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她夫妻几十载,相知相许,他如何能半点也察觉不了?
只是她不提,他便不问罢了。
“此生能得她垂怜,与她携手风雨、相伴一生,是我之幸。”
他眨了眨眼,掩住其中的泪意,“只是,人心总是不满足。”
总想骗她心软,再求一世。
“父皇……”
太子殿下不禁哑然,他默默走回来蹲下,劝他爹,“母后心里定然有您的,或许,来世再续今世缘也未可知。”
虽然瞧上去,小爹待他母后也挺好,但孩子么,总是倾向于生父的。
——太子殿下如是想道。
“你不懂。”
猪猪陛下自顾自地抹眼泪,自怨自艾,“瞧瞧那李九,你母后身边,何曾缺少过真心爱护她的人?我不是第一个,不是最后一个,如何能叫她长久地记在心里?”
太子殿下哪见过亲爹这般“脆弱”的模样,立时心疼坏了,正要说什么,却见猪猪陛下一把握住他的手。
“我的儿,你最是孝顺不过,定会帮父皇的,对吧?”
猪猪陛下神情满是期许,“术士们都被五马分尸,纵然马下留人也来不及了,你再替父皇去搜罗一批来,记得,需得是有真本事的。”
他顺手给儿子画了大饼,“真有那一日,父皇不会丢下你的。”
太子殿下:“……”
可恶啊,他的同情尽都错付了。
第714章 番外 重回汉唐(15)
【咸平郡主专心修整自己的庄子,又将陆陆续续购置下附近的良田数百亩,并着一处小山林,连成一片。】
诸天万界的皇帝们:“……”
“这也值当拿到天幕上来说?”
赵匡胤挠了挠头,“忙活了一辈子,趁着年轻享受享受,咱们也不是不理解,天幕不至于还要挂出来吧?”
这天幕怎么比他还苛刻?
没错。
赵老大误以为是天幕看不惯郦后殿下玩物丧志,特此警示众人。
那什么,何至于此啊?
赵普:“……”
他捋着长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轻笑一声,“官家此言,何以见得?依臣愚见,天幕此行怕是另有深意。”
寻常玩乐,何必着墨太多?
“什么深意?”
赵匡胤直咧咧道,“京郊风光好,阡陌农田、山林自然,若非为了游玩赏景,总不至于是来种地的吧?”
说罢,他哈哈一笑,显然自己也觉得这个说法有些荒谬。
虽然依照周礼,皇帝也要领着百官行籍田亲耕礼,但这个礼的水分有多大,但凡是当过皇帝的人,懂得都懂。
堂堂皇后殿下,还是能与皇帝二圣临朝的那种,在朝堂之上叱咤风云也就罢了,但捋袖子下地去干农活……
恕赵官家想象力有些匮乏。
而很显然,如赵官家这般想的人,并不在少数。
不是他们偏见。
或者说,这不是男子对女子的“偏见”,而是上位者本身以及居于其下之人对整个上位者群体的固有印象。
——没必要啊。
天底下农夫农妇这样多,用得着堂堂皇后亲自下地?
怎么?
你种的地比旁人要好啊?
——还真是。
嘎嘎笑的赵匡胤眼睁睁看着咸平郡主派人搜罗了来自于不同州县的五谷稻种,连带着土壤一起打包送到汴京,然后就带着一批老农开始热火朝天地改进农具、改良稻种。
赵匡胤:“……???”
诸天万界的皇帝们:“……???”
“我眼花了?”
赵匡胤傻愣愣地抬手揉了揉眼睛,又用力地眨了眨,然后抬头一看二看、三看四看,却发现都是一样的画面。
哦,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毕竟,天幕自带剪辑和加速功效,他这么一怀疑、一揉眼的功夫,人家咸平郡主都已经搞出成果来了。
赵匡胤:“……???”
诸天万界的皇帝们:“……”
卧槽!
阿耶阿娘,你们快来看啊,这他爹的妥妥的农神转世啊!
瞅着那压弯了腰、一看就产量翻倍的小麦与稻谷,天幕之下,皇帝与群臣皆是目瞪口呆,百姓们震惊过后,已经开始满怀期待地磕头求天赐良种了。
“我了个天爷啊!”
李二陛下眼珠子都直了,“这就是大汉明珠的含金量吗?”
徒手搓高产良种啊?
放汉朝能增汉朝的粮产,放宋朝能增宋朝的粮产,这他爹的妥妥地自带环境适应系统。
真·高端技术人才啊!
从前他还不懂二圣临朝、帝后共治的好处,但现在,他懂了。
“观音婢。”
馋坏了的李二陛下转头去看长孙皇后,满眼渴望,“咱们再生一个女儿吧?说不准,就撞上郦后投胎了呢?”
有没有这个运气暂且不说,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长孙皇后:“……”
她沉默一瞬,诚恳道,“二郎与稚奴,果真是至亲父子。”
一个从前已经抢了小妈当老婆,一个现在打算抢了儿媳当女儿。
你俩绝配。
第715章 番外 重回汉唐(16)
这厢李二陛下正在畅想,那边始皇陛下已经付诸于行动了。
大秦宗庙之前,始皇陛下集历代先王愿力于一身,虔诚许愿——
天幕啊天幕,快快显灵吧。
咱们打一个商量,劳您给郦后递个话,让她考虑考虑走人才引进政策、投胎到他们大秦来,您放心,他们大秦绝不让您难做,予她的一应补贴与待遇定然拉到极致。
始皇陛下表示,上天入地,也绝对找不到一个比他更有诚意的——
什么始皇后,什么共治天下,他直接给秦二世,乾纲独断!
所以,劳您问问,她来吗?
(期待的小眼神.jpg)
天幕:“……”
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祂也跟人家搭不上话呢?
哦,不对。
应该说,祂暂且还没进化出与这种能“穿越”的大佬进行沟通的功能,麻烦您等待下一次的系统更新呢。
当然哈,也不保证能等到哦。
始皇陛下:“……”
不早说?
他分分钟换了面孔,拂了拂衣袖,离开时不带走一片云彩。
(现实得一批.jpg)
【与秦皇、汉武、唐宗等雄主相较,宋仁宗无疑是一位庸常之主。
既无天纵之英明,亦无彪炳之功业,他为政之道中最为显著的宽仁与克制,在北宋永失燕云、武德衰微而与辽夏约为兄弟、纳献岁币的对照下,也成了软弱的象征。
但是,他无疑是适合做官家的。
尤其是在他的储君与储君妃一个比一个强势的情况下,为官家者若无仁宗的宽仁,或许唐之玄武门亟待重演。】
赵祯:“……”
这话听着扎耳朵。
您这是夸他呢,还是骂他呢?
李二陛下:“……”
还提!
他就不明白了,整个的华夏,难道就他在上位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意外吗?为什么老是揪着他不放啊?
那个谁,宋太宗,烛影斧声,明太宗,靖难之役,谁比谁好啊?
他,李二,天策上将,不夸张地说,大唐泰半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凭什么就要老老实实给他李建成当臣子?还指不定哪天就被卸磨杀驴、全家一起上路?
长孙皇后:“……”
她无师自通地领会了隔壁那至今仍不知真名的太子殿下在面对猪猪陛下时的心情,顺毛哄的动作熟练得可怕。
【嘉祐二年,仁宗长女福康公主正值芳龄,仁宗为其加封兖国公主,并命有司备礼册命,随后,仁宗有意将其下降李太后母家子侄、公主表叔李玮。
公主不愿。
太子与咸平郡主不允,并明言:
使官家坚持己见,为人子女者自不能违逆,只来日官家龙驭归天,必命公主和离、尽徙李氏满门。
仁宗无可奈何,唯有另择驸马。】
赵祯:“……”
啊这,道理他都懂,但是,你们这么直白不讳,真的好吗?
他不要面子的吗?
“果然是仁宗,当真够仁。”
儿子都这样了,还得自己哄自己。
赵匡胤无奈扶额,轻叹一口气,“亏得他是真的好脾气。”
人走茶凉、一朝天子一朝臣,确实是至理名言,只是但凡当皇帝的,谁能忍受在活着的时候,就被糊到脸上?
“到底是独子呢。”
赵普轻笑,“说到底,施恩于李氏再要紧,也比不得独子要紧。”
至于兖国公主……
疼爱自然是疼爱的,但这份疼爱,越不过他自己的心意去。
赵匡胤点头,“确实。”
如果他爹是皇帝,他是他皇帝爹从前现在未来的唯一儿子,他也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甜宠文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