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基层架构,五户为伍、十户为什、百户为里,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五亭为乡、十亭为县。
秦王与重臣:“……”
若按你这算法,不如索性让秦人每家每户都有一本算了。
“咱们不用抄录的法子。”
知韫从荷包里取出她的私印,在掌心摁了一下,一边展示给众人看,一边详细解释。
“相里师领着墨家弟子研究出了一种叫做印刷术的法子……陈师整理出来的《农事手册》,已经在刻录了。”
秦王:“……”
重臣们:“……”
一听就是个好东西啊,《农事手册》人手一本仿佛不是空话。
就是吧……
秦王瞥了一眼女儿,默默看向现任少府卿槐状,缓缓道,“下次又鼓捣出什么来,先给寡人递个折子?”
万众瞩目的槐状:“……”
看我作甚?
他轻咳一声,坚决不肯背这锅,“殿下说,无凭无据就是空口白话,要等第一本《农事手册》印刷出来,再献与王上。”
于是秦王看向女儿。
栎阳殿下故作无辜地眨眨眼,“想要给阿父一个惊喜嘛!”
“不要惊,只要喜。”
嬴政抬手敲了她一个脑瓜崩,“难不成你还想拖延到我生辰?”
“哪能呀?”
知韫夸张地揉了揉额头,笑嘻嘻道,“阿父的生辰礼我另有想法,只是寻常日子,也要时时有惊喜呀!”
她亲昵地抱着嬴政的胳膊,“阿父收到惊喜的时候,难道不会觉得很开心吗?这可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呢!”
秦王扬了扬唇角。
于是父女俩高高兴兴地跟重臣们继续商议其余的细节。
“……虽然册子里都有对应的绘图加以解释,但若只给他们册子,定然心下不安、不敢妄动。”
虽然会有秦吏解释,但在种地这方面,他们不够权威。
她提议道,“农家子弟在咸阳的约摸有三百余人,留一部分继续研究,余下的可以先遣往各县,以农事指导员的身份开辟试验田教导秦人,并于各乡亭巡走以及时为秦人答疑解惑。”
她补充道,“至于咸阳附近的乡亭,交由那些农人就是。”
本地人,可比农家好使。
“甚善。”
陈辛颔首应是,“农事本就该因地制宜,各地情况不同,有精于农事的农家子弟在,也方便及时调整、纠正。”
“可惜弟子不够。”
陈相遗憾道,“若能每一乡、每一里都有农事指导员在就好了。”
兄弟俩期待地看向秦王。
“……可。”
嬴政颔首,“精于农事之人不够,那就继续培养,教他们认字、种地,学成之后,入各乡亭为农事指导员。”
“此外,农部的架构与秩禄,庄卿与王卿商议出一个章程来。”
庄启与王绾应是。
昌平君与昌文君:“……”
虽然但是,重点难道不该是栎阳公主说要给秦王准备惊喜,少府卿就真的听了她的话、没有立刻上报吗?
就这么轻飘飘揭过了?
虽然目前只是小事,但这种苗头,王上你好歹训斥一声啊!
算了。
他们是看出来,为什么槐状这么乐意配合栎阳公主的惊喜了。
全是秦王纵出来的!
宠吧宠吧,你就尽管宠吧,迟早把人给宠上天去!
第833章 大秦(47)
闲来无事,荀门团建。
虽然荀子已经收到了担任咸阳学宫祭酒的秦王诏令,其实也闲不到哪里去,但不妨碍知韫溜达过来躲个懒。
“听闻秦王近来忙碌至极。”
浮丘伯看着懒洋洋趴在六角亭的栏杆上看鱼的知韫,笑着打趣道,“倒是难得见你不陪在秦王身侧。”
入咸阳数月,他自然知晓。
秦王召见重臣入章台殿议事,基本上不会避讳栎阳公主,甚至可以说,他是有意将长女带在身侧旁听的。
就如前不久赵王、齐王入秦会盟,秦王也要带着长女一道。
虽然一不小心发生了齐王欲与秦联姻的意外……
只能说,齐王够傻白甜,也够勇,齐国有此君王真是有福了。
“我还是个孩子啊!”
知韫以手支颐,慢吞吞道,“师伯,你不要给我太大压力啦。”
浮丘伯:“……”
“是你给旁人太大压力吧?”
他沉默一瞬,幽幽道,“造纸、印刷弘扬文风鼎盛,又革新农事以增产,殿下,原来你还晓得你是个孩子啊?”
她还不满五岁啊!
浮丘伯不禁同情起了长公子扶苏,如今咸阳上下只闻栎阳公主而不知长公子,有这么一个妹妹,压力很大吧?
“低调低调。”
栎阳殿下故作羞涩地捧着小脸,“皆仰赖于墨家与农家,我只是混了个小小的功劳而已,是万万不敢骄傲的。”
“想笑就笑吧。”
因为被扔到奉常去研究历法,故而忙得整个人散发着怨气的张苍掀了掀眼皮,“殿下又岂是如此谦虚之人?”
“胡说,我哪里……”
正想怼回去的知韫一转头就看见了张·打工人·苍那几乎要具象化的怨气,默默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她竖起大拇指,诚恳道,“师叔看人真准,我其实一点也不谦虚。”
张苍:“……”
荀门弟子:“……”
荀子含笑扶着长髯,神色和蔼地看着自家园子里栽种的树木。
“殿下年少,张扬些亦无妨。”
虽然知韫一直让荀子唤她名号即可,但老人家回回都是笑呵呵地应了,转头却不带听的。
“凡有才之人,胸中自有傲气,若折了锋芒,反倒不美。”
再者,若为臣下,或许还要事上敬谨、待下肃慎以保全自身,可她贵为秦王长女,自不需如此小心谨慎。
自信些好。
上位者足够自信,就不会随意忌惮臣下,才能使其尽展其才。
“对嘛对嘛!”
知韫一拍手掌,骄矜地扬起下巴,“我只是自信,又不是自负。”
她和她爹一样,该谦虚的时候绝对谦虚,就比如她爹能和大将军王翦撒娇,她也能。
“对了,韩非何时能来啊?”
她忽然想起了荀门人才拼图还没有收集完,“李师给他写了信,没来,现在师伯师叔们写信,还不肯来?”
“大约是不会来了。”
陈嚣道,“他毕竟是韩国公室子弟,一心想要辅佐韩王强国,虽然韩王不肯用他,但大抵也是不会入秦的。”
毕竟,韩国弱小,说不准他事秦几年,就能看见秦兴兵灭韩。
——太刺激人了。
“那可真是太遗憾了。”
知韫满脸可惜,“我和阿父都看了他的著作,十分赞赏他的才华,除了秦国,还有哪国能如此看重于他?”
陈嚣深以为然地点头。
秦王父女在慧眼识才以及重用人才上,绝对是第一档的。
“亦是无可奈何之事。”
他宽慰道,“韩王昏庸,等哪一日他心灰意冷,入秦也未可知。”
虽然他觉得不太可能。
“那要等多久?”
知韫不甚赞同地“啊”了一声,“既然是大才,又如何能看着他郁郁不得志呢?回头我请阿父遣使去往韩国,聘韩公子非为我的老师,难不成韩王还敢违逆于秦国吗?”
行李都用不着韩非自己收拾,韩王就屁颠屁颠把人给送来了。
陈嚣:“……”
他张了张嘴,又默默闭上。
不是,你都打算逼他入秦了,还搁这儿可惜个什么劲儿啊?
荀子不赞同,“既要用人,如何能违背其本心?如此强取豪夺,纵然他无奈入秦,亦不会真心事秦,何必呢?”
“我要他的真心做什么?”
栎阳殿下诧异,“强扭的瓜甜不甜的,啃上一口不就知道了?如此大才,不为我所用,必为我……咳咳。”
她话说到一半才想起眼前这位不是秦王、而是荀子,于是立马改口,“韩非毕竟是夫子的弟子、我的师叔,只是做我的老师而已,难道还怕他会心怀不轨、加害于我吗?”
小姑娘无辜地眨眼,“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我相信,秦国定能以德行感化于他。”
武德怎么不算德呢?
荀子:“……”
老人家哪怕是从前周游列国却屡屡受挫,没能找到一个实现政治抱负的舞台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心累过。
难道这就是血脉的传承吗?
他的小徒孙,明明是个仁主明君的好苗子,却在某些时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传承自昭襄王的虎狼之风。
偏偏还没法教。
因为道理她都懂,但就是不想改,面上乖乖巧巧地应了,一转头却依旧我行我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甜宠文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