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胤俄的团宠胞妹_土土土羊【完结+番外】(154)

  伺候在旁的太监就看见十格格熟练地捧出了一方紫云石砚台,有模有样地磨起墨来。而原本声称有要务需处理的太子,也真就只蘸了墨,垂眸静心地写起字来。

  殿内一时只剩墨条轻转的微响和纸页轻动的窸窣声。原本屏息凝神观察主子脸色的宫人们,见状也都悄悄松了一口气。

  =

  六月

  随着西路大军在昭莫多一举击溃噶尔丹大军的消息传回京中,皇上也在漠北下达了班师之令。只是他们并非是要即刻返京,而是打算一路巡边塞外后才回京。此番一是为了能继续搜寻噶尔丹的下落,二来也是为了安抚此次战事中出力颇多的蒙古诸部。

  宫中上下得知这个好消息,总算能真正安下心来。皇太后近日连胃口也好了不少——上月听闻西路大军正面对上噶尔丹主力时,老人家还忧心不已,每日都要膝下两位小格格哄着用膳才能进食。没想到费扬古竟如此骁勇,不仅带兵重创了敌军,更杀得噶尔丹只带着数十骑狼狈逃窜,之后如无意外都再难掀起风浪了。

  太子也暗自松了口气。

  自二月皇阿玛御驾亲征后,他心里也一直觉得不安定,这下子才终于放心。

  董鄂氏一族地位也因此愈发显赫,连十四阿哥听闻费扬古将军的壮举后,都崇拜得不得了,整天闹着要拜他为师。

  乌西哈也听得眼睛发亮,小脸上全是钦佩。

  太子有些好笑,摇了摇头,对十四弟道:“费扬古将军常年征战沙场,恐怕可抽不出空来收你这个小徒弟。”

  十四阿哥却扬起脑袋,说得那叫一个恃宠而骄:“那就叫他回来教我!”

  太子没再继续接话,只低头摸了摸十妹妹的脑袋。

  乌西哈本来正在仔细看皇阿玛的信计算他何时能回来,感受到后脑勺的触感,疑惑地转头,发现是太子后便露出个笑容。

  太子没说话,十阿哥却笑着弹了下弟弟的脑门:“你当谁都跟你似的闲,说回京就能回京?”

  十四阿哥捂住额头,一脸不可置信——这大概是他出生以来第一次被人打脑门,当即就“啊啊啊”地扑上去和十阿哥闹作一团。

  九格格叹了口气,默默往旁边挪了两步。

  下方坐着的九阿哥见十弟竟与一个小娃娃打闹起来,也是有些嫌弃地撇开脸。

  第135章

  康熙这一年终于将心头大患噶尔丹彻底击溃, 哪怕还未能取下他的首级,但他心知对方已绝无可能翻身,因而圣心大悦之下,对此次征战的有功之臣都厚加封赏。上至宗室亲王、满洲都统, 下至普通八旗兵丁, 依功赏赐, 恩赏的范围之广实属罕见。

  京中一时处处都透露出一股喜气洋洋的气氛。

  最大的功臣费扬古更是直接被晋封为一等忠勇公,一跃成为了武臣的第一人, 一时间风光无两。

  就是可惜费扬古还需要镇守边疆,因而不能回京领赏,引得十四阿哥在宫中唉声叹气好几次, 好似恨不得自己也赶去喀尔喀,亲自见一见这位大将军。

  而蒙古诸部中,科尔沁、喀尔喀、土谢图等也都获得了丰厚的赏赐, 就连曾因反叛而地位微妙的察哈尔部也因此次机会得到了恩赏, 皇上更特旨设立了商都牧场, 以示抚恤。

  而随征的诸位皇子虽也得了金银等厚赐,太子与大阿哥更是时常被皇上挂在嘴边, 言他们一人留守京师代理政务,一人则驰骋沙场, 实乃大清江山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然而此前众人猜测的封爵建府之事,皇上却是只字未提。

  =

  大阿哥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曾在沙场发泄出去的郁气在回京这一刻似乎又逐渐堆积在他的胸口。

  身旁的摇篮里,小娃娃正咿咿呀呀地叫着,挥舞着藕节似的胳膊。他被打断了思绪,转过头,目光落在女儿阿娜日身上。

  这孩子是他的长女, 前年才出生。大约是因府中如今只有她一个孩子,自小被捧在手心里长大,不光是福晋疼爱她,就连惠妃也将她看得如珠如宝,便也养成了小娃娃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他此番出征归来,阿娜日便不认得他这个阿玛了,每回他靠近,她就要扭着小身子哼唧,一副急着要跑开的模样。

  若非这回不能自己下去,怕也要跑到那边的福晋身边去了。

  大阿哥从军营回来时本是仔细收拾过一番的。只是连日等待,那份期盼中的圣旨却迟迟未到,他心里边渐渐也冷了心,索性连面也懒得修,胡子拉碴,不修边幅。横竖前方庆功宴上多的是满面风霜的将领,也不多他一个下颌冒着青茬的皇子。

  ——想来这便是圣眷正隆时才有的好处,他这般模样,竟也能被人称一声不拘小节、颇有武将风范。

  想到此,大阿哥嗤笑一声。

  阿娜日见阿玛突然笑了一下,咬着手指头疑惑:“唔……?”

  大阿哥凝视着女儿——这小娃娃一见自己看过去,便立刻扭开小脑袋。他心下微软,忽然想起一桩从未对任何人言说的旧事。

  当初福晋刚有孕时,他曾暗自与自己打了个赌——赌福晋腹中所怀是男是女。

  若是个儿子,那便是皇阿玛名正言顺的嫡长孙。若果真如此……大阿哥当时便想着,那他还是想要争上一争,他始终搞不清楚,皇阿玛对太子的偏爱,到底是因为胤礽本人。还是仅仅因为他占了那个嫡字。

  而那时节,太子甚至尚未大婚。

  可阿娜日降生后,他那点不甘却未因事实而消散。人心大抵总是如此,一旦押下了注,便难以轻易离场,总想着下一局能翻盘。

  大福晋素来敬他爱他,自然从不觉得自家爷这般心思有何不妥。更何况爷只愿与她生儿育女,在这深宅府院里简直就是难得的恩宠与偏爱,她心下自是欢喜的。

  惠妃见她刚出月子便又开始喝药,虽宽慰了几句,可见大福晋一意孤行,终究不好插手他们夫妻之事,只得将话咽了回去。

  谁知乌西哈竟瞧出了端倪——钮祜禄贵妃前些年曾大病一场,那时小格格忧心忡忡地翻了不少医书,许是那时无意间瞥见过这方面的书籍。

  十格格才没有惠妃娘娘那些顾忌,一转身便气势汹汹地寻到了大阿哥跟前。

  大福晋曾想过,这世上若说还有人敢批评爷,怕是除了皇阿玛便是这位十妹妹了。

  当年指婚的圣旨下来时,伊尔根觉罗氏便知晓后宫中有一位极受宠爱的小格格。那会不光是她,怕是京城里刚会说话的小娃娃都能将那封圣旨背出来——还未到能序齿的年龄,便已按和硕公主的份例供养,甚至在内务府和宗人府都是挂了名,这是何等的恩宠。

  十格格是个钟灵毓秀的孩子。大福晋初见时还说不上来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只觉得十格格好似书里描写的春风——风从不偏袒任何人,风会照拂每一个人。不管是一人之下的太子,还是身有残疾的七阿哥,落在十格格清澈的眼底,便都只是她至亲的兄长,别无二致。

  在这最是踩低捧高的深宫里实在难得。

  即便因着大阿哥的身份尊贵,无人敢给伊尔根觉罗氏脸色看,可她出身满洲镶黄旗,自幼习惯了人情冷暖,最是清楚这些人背地里的嘴脸,甚至她自己也是如此。

  可即便是最势利的内务府奴才,到了十格格面前也都是笑脸相迎、殷勤周到的。小格格却从不曾因身份苛责下人,即便对着最卑微的杂役,她也从不吝啬自己的笑容。皇上在她身边筑起了一堵无形的铜墙铁壁,任何阴私算计,还未近她的身便都会被悄无声息地按下去,所以她永远能够赤城明亮。

  十格格身边那位嬷嬷的手段,伊尔根觉罗氏还未曾见过那般厉害的,也是偶然有一次,她突然想起了额娘曾说起过的已在宫中荣养、曾侍奉过太皇太后的苏麻喇姑。

  大概便是如此吧。

  那日,也是大福晋头一回见向来亲热阿哥们的十格格对着爷发火。

  他们家这位爷脾气急躁,莫说下人,就连大福晋在他面前也从来是百依百顺的。虽然大阿哥说过许多次让她不必过于拘礼,可那终究与礼不合,大福晋便也只是柔顺应下,过后依旧恭谨如常。

  可便是这样性子的爷,在十格格面前竟也发不出火来。伊尔根觉罗氏不知十格格究竟同他说了些什么,只知道自那日后,原本热衷于闺房之乐的爷竟变得清心寡欲起来。大福晋很肯定她与爷的感情并未生出任何嫌隙,毕竟大阿哥一月里仍有大半时间都歇在她屋中,极少往妾室那里去。

  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

  待到又一次收到家中催促子嗣的信时,大福晋终于鼓起勇气,难得主动地用手腕环住大阿哥,依偎在他身侧,羞怯地问出了心中疑惑。

  大阿哥却猛地咳了一声,含糊地嘟囔了一句:“……都怪乌西哈多嘴。”大福晋还想再听,就被面红耳赤的大阿哥按回枕上,用锦被将她裹紧,催她快睡。

  大福晋何曾做过这般不合规矩的亲密举动,当即羞得满面通红。却在大阿哥翻身躺下后,透过昏暗烛光瞥见了他通红的耳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清穿 甜宠文 轻松  土土土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