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影视同人] 我栖春山_春枝暮【完结+番外】(461)

  随后吕不韦便去面见秦王,等他走了,栎阳公主也将收了吕相国生辰礼的事告诉了父亲。

  秦王并无意见。

  只是到了夜里,昏昏欲睡的小公主突然想起这事儿,打开匣子却发现不仅有流光溢彩的珍珠,还有一本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

  小公主:“???”

  她转头看了看父亲的寝殿,犹豫了下,没去打扰,试探着翻了一页,又翻了一页……

  次日,栎阳公主赖床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姮崽:就像吃了士力架,根本停不下来!]

  [遇到不认识的字,姮崽那叫一个抓耳挠腮(大笑.jpg]

  [哈哈哈笑死,政哥本打算先给姮崽用法家打打基础,没想到老吕横插一脚(斜眼笑.jpg]

  [老吕:(路过)(探头看一眼)(发现奇货)(决定投资)(塞一本《吕氏春秋》试试水)(哼着小曲走了)】

  [政哥疑惑:泡在法家溶液里的姮崽怎么提取出了诸子百家的杂质?]

  [没错啊,老吕是杂家嘛!]

  [哈哈哈哈政哥失算了啊,谁能想到老吕下手这么果决啊?]

  嬴政:“……”

  这倒是确实没有想到。

  他看了眼自家崽,又看了眼看似矜持实则得意的吕不韦。

  这谁能想到呢?

  一个敢压宝两岁的公主,一个两岁能看懂《吕氏春秋》……

  天底下再找不出第二例来。

  [其实某种意义上,姮姐的执政思想和老吕的最相近——依天时、人情、地利,以道家的无为而治为基调,兼儒、墨,合名、法,融兵、农,百家之道无不贯综。]

  [毕竟是老吕的亲弟子嘛,老吕退下来之后,姮姐可是继承了老吕包括门客、钱财、人脉在内的一切资源来着。]

  知韫赞许地点点头。

  这倒确实是。

  当年嫪毐之乱,吕不韦辞去相位之后,他的门客除去散去的一部分,余下的全成了她手下的可用人才库,至于什么钱财啊人脉的,就更不用说了,老师的就是她的。

  (理直气壮.jpg)

  【但我真的不懂啊,老吕是怎么敢在姮姐幼崽期就压宝她的?要知道,自周以来,天下就再也没有女君过了。]

  [风险投资嘛,没有风险算什么投资?老吕这就叫魄力!]

  [一半一半吧?毕竟姮崽还小,感觉老吕原本应该是打算慢慢投资、平稳落地的,但不是出了点小意外了吗?就只能孤注一掷地赌一把了。]

  [这话说的,老吕要没有前期投资,他也不会在姮姐这里挂上号,就那连声叔父也混不上的待遇,死路一条啊!]

  [明明老吕是人生赢家,怎么被你这么一说,听着好惨?]

  [赌嘛,赢家通吃来着。]

  [当过紫薯的好兄弟、相邦,当过政哥的仲父、相邦,当过姮姐的老师、尚书令,三代为相,就问还有谁!]

  吕不韦:“!!!”

  他竟然还能再当丞相?

  自从秦王政九年从相邦的位子上退下来后,哪怕成为太子的老师,吕不韦也没再想过还能有再当丞相的一天。

  但是,没想到啊没想到!

  吕不韦激动地抹抹眼角,殿下,我果然是你最爱的老师!

  商鞅、张仪、范雎:“……”

  怎么个事儿?

  他们侍奉完一代秦王,就紧赶着被下一代碎卡了,甚至运气不好的都没等到下一代,怎么你就能侍奉三代?

  这合理吗?

  老嬴家一代秦王一代相的行事准则在你吕不韦这里失效了?

  这不合理啊!

  [姮姐登基的时候,老吕都已经病重了,但姮姐还是拜他为丞相之首,然后让萧何和张良作为副手代行其职。]

  人在沛县当小吏的萧何:“!”

  这说的是我吗?

  所以隔壁的我,不仅入朝为官,还得遇明主、平步青云了?

  “恭喜恭喜!”

  叼着根狗尾巴草的刘季最先反应过来,呸一下吐了草,哈哈笑着向他道贺,“有了大好前程,可莫要相忘啊!”

  萧何:“……”

  他无奈笑道,“天下叫此名的不少,也未必是沛县萧何。”

  说着,他微微沉吟,而后看向刘季,“若我没记错,四郎是拜在荀子的弟子浮丘伯的门下?那他可是与小殿下同为荀门弟子了啊!”

  刘季秒懂,眼睛一亮。

  这叫什么?

  这叫朝中有人,前途无量!

  沛县那还没创业的草创天团气氛热闹,韩地的张良却沉默了。

  我吗?

  我散尽家财、立志反秦,隔壁的我竟然混到秦廷当高官了?

  ber,这对吗?

  (怀疑人生.jpg)

  [好像老吕在尚书令的位置上只待了七个月就病逝了吧?]

  [不到七个月,老吕是太平元年六月拜相,十一月多就去世了,不过老吕也算是高寿了。]

  [这就叫信重啊!]

  吕不韦高兴地点头。

  文武重臣幽怨地点头。

  一个马上就要病死了的老头子都能拜相,如果这都不叫皇帝的信重,那还有什么叫信重?

  殿下,你好生偏心!

  (咬手绢.jpg)

  知韫:“……”

  胡说,孤平生最擅端水!

  嬴政若有所思——

  以他崽的性子和手底下人才储备情况来看,完全没必要将老迈的吕不韦提拔到相位上,而且,前头的章邯追封的中书令是相,现在吕不韦的尚书令也是相……

  所以,她是在分割相权?

  [……姮姐知道你们给她立了个好弟子人设吗?(疑惑.jpg]

  [姮姐拜老吕为尚书令,纯粹是因为尚书令统管执行诏令的诸部,名义上是丞相之首,她不希望这个位子上有人!]

  [姮姐和政哥是一个路子的,都是不断地建构、强化中央集权,而丞相作为百官之首,一直在被他们俩削弱。]

  [政哥在位后期就开始慢慢调整三公九卿制了,等到姮姐登基,将丞相府分割出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再加上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大夫,和从九卿中拔擢出来的少府的长官少府令,就相当于一次有五个丞相。]

  [而且尚书令被姮姐给了老吕,老吕又不能干事,所以将尚书令的副手左右仆射拔擢一级,也相当于丞相。]

  [还有中书令的副手中书侍郎、侍中的副手门下侍郎、御史大夫的副手左右都御史,这几个也都能被称作副相。]

  [这么说吧,姮姐一朝提拔过的丞相,比从孝公到政哥加起来都要多,主打一个丞相轮流当明天到我家(笑:-D]

  嬴政满意颔首。

  看,朕就说吧?

  朕的宝贝崽怎么可能对他吕不韦深情厚谊到这种地步,她最爱的明明只有朕这个阿父!

  只是吧……

  崽,你的丞相有点多啊!

  诸秦君们纷纷点头。

  虽然这种分权的行事十分符合秦君们对于合格君王的幻想,但是,同一时间存在六七个丞相,真的有点多了。

  [主要是姮姐会做人呐!]

  [明明是她想要分割丞相的权柄,但她嘴上不这么说,她只会说,我大秦人才济济,诸位都是丞相之才,实在舍不得各位爱卿委屈啊!所以,大家都来当丞相吧!]

  [是的,姮姐不想尚书令上有人,但她不说,而是先拜老吕,后拜王绾、槐状等年老病重的老臣,相当于将这个位置变成一些为大秦奉献终生的老臣的临终关怀。]

  [老臣们谁不高兴呢?]

  [就问老吕,难道他看不出来嘛?但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方式,就很容易被老臣们接受。]

  [姮姐(握住老吕的手)(真诚的眼睛):老师做过秦国的相邦,还不曾做过天下的相邦吧?]

  [老吕表示:垂死病中惊坐起,还能再为姮姐效力一百年!]

  [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且大家入朝就是为了当高官,原本只有三公九卿这么十二个位子,三公之一的太尉甚至不对他们开放,现在光是丞相都有六七个,往下一级的位置就更多了。]

  [除了当时被分割权柄的丞相本人,所有人都是受益者。]

  [然而政哥退位时为了交权不出意外,将左右丞相暂时免职了,所以没有人是利益受损者。]

  [完美!]

  天幕下,众人赞许地点头。

  确实完美。

  主要是这个法子不杀人。

  当丞相的很满意。

  君王与丞相,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强势又英明的主君手下,权力本就受到极大的制约。

  就比如始皇陛下的丞相,有谁敢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的吗?

  至于丞相强势的,有。比如始皇少时的吕不韦,不放权的结果就是死,再比如胡亥的赵高,拉着大秦一起死。

  ——都不是好下场。

  分权就分权吧,只要大家和和气气、别打打杀杀的就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甜宠文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