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说到这个,你比我出生晚,应该是我后辈吧?是不是该叫我——]
[!]系统打断他,[在外人面前不要走神和我说话,容易被发现。]
李承乾果然被转移注意力,系统悄悄松了口气,这宿主真吓统。
而李渊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起华国这个国家,莫非是哪个偏远小国?
李承乾摇头:“不是哒,华国很大很厉害,不过距离我们非常非常远,说不定还在海的那一边,所以阿翁才没有听说过。”
李渊更不信了,海上能有什么国家?便是有也是岛国,譬如倭国。巴掌大的地方,岂敢在大唐面前称强大?
李渊没把李承乾的话放在心上,督促底下人快些研究印刷术,隔天就拿到了第一批印刷的十本《大学》。
李承乾又被接进皇宫,李渊一见他就哈哈大笑:“成了!承乾你看这些书,只用一个时辰就印刷了十本书!”
根据工匠所说,这不到两天的时间,大部分用来雕刻模板,小部分用来尝试印刷,只有极小是真正印刷所用的时间。
一旦雕版刻好,以后就不需要耗费这么长时间了。
李渊颇为感慨:“都说读书难,除了笔墨纸砚价值不菲外,更有一书难求的缘故。有了印刷术,这个问题便解决大半了。”
想到以后会有更多百姓读得起书,朝廷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李渊就忍不住激动。
李承乾之前没想那么多,但他知道读书很重要,闻言也非常高兴,兴奋道:“总有一天大唐所有人都能读书哒!”
李渊哈哈大笑:“不敢想那么多,能有三成百姓识文断字,大唐便可称为盛世了。”
他问李承乾:“你这次立了大功,想要什么奖赏?”
李承乾眼睛亮晶晶的,腼腆一笑:“阿翁答应许我办报纸哒。”
“放心,朕答应你的事便不会反悔。”相比印刷术来说,一份报纸实在不算什么,李渊脾气很好地说,“你还可以要别的。”
金银田地,甚至爵位,都是李承乾应得的。
李承乾想了好一会儿,挠挠头道:“我没什么想要的,要不送给阿耶吧,他天天想要这个想要那个。”
李渊:“……”那还是算了。
*
有了李渊支持,李承乾开始风风火火搞报纸。
本金和印刷这些不用担心,有李渊全面负责,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编辑团队,总编辑尤为重要。
李承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孔颖达。
系统:[你就放过孔颖达吧,他已经够忙了。]
炕孵法正在火热推广中,李世民还把土豆交给他种,孔颖达忙得不行。
李承乾心虚道:[不能怪我哒,孔先生实在太好用了。]
系统:[……]
李承乾:[好叭,以后我在报纸上给炕孵法打个广告,让孔先生轻松一点。]
最终还是李渊给指了个总编辑,如今任侍中一职,主要负责修书的欧阳询。
半个月后,第一期《长安日报》正式在长安各大书铺出售,首印五百份不到一个时辰便售空。
后来《长安日报》畅销大唐内外,第一期的五百份报纸被炒到天价,被称为最经典的一期,其中看点重点无数,包括但不限于:
——圣上亲笔题写的刊名,即“长安日报”四个大字,以及亲自撰写的创刊词。
——楷圣欧阳询的墨宝。
——印刷术问世的消息。
——寻找孙思邈的广告,开创了报纸刊登广告的先河。
——以及,封李承乾为亲王。
后来很多人说,李承乾便是从这里开始正式踏上大唐政治舞台,开启了一代圣主的传奇一生。
第50章
李世民在衙门忙了一天,直到天色将暮才走出班房,却发现底下的官员们还没走,三三两两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这也很正常,在三省六部当差的,能接触到天南地北各种消息,什么稀奇古代的事都有。不能说的他们自然会闭紧嘴巴,但有些事说说无妨,便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或许又有什么奇事吧?看他们眼角眉梢神采飞扬,想来不是坏事,李世民便没当回事,大喇喇地叮嘱:“记得早些归家,不要误了宵禁时辰,免得我还得去金吾卫大牢给你们送饭。”
不过是寻常一句叮嘱,李世民说完抬脚就要走,这些人却停了说话,齐刷刷地看着他。
李世民:“?”
为首几人挤眉弄眼一阵,齐齐道:“恭贺王爷大喜!”
李世民:“?”
他最近忙得焦头烂额,能有什么大喜事?李世民一头雾水:“你们说什么呢?”
“王爷还不知道吗?”众人面面相觑片刻,为首之人道,“恒山郡王立下大功,被晋封亲王,诏书已经送往府上,报纸上也刊登了,王爷没看到吗?”
刚才是有人送东西进来,说是报纸什么的,李世民忙着别的事,压根就没往心里去,自然也没看。
有人很有眼色地递来一份报纸,还贴心地翻到李承乾受封亲王那一面,报纸上用不小的版面细数李承乾的功劳,包括但不限于墨笔、铁锅、炕孵法,还有最主要的印刷术,并表示因此晋郡王为亲王。
“这印刷术可是好东西,日后咱们买书都便宜多了,难为小王爷怎么想出来的,王爷瞒得也太好了,先前竟一点消息都没漏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2_b/bjUUt.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唐朝 基建文 千山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