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红楼之贾家边缘人_简梨【完结】(137)

  “爹,一个毛头小子,您就真把定银给出去了,不怕……”

  “没见识的东西,怕什么,他就是拿着银子跑了,留下的东西也值这个价了。真以为我老糊涂了,你看,这盒子上刻的是银杏叶的图案,边上,还有冷字大篆字样,这包袱皮也是这个图样,还有那孩子的袖口衣领上都是,你爹除了十年前去知府老爷府上求见,见过一次这样讲究的下人装束,什么时候见过。你再看这契书,他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写这样一笔好字,你七八岁的时候呢?就是县太爷家的公子又能不能?最最可叹的是,他还是个药童,不过一个奴才就能有这样的本事,你说主家的本事有多大?早就听说大户人家的奴才也是识文断字的,果然!”

  “还是爹有见识,怪不得世人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呢。”李掌柜奉承道。

  “就是这个道理!”李大夫看儿子受教,微笑着点头。

  冷二狗几天之内换了好几个名字,终于拿到了第一笔银子,直接去钱庄换成了银票,揣在身上。又看了看钱庄附近的衙门,唉,他的户籍还没有着落呢。现在一个小县城里没关系,以后进了州府,肯定会被盘查户籍、路引的,这事儿该怎么办呢?

  要是往常,他直接做个梁上君子,或者直接伪造就是,可是原身的愿望是活得坦荡,让人不在他背后说坏话,而是交口称赞。看来是坏事做多了,想要洗心革面。还要有个继承香火的儿子,原身怪自己坏事做尽,才连累的没有儿子传宗接代。

  这些在冷二狗看来都不是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回去准备好李大夫要的东西,什么冬虫夏草,他统统没有,呵呵。

  第59章 6.3

  冷二狗兑换了银票、碎银子和铜板,就这么空着手离开了富林县的县城,他不敢在这里买东西,就怕让李氏平安堂的人,看出了他只有一个人,根基浅薄。

  等到了兴和镇,他才买了一头骡子,买了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用品,还特意买了一匹亮红色的细棉布,还有几件农具,这些都是他准备送给来时借宿的杨家大哥大姐的。

  冷二狗换上了褐色短打,牵着他的骡子,到了杨家村,在门口唤道:“杨大嫂,杨大嫂,我是王力啊!”

  “唉,来了。”杨大嫂在屋里就答应着,冷二狗也自来熟的把自己的骡子牵进院子,栓在树下。

  “哟,杨大哥也在家呢!”冷二狗招呼道,“杨大哥,来,帮我搬东西。”

  冷二狗把两把锄头一把镰刀递给杨大哥,又把那批鲜亮的花布递给杨大嫂,自己拿着一抱酱牛肉随他们往屋里走。

  进了堂屋,放下东西,冷二狗道:“杨大哥,杨大嫂,我这就回村子了,还想在你家在住一晚上。”

  “住的,住的,没问题,还住原来的西屋,我铺盖都没收呢。”杨大嫂热情道。

  “今儿个,可有口福了,县里有头牛老了,杀了牛刚酱好,那买的人啊,多了去了,多亏我个头小,挤到前面,才买了这么点儿。请大嫂帮忙整治整治。”

  “没问题。”杨大嫂结果,打趣道:“家里还有二两浑酒呢,配这个正好,王小兄弟也要多喝两杯才是。”

  “哎!我嫂子就知道臊我,我哪儿是喝酒的年纪。”转移话题道:“杨大哥,我上回来,见家里也没个趁手的工具,就自作主张,买了两把锄头、一把镰刀,你瞧,还得用不。”冷二狗指着杨家大哥拿进屋来的工具道。

  “你这是……”

  “这是送给大哥大嫂的,感谢您对我的照顾。”

  “不成,不成,就是一顿饭、歇一晚的事情,你还带了野味来呢,我可不能要你的东西。这锄头、镰刀也不便宜,得好几百个铜子儿吧。不行,不行。”杨家大哥连连推辞,一个朴实的农家汉子,可不会占人便宜。

  冷二狗再三劝,他还是不收,到让冷二狗高看他一眼。不过冷二狗装着生气道:“大嫂,不,我该叫你做大姐才是,叫大嫂是从他那儿论的,可明显这杨家大哥,可没把我当兄弟!”

  “唉,唉,不是……”杨家大哥呐呐道。

  “大姐,您看,这是我从镇上给你买的料子,鲜亮吧。”冷二狗把红布递到她手里。

  “鲜亮,鲜亮,镇上的富贵人家穿的就是这样的料子吧。”杨家大嫂右手轻轻的抚摸着细棉布,都担心自己手太粗了,把布挂了线头。

  “鲜亮,您就做一身好衣裳穿,当时弟弟我孝敬你的。”看她还要推辞,冷二狗沉下脸道:“大姐,您可别学那些客套做派,要是您也不收,我可不知道自己该换什么称呼了。”

  “成,那大嫂就厚着脸皮,占你一回便宜。”杨家大嫂爽快到。

  “听见没有,我大嫂都自认大嫂了,你这个当大哥的还想不认我啊。”冷二狗看着杨家大哥道。

  杨家大哥哭笑不得的收下了,重来没有收礼收得这般不甘不愿的。

  “这才对嘛!”冷二狗拍手道。

  三人用了晚饭,冷二狗和杨家大哥道:“大哥,小弟也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小兄弟,你说,我杨大绝无二话!”杨家大哥拍胸脯道。冷二狗感叹,真是可实诚汉子,也不先听我说是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们王家村旁边还有一个冷家庄,冷家庄可是真正的大户人家,从山西迁过来的,说是杏林世家,祖祖辈辈都是行医治病的菩萨人家。如今他家刚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想要做药材生意,还是要本地人牵头。我也是帮他们家探探路的,可巧,去县里,在李氏平安堂,谈成了一笔药材生意,说好了一个月后,给他们送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3_b/bjUUI.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简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