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不错。就是你。”
沈眉庄:“那臣妾该怎么做?”她想不出该怎么办?要不然她也不会来见淑妃了。
疏影:“你想帮莞嫔,那首先你得得宠。”
“得宠?”沈眉庄闻言明白疏影是让她争宠,沈眉庄不愿意,所以她犹豫了。
疏影:“不错。就像之前的莞嫔一样。之前莞嫔不就是想搬倒华妃才千方百计的复宠,才有了倚梅园蝶幸之事吗。之后莞嫔复起得宠。就因为她得宠了所以才能搬倒华妃,才能插手前朝政事,才能让襄嫔成为她算计华妃的棋子,才能无子凭宠让皇上给她封妃。只要皇上宠着你,只有你得宠了,你才能得到你想要东西。”
沈眉庄闻言再次震惊了。原来她们所有的谋划,淑妃都知道,淑妃真是太可怕了。
疏影:“本宫相信你自己心里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要不然当初你也不会助莞嫔复宠了。”
疏影就是要沈眉庄去争宠。
如今她已经是淑妃了,若是她太得宠那她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特别皇后,皇后一定不会放过她的。
接下来就是她与皇后的斗争。她要对付皇后,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应付其他人。她必须要捧个人出来分散其他嫔妃的注意力,若能分走皇后的注意力那就更好了。
之前还有宠冠六宫的莞嫔吸引走其他人的注意力,可是现在莞嫔倒了,她这个淑妃就一下子被凸显出来了。她有子有宠又居妃位,只怕以后六宫嫔妃都会盯着她。所以她必须要捧个人出来代替甄嬛,替她分散六宫嫔妃的主意力。
而如后宫之中,没人比沈眉庄更适合的人了。
第226章 甄嬛传之有福(226)点亮会员加更
疏影会选择沈眉庄是她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她选择沈眉庄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是沈眉庄年轻美貌,皇帝喜欢美人;二是沈眉庄够聪明,有心机城府,能够应付得了六宫嫔妃的算计;三是皇帝对沈眉庄心有愧疚,沈眉庄想复宠比其他人更容易;四,也是最要的一点,沈眉庄她想救甄嬛,想保甄嬛。
沈眉庄想救甄嬛保甄嬛,她就必须想尽办法去得宠。
还有一点就是沈眉庄位分比她低,不像甄嬛那想踩到头上。甄嬛得宠对她好处不少,可是甄嬛野心太大,想爬到她头上,还想染指后位,想成为她们的主子,想当皇太后。疏影绝不允许。
所以综上所述,沈眉庄就是最适合的人选。
人不为己天诸地灭。她提携沈眉庄复宠,沈眉庄替她分散后宫嫔妃的注意力;她们算是各得所需。
至于甄嬛,此事之后,就算甄嬛再复宠,她也能让甄嬛大如前的。
疏影的话,沈眉庄是听白了,可是她不想争宠,也不想复宠。
沈眉庄沉默许久不说话,疏影可不许她退缩更不许她反悔。
疏影:“本宫知道,你因雍正二年的事对皇上心有芥蒂。其实依后宫的规矩,皇上对你已经是手下留情了。若是依宫里的规矩,后妃假孕邀宠,那是要赐死的。可是皇上却留了你性命,而且还只是将你贬为答应。”
“至于之后年氏之事,皇上也他首先是大清的皇帝,然后才是六宫嫔妃的夫君。不,不应该说是六宫嫔妃的夫君,皇帝她是六宫后妃的主子。”
“我们身为后妃,想得到皇帝的宠爱,想给家族带来荣耀;而皇帝宠我们,是为了子嗣,更是为了安定前朝为了天下了。我们跟皇上从来都是利益关系,相互利用的关系。”
“若是奢望太多,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错了。”
“就如你。你进宫是为了你们沈氏一族的荣耀,你得宠你们沈氏一族就得了好,所以为了给你们沈氏一族带来荣耀,你也是在利用皇上。如今你想救莞嫔,想保莞嫔,那你就得利用皇上,你就得宠。明白吗?”
沈眉庄她明白,此刻她非常明白,清楚明白得让她害怕。
沈眉庄惊恐地看着疏影:“淑妃娘娘,你冷漠冷血得让人害怕。”
疏影看着沈眉庄,她笑了。
“你可知本宫在侍奉皇上之前都做过什么吗?”
沈眉庄:“倚梅园的宫女。”
疏影:“本宫十二岁进宫当宫女,在皇上登基之前,本宫侍奉了先帝的贵人四年。皇上登基之后,太贵人搬去了寿安宫,本宫被退回内务府。皇后进宫之后派人去内务府挑选宫女,本宫被选到了景仁宫当差。”
“当时本宫还想着在景仁宫当差,主子是皇后,日子一定会比以前更好。当时本宫只想好好在景仁宫当差,等年满二十五之后出宫找个老实人嫁了。”
“可是本宫到景仁宫后不久,皇后将本宫赐给华妃。因为本宫是皇后赐的人,所以华妃厌恶本宫。本宫生得好,一回皇上去翊坤宫见到本宫就夸了本宫一句。之后华妃就找借口让周宁海掌掴本宫。当时本宫的脸都被肿了。如此还算,华妃擅妒,容不得本宫。华妃让周宁海趁夜将本宫投进了御花园的水井里。本宫会泅水,没有被淹死。本宫自己从井里爬了上来了。”
沈眉庄听着愕然瞪大眼睛,疏影从她眼中看到了惊恐。疏影笑了笑继续说:“若是当年本宫没有井里爬上来了,等你们看到本宫时看到的就是本宫的尸体了。”
第227章 甄嬛传之有福(227)
疏影继续说道:“为了活命,本宫就将事情闹大。皇后正等着抓华妃的把柄,本宫就利用皇后和华妃之间的争斗,让自己活了下来了。之后本宫被退回内务府接着被贬为御花园的粗使宫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4_b/bjRgU.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快穿文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