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道:“大哥最擅长内政,这事交给你再合适不过了。”
李建成确实有些心动,不是为了一个档案室,而是能出来做事的机会,但他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此事我办不了,你还是找别人吧。”
李世民:“怎么办不了?”
李建成看着他,叹了一声:“你明知道我顾虑什么。”
李世民确实知道,他怕被别有用心的前下属找上来,怕引起李世民的怀疑,最后连性命都保不住。
他笑道:“大哥,咱们这么多年的兄弟,没有那么多顾虑。”
李世民一点也不担心,且不说他知道李建成的为人,根本做不出那样的事,更不会置大唐安危于不顾。即便李建成有异心也无妨,他全盛时期尚且争不过他,更不要说现在了。
至于会不会有原来的太子党想要撺掇李建成做点什么,李世民相信肯定会有,但他也知道肯定是少数。任何政策都有利有弊,不管什么办法都不能尽善尽美,他只要安抚住大多数,剩下的就翻不起什么风浪,等到过了这段时间,想办法料理了也就是了。
李建成也想到了这点:“若是为着安抚也就罢了,我只要担一个虚名即可。”
李世民笑:“虽是为了安抚,也是不忍大哥一身本事就此埋没,我是真心请大哥出山的。”
李建成愣住了,好半晌才叹了一声:“我不如你。”
即便早就知道李世民心胸开阔,可以与他化干戈为玉帛,可以给李承道一条出路,不拘一格降人才,原来的太子党只要真心投靠,他都既往不咎,魏征、王珪都是如此,甚至可以容忍魏征一再出言不逊,但到了这时候,李建成还是觉得自己小看了李世民。
如果他有李世民半分,当初对他没那么防备,或许今天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李建成答应了李世民的邀请,出山负责建立档案库一事。
消息传出去,吃瓜官员都大为震惊。
万万没想到!以为端王要一辈子窝在王府做个富贵闲人了,没想到还有卷土重来的一天。
虽然管的不是什么要紧差事,但这重要吗?不重要!
这件事本身传达出的意思才重要!
他们家圣上心胸可真宽广啊!
这件事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很快传了出去,不出所料,原本蠢蠢欲动的河北和诸地将领安分了不少,就连泾州的罗艺都不再消极怠工,虽然还是说不上多积极,但比从前好多了。
对于中书省的诸位来说,这件事带给他们的影响,除了平时闲谈几句,就是来他们部门串门的人变多了。
都是来参观改造后的档案室的。
大家最近也挺累,事情本来就很多,有点空余时间还要誊抄档案,更忙了。
为了安抚大家,李承乾也想了很多办法,除了给他们争取额外的加班补贴外,他还会经常请大家吃好吃的。
最近最受中书省众人欢迎的就是火锅。
是的,御厨就是这么给力,把火锅研究出来了。李承乾也不知道正宗不正宗,反正很好吃火锅的魅力没人能抵抗,能吃辣的吃辣锅,不能吃辣的吃清汤锅,中书省隔三差五就飘荡着火锅味,叫隔壁部门恨得咬牙切齿。
今天也照例吃火锅,刚到午饭时辰,浓烈的火锅味道就传了出去,官员们纷纷停下手上的活,起身到廊下吃饭。
“今天可真冷啊!”官员甲感叹。
大家以为他要说在廊下吃饭太冷,官员甲随即道:“这儿冷的天儿,守着炉子吃火锅,太美了。”
官员乙呵呵一笑,附和道:“早上起来就盼着这一顿,等会我可以多吃点。”
“就为了这顿火锅,天天来衙门抄书我也乐意啊!”官员丙,“外面都吃不到,只有咱们中书省有。”
就连别的部门都没有,想要吃还得还蹭饭。
说蹭饭,蹭饭的就到了。
门下省两位官员联袂而来,板着脸道:“你们这样不行,怎么能在衙门吃饭呢?不成体统!”
与二人相熟的官员翻了个白眼:“给你们准备了筷子,快些来吧。”
“来了来了。”二人喜笑颜开,与好友挤着坐了,例行向往,“不知道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去门下省,我们就不用来跟你挤了。”
“呵呵,到时候我去跟你们挤。”
说着话,李承乾带着小伙伴从档案室出来,大家见过礼就可以动筷了。
今天房玄龄去御书房与李世民议事,不会来中书省吃饭,不用等他。
结果李承乾刚举起筷子,李世民竟然带着房玄龄回来了,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李建成。
官员们连忙起身行礼,李承乾也行了一个:“阿耶、大伯,你们怎么来了?”
“你大伯想来看看你的档案室。”李世民答了一句,看向蒸腾着热气的火锅,笑呵呵道,“吃火锅呢?”
众人点头,一点也不紧张,虽然在衙门吃这些东西不合规矩,但他们知道太子早就问过圣上了。要不然也不敢一起胡闹。
李世民果然不生气,还让人加了三张座给他们。
李承乾坐在李世民身边吃得美滋滋,还时不时把他觉得好吃的夹给李世民,令李世民一阵气闷。
这臭小子,给他送了一次火锅就不再送了,他都自己跑来蹭饭了,小子还是不明白意思,真傻还是假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2_b/bjUUt.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唐朝 基建文 千山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