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梦同人] 红楼大当家_潭子【完结+番外】(291)

  这个人装着啥都不知道。

  太上皇的嘴巴被人掰开,一口稀粥,被送进了嘴巴。

  他得咽,若不咽,呛着了气管,受罪的还是他。

  太上皇老老实实的吃着。

  不过粥还没吃饱,一碗黑乎乎的药汁又被端来了。

  “太上皇,您喝药。”

  太上皇:“……”

  他一直在吃药,可是,为何还二次中风了?

  他不想喝,奈何一勺药已经送到了嘴边。

  而他的嘴巴又被人掰开了。

  请假

  娃放假,没办法,当妈的总会稀罕几天,请个假

  第218章 抄家

  天香楼!

  眺望远方的沈柠总感觉哪里又出事了。

  大街上的百姓似乎有些躁动。

  “太太,大爷来了。”

  果然,贾珍正大踏步的往楼上跑。

  “母亲!”他朝丫环们摆摆手,看着她们下去,这才道:“敬王府搜出了龙袍,康王府等也各有秘室。”

  贾珍服了,这些爷不仅胆子大,还不知收敛,“不仅如此,刚刚禁军出动,还抄了那个弹劾我们家的郑御史家。”

  “郑良?就是那个升官发财死老婆的?”

  沈柠看向贾珍。

  “是!”

  贾珍没想到,她娘不关心搜出龙袍的,却关注一个郑良,“儿子记得,这升官发财死老婆是您让兴儿在外面传播的吧?”

  沈柠:“……”

  是她让兴儿传播的,但是,那也是查过之后,才让传的。

  郑良此人,实在是恶心到她了。

  在现代的时候,她看过不少种田文,里面有好些被偏爱的读书人,郑良就是。

  他有读书天赋,所以被爷奶和爹娘、叔伯们捧着,郑家为了他,卖田卖地,甚至还卖过一个女儿,终于,他读出来了,考中了举人。

  可能也知道进京赶考不容易,中举的第三天,就娶了县里富商之女。

  得人家的嫁妆改换门庭是没问题的,毕竟两家是各有所需。

  可他考中进士,妻子难产而亡不过一个月,就借着孩子无人照顾又娶了省城的富商之女。

  进翰林院当官不过两年,第二任妻子再次难产而亡,借着对方留下的女儿,郑家又得了对方大笔的嫁妆。

  然后他娶了读书人的女儿。

  顺利从翰林转御史,从此喷天喷地,好像圣人转世,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鼓吹一女不侍二夫,宝丰公主死的那样惨,他替程家说话,贾妏和离归家,他又弹劾贾赦、贾琏,一副好像要管尽天下不平事似的。

  哼~

  要不是贾敬的名字在朝堂上有些敏感,她当时又没有诰命,在她收贾敬私房的时候,这人只怕都要在朝堂上弹劾她了。

  那什么天下第一悍妇,好像也是郑良先叫出来的。

  他这么热心在别人的家事上,说什么圣人言,怎么就不看看自己呢?

  他对爹娘、叔伯兄弟们是照顾了,可那是喝别人的血。

  可能也怕别人说他,侄子都能跟着进京,前两任妻子拼死生下的孩子,却在老家种家里的几亩薄田。

  “兴儿传播错了吗?”

  沈柠站在阳光下,“说吧,他的罪名是什么?”

  “杀妻!”

  啊?

  沈柠震惊。

  虽然她早就怀疑,对方是借着难产,连杀两任妻子,却没想……

  “查出来了?”

  “是!”贾珍道:“他前面的两任妻子都是被郑家借着稳婆之手害死的。”

  “皇上干的好。”

  郑良从老家带进京的兄弟、子侄,据她所查,可没几个干人事的。

  曾经的农家子,如今一个个的得志猖狂,都有一个或几个妾了。

  他们的银子哪来?

  “你刚还说敬王府搜出了龙袍?”

  “是!”

  敬王完蛋了。

  贾珍道:“大朝会到现在未散,可能就在商量治那些王爷的罪。”

  幸好他们家跟任何一个王府都没有牵扯。

  西府叔爷当年那么厉害,四个姑姑也一个未嫁皇家。

  “另外,缮国公府石家也被抄了。”

  石家?

  沈柠恍惚记得,红楼后期有个石呆子因为几把家传的扇子,被贾雨村讨好贾赦拿了,最后贾家也因为那几把扇子多了一项罪名。

  “石家和晋王是连襟,他家的夫人和晋王妃是堂姐妹关系,据说昨天的事,石家那边也被晋王的一张小纸条调动了。”

  贾珍叹了一口气,“母亲,外传晋王失踪了,到现在没找到,您说他……”

  “打住,这事你不用想也不用管。”

  沈柠道:“这是皇上和朝中大人们要操心的事。”

  “……我就是跟您说说。”

  “好,那我问你,要是有一天,你在一群乞丐里,看到哪一个是晋王,你会怎么做?”

  那位刘先生下了一盘大棋。

  他应该跟皇家很有些仇怨。

  这仇这怨不是简单杀人就能解决的。

  有时候,人活着比死了还艰难。

  难保他不会让高高在上的晋王,当一个说不了话,写不得字,要乞讨过活的乞丐。

  “……我装着没看到吧!”

  贾珍感觉他娘在异想天开,“或许还会买些吃食,给他旁边的乞丐,但就是不给他。”

  这边母子两个在说话,那边董孝全下朝了。

  此时,他走路都有些打恍。

  这两天真是太累了。

  如今好了,除了晋王,该抓的都抓了。

  爬上车,他闭上眼睛,当场就朦胧过去。

  失踪的刘先生和晋王不好找。

  但这在董孝全的眼里,已经不算特别重要的事了。

  未来的一个月,从朝堂到地方,还会有无数人倒霉。

  他现在没时间想其他,得好好休息一下,应付接下来的连场恶战。

  从皇城到顺天府,并没有多远,马车一停,他就迷迷糊糊的醒了。

  “大人!”

  卢总捕头急步过来,“属下已经查到刘先生的真名了。”

  噢?

  董孝全一下子清醒,“叫什么?”

  “刘元!”

  卢总捕头道:“十年前,他进京赶考,最后连考场都未进,就失踪了,后来……”

  “就是太子当年让我们帮忙查的人?”

  “是!”

  卢总捕头沉重点头。

  董孝全豁然开朗了,“原来是他?那就怪不得了。”

  他还记得那一家三口。

  顺天府有他们报案的卷宗。

  他当上顺天府尹之后,查旧案时,还翻出来过。后来太子特意让人打招呼,他又查了一次,没查出头绪,但已经进了太子府的一家三口,每三个月还会过来问。

  董孝全印象特别深刻。

  直到那位刘奉仪生了一对双胎,都还没忘这边。

  可惜……

  “让人去查太子所在的墓地,看看近年来,都有什么人去祭拜!”

  刘家一直在找刘元,刘元被晋王控制着,应该一直不知道家中事,等他知道了,父母、妹妹和两个小外甥,都随太子烧死了。

  换成他是刘元……

  董孝全心情复杂,道:“再问问大家,除了随太子去世的一家三口,是否还有人查问过刘元失踪案?”

  刘元得了自由,查家里的时候,发现家人全都没了,或许会顺着家人的足迹走一走。

  而他们上京就是为了寻他,所以,到顺天府报案是第一位的。

  董孝全想借此多了解一下刘元。

  要是运气好,能寻到他的蛛丝马迹就更好了。

  ……

  同一时间,贾母在林之孝那里也知道了外面的所有事情。

  “老太太,这是金陵甄家的来信。”

  王熙凤把刚刚才收到的信递了上来。

  “……”

  贾母心塞的很。

  元春进宫,贾家往甄家的年节礼,一直丰厚上给。

  两家互通的信件,也是一派和气的样子,可是,甄太妃是怎么对她元春的?

  如今来信……

  “不看了,以后和甄家……也不必来往了。”

  以前皇上看着性子好,可是今天他几乎把各个王府一网打尽了。

  缮国公石家都没逃过,贾家……好不容易避过了,可不能再往上填。

  “告诉门房,甄家若有来人,一律不见。”

  这一大家子,可不能因为一个甄家葬送了。

  好在是甄太妃先对不住他们的。

  “也不必再报到我这里来了。”

  “是!”

  王熙凤哪有不应的?

  府里大家都在学大昭律,偶尔不懂的,她还会把二妹妹迎春叫家里,让她给讲解。

  甄家倒霉是肯定的了。

  不止在晋王那里,甄家自己的问题也非常大。

  当年接驾,甄家接的次数最多,可是到现在为止,他家都没还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红楼 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