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安乐公主_星辉映川【完结+番外】(91)

  万叶涛想了想,道:“殿下先去找刑部尚书祝公,等他拒绝后,再去找太子,请太子劝服祝公。成业好,不成也好,算是全了公主姊妹的情谊。”

  裹儿想了想只好如此,叫万叶涛请祝钦明出来说了此事。

  祝钦明和蔼回道:“殿下,王驸马乃是谋逆大罪,陛下已经法外开恩,不曾革了他的爵位。他罪孽深重,定安公主还是不去看为好。”

  裹儿听了,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定安公主又与他育有一子,怎能割舍掉?”

  祝钦明得了太子的暗示,仍是摇头不允。裹儿告辞之后,便与万叶涛前往东宫,行到半路,脚步停住,转身折向大业门,前往徽猷殿。

  恰逢李显正在里面处理公务,见到裹儿来,笑问:“你怎么过来了?”

  裹儿回:“刚才三姐来到衙门外,求我让她再见王同皎一面。”

  李显将朱笔一搁,道:“不是已经说了,不许她见王同皎吗?”

  裹儿道:“她与驸马育有一子,看在孩子的面上,估计也想见他吧。”

  父女正说着,忽然外面有人喝道:“不行!”

  裹儿回头,只见韦淇从殿外走进来,遂笑着行礼,说:“三姐哭得那样可怜,令人怪心疼的。”

  韦淇坐在李显身侧,坚定道:“见王同皎做什么,难道要他把仇恨的种子传给公主和陛下的外孙吗?”

  李显附和道:“你阿娘说的是,长痛不如短痛。”

  裹儿听了,嘟囔说:“阿耶和阿娘总是自以为是。”

  韦淇听见,冷哼一声,说:“你给她说,好生回去,我以后照旧疼她,还会给她赐一门好婚事。”

  裹儿不敢回定安这话,恐又伤她的心。于是,转向李显说:“阿耶,见不了面,传句话,就一句话,可以吗?”

  李显咳了一声,拿眼觑了韦淇的神色,道:“就一句话,若是不好的话也不必说了。”

  说着,他指了一个寺人跟着裹儿回去。韦淇忽然又叫住裹儿说:“你来回跑动,伤了身体怎么办?来人,抬歩辇来。”

  裹儿笑说:“我整日整日坐着,走动走动也好。”韦淇听了,对万叶涛说:“你照顾好公主,我重重有赏。”万叶涛忙答应了。

  裹儿又匆匆回去,额头出了一层细汗,还未走到马车跟前,定安公主就下来,急问:“七娘,如何?”

  裹儿摇头,指着身边的小寺人,说:“祝公因着国家法度不允,我去求了阿耶。

  你也知道,这事让阿耶大怒,他因着你,对驸马和他的家人已是法外开恩。你……你,你有什么话说给驸马,就让他传话吧。“

  定安公主眼泪滴下来,扭头擦泪,对小寺人说:“你……问……他……他谋划那些事时可曾想过我们母子?”小寺人领了命告退。

  说罢,定安公主便转身,拿手帕握着脸,一面登车,一面落泪,回到车里呜呜咽咽地哭起来,只让裹儿心中难受。

  万叶涛扶着她,说:“殿下,我们回去吧。”

  裹儿忽然心中感慨,今日她看三姐哭泣,不知来日她与驸马如何了……

  想着这儿,裹儿神情低落下来,回头看了眼府衙,道:“给我告个假……罢了,下值就回家吧。你去给东宫说一声,接植儿回家。”

  万叶涛急道:“殿下,你是身子不适?”

  裹儿摇头说:“只是看到三姐和驸马此番情形,心有所感罢了。”万叶涛听了,叹了口气,说:“这都是命。”

  裹儿笑说:“也是,这都是命,谁的命,谁受着。”

  二人回到值房,万叶涛见安乐公主伏案处理公务,脸并无异色,才放下心。

  下了值,裹儿刚出宫门,就看到植儿被金刚抱着,朝她欢快地招手,嘴里叫道:“阿娘,阿娘!”

  裹儿上前要抱他,植儿却往后一躲,道:“植儿重,会压着阿娘的。”

  金刚抱住植儿,笑着让开:“公主,快上车吧。”裹儿踩着凳子上了马车,又将植儿接进去,搂着他说:“你与你舅舅做什么呢?”

  植儿说:“学了骑马、射箭、打猎,还有写字,看书。”

  裹儿笑说:“打猎,你能打什么?”

  植儿回:“我学着,等将来打大老虎,给阿娘做褥子。”

  “好,我等着那一天。”

  母子说笑,一路回到家中,崇训早已等候在门外,接了二人进府。一家子小别团圆,热闹亲近,不必细提。

  这日,裹儿忽然接到圣旨,允太平安乐诸公主开府设置官署。她顿时高兴起来,圣人去后,朝中事忙,她以为阿耶忘了,没想到阿耶竟然还记着。

  于是,她约了仙蕙等诸姊妹进宫一同谢恩,恰好路上遇到太平公主,她也是为了此事,遂一起觐见。

  李显见了妹妹和女儿们满脸笑容,遂笑道:“快起来,何必见外。”

  众人依次坐下,李显先问太平的寒温,道:“圣人弥留之际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我看你脸色比往日憔悴,该保重身子才是。”

  太平说:“多谢阿兄挂怀,许是接连为圣人守灵,劳累了些,不碍事。”

  李显点头说:“圣人最是疼爱你,见你如此伤身,只怕是不愿的,该多歇歇才是。”

  李显又问过其他的孩子。宜城这些日子在宫中修养,李显怕她在宫中烦闷,便问:“二娘,如今公主开府,你是留在宫中,还是回公主府修养?”风头已过,裴巽的事情早已明日黄花。

  宜城公主近日静养吃药,身子轻了许多。李显这次找了个理由给她重新封了公主,补上封邑,待遇与新都等公主无差。

  宜城跪下道:“女儿不孝,使阿耶蒙羞,自知罪孽,但愿出家,日夜为阿耶、娘娘和大唐祈福。”

  李显听了这话,慌了:“不行,你这么年轻,不嫁人成什么话。那裴巽伤了你的心,天下的男子不是各个都像他。”

  宜城仍旧苦求磕头道:“请阿耶成全,儿心意已决。”裴巽是原因之一,而定安的驸马被杀是原因之二,宜城对皇城的斗争怕了。

  李显手足无措,对众人道:“你们快劝劝她不要做糊涂事。”

  话音刚落,太平公主笑起来,道:“劝什么?她想去,就让她去,等厌了,自然就回来了。”

  李显努力朝太平使眼色,不让她火上浇油,好好的女儿弄到庵堂里是什么样子。

  裹儿见状笑起来,说:“阿耶,你误会姑母了,姑母也曾入道修行过。”

  李显听了恍然大悟,遂一口应了宜城的请求,准她暂入道家修行。宜城事了,李显怜惜定安公主丈夫新丧,安慰了几句,因事忙,便让众人散了。

  太平出了宫门,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圣人在位时,她出入宫廷就如现在的裹儿一般随意。

  然而,现在的皇宫已经不是她的家了。

  “姑母,你在看什么?”裹儿问道。

  太平突然问了一句,说:“裹儿,你入户部衙门当值与在公主府宴饮,哪个更好些?”

  第93章 乾陵 媚娘,你输了

  却说那日,小寺人得了定安公主的话,进了幽深昏暗潮湿的牢房,穿过众人的哀嚎,他站在王同皎牢房前。

  王同皎正背身躺在杂草上,浑身脏乱腥臭。小寺人示意狱卒叫人,狱卒呵斥道:“哎,别睡了,有人来看你了。”

  王同皎动了一下,没有起身,狱卒要开门去拉扯他,小寺人阻止了,道:“定安公主让奴婢给驸马传一句话:你问他谋划那些事时可曾想过我们母子?”

  王同皎听完起身踉跄着走来,抓住栏杆,咬牙坚定道:“下臣诛杀奸佞,虽死无憾,只恨武三思蒙蔽圣心,待来日陛下一定明白我的苦心。”

  小寺人见王同皎样子癫狂,吓得后退几步,色厉内荏道:“你……你……大胆!死到临头,还不思悔改!”

  王同皎哈哈大笑起来,双眼赤红,抓着栏杆,道:“武三思,我*你妈!我在地下等着你,必将食你的肉,喝你的血!武三思你不得好死!”

  小寺人慌了叫道:“这人疯了,疯了,疯了!”说着,慌不择路出了牢房,太阳重新照在身上,如获新生。

  小寺人回了神,先是叹息,然后朝地上啐了一口,不知道啐的是武三思,还是疯子王同皎。

  小寺人走后,王同皎又回到干草上躺着,不理会乱窜的虫子。武三思和韦皇后狼狈为奸,蒙蔽圣听,只要除了二人,就能还大唐朗朗乾坤。

  王同皎不后悔,他将以他的血叫醒那些慷慨之士,从武周遗留下来的流毒必将随着则天皇后埋入地宫。

  次日,王同皎在牢房自刎而死,临死前,磨破手指,在地上写着“誓除奸佞”,见者无不叹息。

  王同皎的死就像一阵风散了,现在朝中重要的是送则天皇后归葬梁山乾陵。

  李显率领宗室公卿大臣护送则天皇后灵柩西返长安,裹儿一家跟随着。

  五月十八,郁郁葱葱的梁山,哀乐悠悠,哭声阵阵,白幡招摇,仿佛这座皇陵在迎接主人的归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5_b/bjXKz.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星辉映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