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原身避讳在意冷碧现在祭拜的不是他身体血脉的亲人、祖先。
房屋休整好,冷碧又陆续外出几趟,采买了一些壮年男子回来充当护卫,大灾过后的治安,他可不敢信任。
大半年过去了,紫陵县陆陆续续的也就繁华起来了,朝廷下令迁徙的人慢慢从四面八方赶来,可是能紫陵县称得上大户的,也就冷碧一家了。
三年后,冷碧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成了一名光荣的秀才,名下有五十亩地可以享受免税的待遇了。当然,最近五年,整个山西都免税,这个好处暂时看不出来。但是冷碧可以免除徭役了,等他十五成丁之后,徭役不会再找上他了,现在他拜见县令,也无需下跪了。
冷碧是灾区考生,名次还靠前,通过一番励志的宣传,冷碧显然已经成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典范,加之年纪小,受到了十分欢迎。
冷碧本来名次入了贡生,是要入京城国子监读书的。冷碧这三年又陆续添置了很多田产,整个紫陵县的好地、几座山,基本上都是他的产业,几乎满县的平民都是他家的佃户,这样大的家业,一个秀才,显然是守不住的。
现在和以往有不一样了,以前紫陵县荒芜,没有大户肯来,现在富贵人家也慢慢多起来了。
朝廷的免税政策还有两年,两年已过,光是名下的土地交税,就能让冷碧白干两个月。没办法,冷碧入了熟悉又陌生了国子监。
他曾经在高台上,接受国子监的学生跪拜;也曾作为客邀名士,到国子监讲学授道,还没有作为学生,来过国子监呢。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怀庆府的几位贡生,大家都是灾区来的,经历大致相同,也比较有共同话题。
冷碧学问是不缺的,来国子监主要是结交人脉。所以在国子监的两年,大家都知道从山西来的冷碧,虽然年纪小,但学问扎实,最重要的是交友广阔,三教九流、豪门大族他都能说得上话。
道国子监一年后,冷碧考上了举人,是他们怀庆府来的几个人里唯一一个考上举人的,毕竟以前成绩再好,经过了大灾大难,总要损失些。
冷碧写信给肖玉川县令报喜,肖县令可谓他的伯乐,在紫陵县的时候,给了他诸多帮助。
如今,冷碧名下免税的土地上升到200亩,然而他并不知足,他名下的土地越来越多,他又不愿再去经商,山西这五年经商也是不收税的,他也趁机捞了一笔,可是以后就是三十税一了。经商又要和那些达官贵人打交道,冷碧这辈子只想过清净日子,打死不要再搅合进官场、朝堂了。
就在冷碧再接再厉,备考进士的时候,他的小厮来告诉他,“主子,您一直让盯着的荣国府二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明日要嫁女了。”
“哦?嫁给什么人。”
“一个叫冷子兴的,说是山西那边逃荒过来的,周瑞家的原本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可是后来不知道那冷子兴怎么发了财,带着一百两银子去求亲,又做小伏低,才娶到了这豪奴的女儿。”
“婚礼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
“明日申时,从宁荣街后街迎亲,酉时在桃花香拜堂成亲。”小厮回禀。
冷碧把手中的笔一扔,没想到,自己这个“正牌”冷子兴不在了,冷大力倒有了这个机缘仍旧做了冷子兴。再翻看记忆,原身逃荒的时候,好像最后只有他和父母在一起,看来这是冷家父母的机缘了。哪个儿子跟在身边,就惠及了哪个儿子。
冷碧再也没有看书的闲情逸致,吩咐小厮道:“明日酉时,你在桃花香的桃源居二楼,定一桌酒席。”
“是,主子。”
冷碧第一回感觉,剧情是这么的顽固,没有这个冷子兴,也有下个冷子兴。曹公的原文逸散,也不知冷子兴最后是个什么下场,如同赖尚荣一家背弃主家,独奔富贵,还是被宁荣二府这座大船沉水带起的漩涡,吞得骨头都不剩。
第二天,冷碧坐在桃源居的二楼,看着花轿在乐声中热闹走过,听见屋里嘈杂喧闹的祝福声、起哄声,看着他们拜堂、敬酒、宴客。难道是姓冷的原因,冷碧发现在即果然可以冷眼旁观。
看完了他们的婚礼,冷碧又默默的退场了,他当初既然走了,就不会再回头。
“新任”的冷子兴娶妻周氏,周氏的父亲是宁国府的管事,管宁国府地租庄子银钱的出入,大权在握;她的母亲是荣国府实际当家人王夫人的陪房,也是得脸的,他们一家在宁荣二府的地位,大约也就比赖大一家差些,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了。一个穷小子冷子兴,能娶这样的人家,除了身份是平民外,没有一点儿占优势的地方。
第二天,冷子兴和他的妻子周氏一起整理贺礼,周氏突然惊呼起来,“呀,这么贵重的东西。”
“什么?”冷子兴问道。
“当家的,你看,一对玉佩。”
“我瞧瞧。”冷子兴结果,对着光线仔仔细细的观察,道:“这上等的白玉佩,你我可有交往这样富贵的人家。”
“说不定是哪位主子赏的。”周氏自豪道,只有她这边有这样的关系。
冷子兴从盒子里拿出一张短签,水墨缠枝打底,上书“晋地故人,以贺佳期。”落款是一个冷字。
冷子兴机缘巧合也学认了几个字,他媳妇周氏,从小跟着老子娘看账本管事,也是识字的,看着这个冷字,周氏惊讶道:“你还有这等故人,怎么不请到家里来热闹热闹,也好让我拜见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3_b/bjUUI.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简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