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在宫里是这样和陛下说的:“臣的祖母疼爱臣父,祖父刚过世的时候,想让他住的近些好在膝下尽孝,奈何暂住变成了小住,小住变成了常住。臣往年在府里,也是当局者迷,如今得哥哥提醒,才知此事不妥。”
“父亲得了我们兄妹二人提醒,更是羞愧万分。父亲为人最是君子端方不过,早些年也是身在此山中,如今被点醒,羞得无脸见人。只和哥哥说想个什么办法外调躲羞才是。臣做女儿的,知道这件事情父亲有错,可也不能看着他丢脸,因此想求陛下在金陵给父亲找个闲职。”贾元春颠倒黑白道。
皇帝虽对勋贵优容,可也不是傻子啊,贾元春进了宫之后,他就原原本本查清楚了,贾政可不是什么真君子。皇帝问道:“那贾卿可有好主意。”
“朝堂政事哪里是臣一个女官该管的事情,只是陛下垂问,事关臣父,臣就大胆献言,金陵礼部员外郎就很好。父亲在家中也常与清客闲谈,如此正合他的意呢。”贾元春道。
皇帝在对他有利的事情上,总是有偏向的,他早就得了消息,贾元春找了户部要荣国府当年欠国库银子的明细,贾赦也约见过户部的人,商量还款之事,既然臣子识趣,皇帝也不吝啬这么一个闲职。
所以才有如今贾政接到的圣旨。
接了旨,贾政的精气神好像也被这道圣旨打消了,颓然的看了贾珠和王夫人一眼,慢慢往回走。贾珠顶着一脸的伤,慢慢跟在贾政身后,在他一个踉跄的时候,立马去扶住。贾政挣扎着推开他,贾珠也不懊恼,只是默默的流了几滴眼泪。
来宣旨的太监又不是傻子,自然是看见了的,宫中消息灵通,早就知道这道旨意是贾元春求的。贾元春可是如今宫中所有人的师父,师父之意,做学生的,又怎会不遵从。因此传旨太监回去,直接添油加醋的把贾政和贾珠的相处告诉了皇帝。
皇帝原本还觉得贾珠和贾赦一家子太过绝情,如今又觉得他们是壮士断腕,兼顾亲情伦理,对贾珠的观感又好了一些。
第82章
贾政接到圣旨的当天,王夫人就已经做足了贤妻姿态,把行礼给他打包好了,下人也安排好了,还给他安排了赵姨娘跟随,又提拔了两个姿容娇媚的丫头做通房,通通打包给他。被妻子儿女这么嫌弃,偏偏无法反抗,贾政也想着赶紧出京躲羞,自然飞快的就离开了京城。
贾家分家的第三天,贾赦带着贾珠、贾琏把国库欠银还清了,户部从贾元春、贾赦来咨询欠款明细的时候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又得了圣上的暗示,自然把场面做得足足的。
户部尚书一把胡子了,抓着贾赦不放,一口一个贤侄,张口忠君、闭口爱国的,把贾赦从头发丝儿夸道脚后跟儿。贾琏、贾珠也得了许多夸耀之词。
贾赦回到荣国府,圣上褒奖的旨意就下来了,贾赦的爵位升为伯爵,封贾琏为世子,日后爵位承袭不降等。贾珠被外放道扬州做通判,扬州知府正是皇帝的心腹,本就是担任过京官大员之后,回扬州家乡养老的。皇帝立了太子时候,给太子的人腾位置,才补偿性的把他安排去了扬州,已经是等着致仕的人了。为人也是出了名的开放包容,贾珠这么个空降兵过去,保证不会受什么刁难,反而能跟着学习为官之道。
贾珠现在还是刚刚中进士的新丁一枚,连庶吉士都没有考,就外放做了从五品的官儿,盛宠之隆,让人侧目。贾珠也麻溜的和翰林院告假,去吏部领的批条,往扬州赶,说是要赶上父亲,一路服侍。
贾琏如今作为伯爵世子也跟着堂弟南下,贾琏的目标是往金陵收拾老家那些作威作福的人。京城道金陵距离远,消息还没有传过去,贾珠和贾琏把表面上的奴才都留在了贾政的船上,真身则带着几个心腹,快马加鞭,往金陵赶。
贾琏在京中已经操作过一次了,对如何整治豪奴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对待不成器的族人怎么做,贾赦、贾敬也给他交代过,此次前来金陵,就是贾琏、贾珠两兄弟收集证据的时刻,到时候,算总账。
说一句题外话,看着贾府在自己没注意的时候变成了这个样子,贾蓉这个唯一的孙子也养歪了,贾敬居然难得放下了他修道成仙的宏愿,把贾蓉待在身边教养,还时不时的把贾珍提溜过去马几句。
贾家如今已呈复兴之态。
贾元春在宫内的品级也升了一等,如今是宫中女官的最高品阶——二品。贵妃、淑妃、贤妃、德妃四妃与她平级,宫中能指使他的女眷,就是皇后、太子妃两人了,贾元春再也不担心贵妃找她的麻烦。当然,皇帝立了太子,却不是素来受宠的甄贵妃的儿子,甄贵妃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哪儿还有心思来找贾元春的麻烦。
给贾元春升品级,皇后懿旨上说的是贾元春教化宫人有功,事实上,就以因为她策划了家族向陛下表态,向太子尽忠,还上了国库欠银。
皇后娘娘作为太子嫡母、养母,对贾元春也是高看一眼,处理宫务的时候,也经常叫她来身边观摩,这是想教导他管家了。皇后还和皇帝商量着,要给贾元春找一个显赫的婆家。
贾元春如今的工作重心在教养几位年幼的皇子身上,待遇比照外朝大学士。皇子身边都有教养嬷嬷打理,又有生母照料,贾元春能做的,真的只是学问上的一些讲解,皇子的规矩气度可能比她还要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3_b/bjUUI.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简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