了,孟光祖是被秘密关押审问,咱们都是今儿才知道,其他人又怎么可能提前知道还谋划呢?再说,即便是有阴谋,只瞧这力度也不值得在意,说不得就是年羹尧得罪了什么人,人家看不得他好呢。”
胤禟一直对支持年羹尧这事兴趣寥寥,也对胤祯积极推进此事颇有微词,不管如何,年家始终都是四哥分属的佐领,胤祯便是亲弟弟,也不该如此不拿自己当外人。换位思考一下,若是他五哥说也不说就将他分属的佐领当成自己的,他面上不说,心里肯定也是不得劲的,这还是因为他与五哥感情不错,十四和四哥呢?就他私底下来看,十四就差没把四哥当下人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清穿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