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 皇子宠妻日常_月上蓬莱【完结】(10)

  轩辕承稷忍住笑,道:“我老人家,今日不见你家老爷太太。宫里贵人让我带了东西给林姑娘,麻烦爷爷帮忙通传一下林姑娘的人来。”

  黛玉这会儿正在李纨处。昨儿宝玉一通闹腾,她刚刚缓过来。今儿一大早,她随众姊妹,给王夫人请安。方知,金陵王家来了信,说是金陵的薛姨妈之子薛蟠,仗势依财,打死人,现在应天府下了案。其母舅王子腾来信告诉这边,想让薛家来京都避一避。好巧不巧,黛玉等姊妹跟王夫人请安,正遇到这档子事,王夫人便把她们几个都赶去了寡嫂李纨房里来。

  来人说,宫里有人来,说是给林姑娘送东西,让林姑娘的人去接。

  诸姐妹皆十分诧异。李纨便让黛玉的乳母王嬷嬷去接。

  黛玉心头一亮,会不会是那位内侍哥哥来送的呢?便跟王嬷嬷一道去见宫里来的人。

  但见门外,来人就是那位内侍哥哥。

  他背着光,负手而立。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看着还是半人高的小黛玉,想到她来贾家的这些遭遇,王夫人摆谱,宝玉不顾及她的感受,轩辕承稷心中怜悯不已。

  他将小弦子手里的大包小包接过,递给王嬷嬷。又取出一块帕子包着的物件,递给黛玉。

  黛玉打开手帕,但见一对颜色润泽的镯子。她道:“这太贵重了。哥哥,这倒底是宫里哪位贵人给我的啊。”

  轩辕承稷笑着道:“姑娘跟旁人说是七公主送的便好。”

  黛玉心道,她又不曾见过七公主。七公主为何送她东西?而且,这位内侍哥哥说,让她跟旁人这般说,那便不是了。宫里的人,她只认识这位内侍哥哥。这镯子只怕是他送的。

  昨儿宝玉见她没有玉,便要摔自己的玉。他怪那通灵宝玉,不会择人高低。偏生他有,林妹妹没有,便要摔。黛玉心想,若是宝玉表哥真有心,见她没有玉,大可以像内侍哥哥这般,私下送她一块,哪用得上大庭广众一顿闹,把她置于何处?

  然而,这位哥哥是因为知道玉的事情,来送她玉的吗?不然怎么会这么巧?想必是宫里人的神通吧。都说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离不了天家的眼。黛玉如今就有这般感觉。

  她又问:“请问哥哥贵姓?”

  轩辕承稷可以蒙贾家的人,但不想骗她,便道:“在下名叫陈际。耳东陈,因缘际遇的际。”前世他用了二十一年的名字,在这个世界,他就告诉她了。

  黛玉心里一阵暖,际哥哥是她来到京都后,除了外祖母,对她最好的人。

  她接过帕子,那帕子上有淡淡的香味,想必是宫里的熏香吧。随后,便抬起头,给了他一个笑容。

  第9章 护花(6)

  且说黛玉拿了那镯子,跟大包小包的回来,府里众姊妹皆来问。

  寡嫂李纨的父亲原是国子监祭酒。李纨自她夫君贾珠过世后,便看上去如朽木死灰一般,每日只侍亲养子,或者陪姑娘们针线诵读。

  这会儿,李纨正兴致冲冲地看着黛玉带回来的一对镯子。

  “这镯子是糖白玉的,极其珍贵呐。”李纨啧啧称奇,“姑娘是怎么跟七公主有故的?”

  黛玉笑了笑,道:“想是太上皇原来南巡时,我父亲曾去过太上皇下榻的甄家。因缘际遇,跟皇家的人结过缘。”

  上述的话,倒也不假。黛玉曾听父亲提起过,太上皇六次南巡,甄家就接待了四次,花的银子,跟流水一般。父亲也曾伴驾过。

  至于这些东西是不是七公主送来的,际哥哥说是,那便当七公主送的了。

  “出手这般阔绰,是皇家的手笔。”李纨道。

  黛玉又将轩辕承稷带给她的糕点、笔墨纸砚、针线,以及女孩子的饰品,跟诸姐妹们一分。

  李纨拿了些糕点,给贾兰吃。迎春拿了些糕点、针线、饰品。探春和惜春都拿了糕点、笔墨纸砚和饰品。

  李纨故意抬高声调,对着窗外道:“姑娘跟七公主有缘,我们跟着沾光。”

  迎春、探春、惜春皆掩面而笑。

  黛玉也笑了。虽说这珠大奶奶李纨,平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个不管事的,但是她若遇到事情,还是个公道人。刚刚李纨对窗外喊那么一句,便是故意让外边侍奉的丫鬟、婆子们听见,好把话传出去。这般,府里知道林姑娘跟宫里的七公主有故,便不会随便欺负她了。

  过了些时日,黛玉听说薛家的案子已经了了,因为薛家找了些门路,薛蟠不但释放了,薛家一家都要进京,说是薛大姑娘要进京待选秀女。

  又过了几日,黛玉听人报了一声:“姨太太带着哥儿、姐儿,合家都来了。正在门外下车。”

  但见王夫人带了府里的众媳妇、姑娘们等接出大门厅,将薛姨妈一家接进来。

  黛玉看着那敞开的三间大门,冷笑一声,瞅着王夫人和薛姨妈二人拉着手,哭了笑,笑了哭,更是跟看戏一般。

  王夫人打头,忙将薛姨妈一家往老太太处引,又是张罗着治席接风。

  荣国府的大门合上之际,来了一队马车,车轱辘发出的隆隆声,以及诸人整齐的脚步声,让黛玉不自觉向着门外侧目。

  在门合上的一线光影之际,她似乎看到那辆一驶而过的金顶马车里坐着的,是一张似曾相识的清秀面容。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黛玉觉得自己定是太想念了际哥哥了,以至于看花了眼。

  *

  刚刚路过荣国府者,便是轩辕承稷。黛玉并没有看错。

  且说,他在忠顺王府住了数日,便得到了案件的结果。

  去寻瞿院判的人回报,瞿院判已经没有了,连同瞿家老宅一同被人毁尸灭迹。

  小笛子的尸首在乱葬岗被找到,仵作鉴定死因,是服用了砒霜。

  小笛子的哥哥的供词,便是前些时日,小笛子说宫里有贵人赏赐,便给了哥哥一大笔钱,还带走了哥哥刚在山上捕获的一条毒蛇。

  掖庭的守备说,皇子所一百来号人被罚来的当天晚上,也就是小笛子死的头天晚上,齐妃身边的殷嬷嬷去过掖庭。

  殷嬷嬷畏罪自杀。齐妃抵死说自己不知其事,说一切都是殷嬷嬷所谓。

  最后的处理,齐妃禁足;三皇子停掉身上所兼的所有前朝职务;太医院里看过轩辕承稷的太医全部换掉;掖庭那天当值的守备下狱;原皇子所里,查清与此事无关的宫人皆放出掖庭。

  轩辕承稷闻此结果,心头的疑云散掉了,事情跟他推测的方向还是吻合的。但他不信案件与齐妃无关。瞿院判的死,很冤,若非瞿院判当初私下按照毒蛇咬伤处理,轩辕承稷的命便就没有了。

  雇凶杀害瞿院判的凶手,跟通过殷嬷嬷雇凶纵蛇之人,应是同一个人。轩辕承稷想不出除了齐妃,还能有谁。待到证据搜齐那一天,必是为轩辕承稷自己,为瞿院判讨回公道之时。

  案件告一段落,轩辕承稷在忠顺王府已小住月余。有宫里人来接他回宫,说是有件事,得他亲自回去过目。

  此番回宫,他路过荣国府,便看到了府里大门全开。但听见府里有人高喊“姨太太来了”,又听人说“宝钗姑娘”。轩辕承稷便知,是薛姨妈一家到了。

  原著中,薛姨妈一家来京,主要是为了薛宝钗选秀女之事,后来不了了之。薛家便打了宝玉的主意,奈何贾母又不松口,一直到宝钗都及笄了,都当不了宝二奶奶,薛家后来才灰头土脸地离开了。

  薛家由初代的紫薇舍人起家,虽没有爵位,但买卖遍布全国,说是巨富之家,也不为过。但在古代,士农工商,商户的阶层在最末,哪怕有钱。

  人的悲剧来源于对自身的认知障碍。薛姨妈在贾家被王夫人当了贵客接待,便真觉得自己就是荣国府的贵人了。殊不知,若是贾家看得上薛家,早就点头让薛宝钗嫁进来了,还能等到她及笄成为老姑娘?

  薛宝钗有母亲、兄弟,她不差人疼爱。轩辕承稷不太关心薛宝钗最后能不能嫁给贾宝玉,他往荣国府看,只是想试图去寻林妹妹的身影。

  不过,马车一晃而过,他没有看到林妹妹,林妹妹倒是看到他了。尽管她觉得是因为自己太想念他了。

  回到宫里,轩辕承稷拜见了永正皇帝,父子俩吃了顿温馨的晚饭。旁的事情不提,只问他身体情况,以及什么时候回上书房。被咬伤一案,便翻了篇。只留下了杀死瞿院判的凶手还缺证据,刑部正在调查中。

  又过了些时日,这次选秀的结果出了,轩辕承稷被分发了八个宫女,他便将其安置在外院,内院由内侍打理。

  皇后闻此,便宣轩辕承稷。

  行到凤藻宫,将轩辕承稷领去见皇后的小宫女,便是贾元春。

  “问五殿下安。”贾元春对轩辕承稷行礼道。

  “姑姑免礼。”轩辕承稷道。

  凤藻宫前有一段白玉石路。正好他有些事情想想问贾元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