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秦第一打工人_茶叶蛋【完结】(66)

  只是这些新奇的工具,让他们对种地有了新的想法。

  原来,开荒还可以这么轻松的吗?

  成蟜给他们安排了拉工具的牛,也省去了战俘们不少的力气。

  吃的还好,战俘们感觉自己不是来这里受苦的,其实是来享福的。

  当初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现在好了,恨不得早点被俘虏过来。

  好些战俘都觉得自己吃胖了点,换成以前,哪里敢想的?

  还能喝上肉汤?梦里都不敢想这样的美事。

  偏偏就是这样的发生了,对于长安君的仁慈,没有人不是感激的。

  干活也就更卖力了,谁都不敢偷懒。

  来监督战俘的将士们,觉得自己来盯梢毫无意义。

  根本找不到偷懒的,更别说逃跑了。

  呵呵,这么好的待遇,谁舍得走?

  回去吃糠咽菜吗?

  弄不好,连树皮都轮不到他们吃。

  战俘们也没想过要回家乡,出来当兵,早就做好了,被充作卒的准备。

  而现在,他们不光活下来,日子还意外的过的不错,谁都不想放弃这样的生活。

  黔首本就是如此,谁也不会多想,只求吃饱肚子活下去。

  相比之下挖煤就相对苦一点,不过煤炭的需求并没有太大。

  毕竟需要用到煤炭的,多数都是炉子温度要求比较高。

  一般人们取暖,多数还是烧柴,便宜很多。

  至于以后是否发展成,人人家中烧水炖菜的煤饼炉,暂时还不考虑。

  城中的生意已经足够多了,简单的家具,炖菜用的砂锅,每天工匠都快忙不过来了。

  没必要再增加业务,最起码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再去添加负担。

  如今成蟜在城中拥有一间铁匠铺,其中铁匠数十人。

  造纸铺一间、隔壁开着印刷铺,制衣铺和布庄、陶坊和木工铺等等。

  再增加下去,搞不好他阿母要罢工了。

  他是想给阿母找点事做,打发打发时间,不是让阿母愁的未老先衰。

  “阿母,这个好吃,尝这个。”成蟜殷勤的给芈嫣夹菜,推荐他最喜欢的菜色。

  “知道了,你自己吃。”芈嫣无奈,她食量并不大,面前的小碗,已经快堆成小山了。

  “好吧。”成蟜只能欣欣然收回手,扒拉自己碗里的食物,每一样都是纯天然的新鲜滋味。

  这个时代没有味精,没有鸡精。

  食物基本都是原汁原味,毕竟连香料,都还在那原产地待着呢。

  成蟜也在尝试着种植一些,只是这产量堪忧。

  这还是系统出品的种子强悍,才有这样的产量。

  他上辈子咋不是学农业的呢,好吧,谁能想到会穿越,能考上艺术院校,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加上有系统这个外挂,生活可谓是有滋有味,就不要抱怨太多。

  芈嫣很喜欢看自家儿子吃,小孩就是胃口好。

  成蟜见芈嫣不吃了,就将芈嫣剩下的那碗也都消灭了,一点不嫌弃他阿母。

  “阿母,吃饱了,去溜达溜达。”成蟜这才想起,他们本来就是为了查看百姓的生活,才低调出门的。

  只是来到美食一条街,真的很难忍住!

  这条街上的黔首都很勤奋,也都记得成蟜的嘱咐。

  每天打扫不知道多少遍,只为了保持这边的干净卫生。

  本来地面就是水泥铺设的,倒也不必担心用水会冲坏了。

  “阿母,他们脸上都带着笑。”成蟜走在路上,脸上也忍不住挂着笑容说道。

  “是啊,这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芈嫣其实也没见过多少黔首,曾经在楚国的她虽说不怎么受宠,但也很难接触到黔首。

  距离黔首最近的一次,大概就是被送来秦国的路上。

  只是相比秦国,楚国的黔首看起来脸上的表情要多上一些,人们穿衣的颜色也更丰富点。

  秦国从上到下都是灰扑扑的,看着就压抑的很。

  “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嘛。”成蟜愉快的说道,其实比起秦国其他地方,这里确实管理会稍微的松那么一点。

  但总体来说,还是很严格的管理。

  特别是到了晚间落锁,所有坊间都是单独管理,谁都不能出门。

  一旦被抓,反抗者直接就地正法,束手就擒也好不太多,关进大牢审问后,充作刑徒,最短三个月。

  “你呀,跟大王保证的,会做给他看的。”芈嫣想起儿子的豪言壮志,也是很无奈的。

  否则她也不会被迫帮着成蟜管理,可不就是因为,她不想看儿子被罚。

  成蟜则不以为意,他确实在来长安前,与嬴政打赌。

  本来就是嘛,等阿兄统一六国后,之前的那一套可就过时啦。

  暴政是无法长存的,特别他阿兄后继无人,扶苏就这么被骗的死了,他也是难以置信的。

  难道他是连一秒都没有怀疑的吗??

  也不知道,阿兄是怎么教出来的,太神奇了。

  他还挺喜欢荀子的言论的,听说荀子曾经到过秦国,可惜无缘见面,倒是收集了一些荀子的书籍。

  还听说吕不韦的门客,有个叫李斯的,成蟜悄摸的提醒他哥,倒是提前让李斯进入嬴政的视线。

  同时还有李斯的老师,荀子也进入视线。

  荀子年纪大了,要人家一路颠簸到秦国不太现实,成蟜便派人寻找荀子的学生,老师来不了,学生也行。

  最后兜兜转转,来了两个人,一个张苍一个浮丘伯。

  刚到长安城,就被长安城内的繁华震撼,虽然这城内都是一块一块的,明显还未建完。

  随后他们就被带去了一个宏伟的建筑,这是成蟜准备作为国子监的地方,专门为大秦输送人才的地方。

  不然他这么辛苦,要让荀子的弟子过来。

  从教室内传来朗读的声音,整整齐齐的声音,十分的悦耳。

  一直到下课了,见二人分别从不同的教室内出来,成蟜上前,“还要多谢二位。”

  成蟜跟芈嫣来到了国子监,这里的学生,基本都是几年内,从学堂里精挑细选出来的。

  让荀子的弟子上课,却并不要他们收下这些人,并非是师徒之情。

  成蟜知道,古代的传承还挺严格的,所以他没要求其他,这二位也只是教授课业,没有太紧密的关系。

  “长安君客气了。”二人对成蟜态度和蔼,对于有礼貌且客客气气的成蟜,他们在长安城的日子,还是很舒服的。

  他们对成蟜也非常的好奇,这孩子跟以往见过的秦人都不一样。

  整个长安城的氛围,跟他们待过的咸阳,也是有着天差地别的感觉。

  当然了,若是可以选择,他们也乐意来长安,而不是留在那咸阳城。

  只有李斯才能忍受那样的环境吧?

  幸好,幸好他们来的是长安,遇上了长安君这般和善的孩子。

  【作者有话说】

  [比心]

  第58章

  ◎行纳粟千石拜爵啦!◎

  主要也是这二人,对成蟜的一些想法认同,才会选择留下来。

  他们想看看,这些黔首的孩子,是否能像长安君期盼的那样,成为大秦的栋梁之材。

  谁也不知道会如何,二人也愿意去尝试,到底都是年轻人,特别是听到成蟜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人觉得很有道理,废话不是,这能没道理吗?

  这可是伟人说过的话,成蟜哪怕上辈子记忆模糊,但该记住的,是不会忘记的。

  特别是成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令人刮目相看。

  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会有秦国王族,愿意花大价钱,还请来他们教导。

  若是勋贵的子女也就算了,成蟜要教导的,全是最瞧不起的黔首子女。

  在秦国境内,视黔首为牛马,不是说说而已的。

  成蟜不可能跟人解释这么多,他也在努力的适应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不同,但不代表,他要完全是融入其中。

  在秦国黔首有一点好,他们不会问为什么。

  成蟜怎么安排,他们就老老实实的怎么做,等到发现对他们有好处,那就干活更卖力了。

  甚至是原本有那么一点点的重男轻女思想,在成蟜让男孩女孩都进学堂读书后,早就烟消云散了。

  主父都说生男生女都一样,是觉得自己比主父还厉害吗?!

  长安境内,成蟜说的,那就是对的!

  正是有这样的上下一心,长安城的建造简直一日千里,城外的开荒更是努力。

  每一处都有需要种植的作物,阳光特别好的地方,成蟜准备种植一些棉花,光是木棉,明显是不大够的。

  在所有人觉得生活大有盼头的时候,天灾就是这么无情。

  蝗灾来了!!

  不过才到长安附近,就神奇的消失了。

  “也没有那么的神奇。”成蟜表示,蝗灾什么的,得亏不是大面积的飞来,不然他这里肯定是顶不住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种田文 茶叶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