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 奉先别浪!军师我带不动啊_牧案【完结+番外】(83)

  温暖的房间,干净的衣衫,苦涩的汤药,以及窗外那一片与下邳截然不同的、安宁的冬日景象。

  他活了下来。

  曹操信守了吕布那无声的交易。

  可活下来却比死去更需要勇气。

  他像一个被抽走了灵魂的木偶,不言不语,不饮不食。他只是日复一日地,对着窗外的天空,一坐便是一整天。

  郭嘉几乎每日都来。

  他们不下棋,也不谈军国大事。郭嘉只是陪着他静坐,偶尔,会说起一些天下间的趣闻,或是某个新收降的武将。

  季桓从不回应。

  直到有一天,郭嘉看着他那张比死人还要苍白的脸,忽然轻声说了一句:“文远将军新降,勇冠三军,主公甚爱之。奉孝有时在想,若季先生当初遇到的是主公,而非吕布。今日之天下,又该是何等光景?”

  季桓那双死寂的眸子终于有了一丝波动。

  他缓缓地转过头。

  “光景?”

  “一个太阳,和一万个太阳,对于一颗微不足道、即将熄灭的星辰而言,又有什么区别呢?”

  郭嘉懂了。

  他懂了那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彻头彻尾的孤独。

  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劝说过季桓出仕。

  在经历了整整一年的自我放逐之后,在一个初春的午后,季桓看着镜中自己那张陌生而又憔悴的脸,终于想起了白门楼下那最后的微笑。

  他用自己的死,换来了他的生。

  如果他就这样如同尘埃般寂灭,那才是对那场死亡最彻底的背叛。

  他开始吃饭,开始读书,开始在司空府那座巨大的藏书阁里,翻阅那些浩如烟海的竹简。

  他要活下去。

  以“见证者”的身份活下去。

  建安五年,官渡。

  曹操与袁绍,这两个北方最强大的男人展开了决定天下归属的生死对决。

  战事一度陷入胶着。曹军粮草不济,军心动摇,数次派人送信回许都,言语间已有了退意。

  就在这时,季桓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主动求见了曹操。

  他没有谈论兵法,也没有分析战局。他只是将一卷他亲手绘制的、关于袁绍军粮草囤积之地——乌巢的防卫疏漏图放在了曹操的面前。

  而后,他提出了他的条件。

  曹操看着眼前这个青年沉默了许久,他依旧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神情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最终,他点了点头。

  “准。”

  官渡之战的结局没有丝毫改变。

  火光照亮了乌巢的夜空。袁绍的大军土崩瓦解。曹操成为了北方唯一的霸主。

  他履行了他的承诺。张辽因功升迁,终成一代名将。在史官新编的记录中,了“飞将吕布,讨平伪帝”的字样。

  那是一行很不起眼的小字。

  却耗尽了季桓在这个时代里最后的一丝力气。

  他向曹操提出了告辞。

  这一次,曹操没有挽留。他只是站在高台之上目送着那连一个随从都没有的孤单身影,缓缓地消失在了许都那漫长的古道尽头。

  郭嘉站在他的身后,轻声叹息。

  “主公,就这么放他走了?”

  “留不住的。”曹操的目光深邃如海,“他不属于任何人麾下。他只属于他自己,和他心中那个早已死去的世界。”

  ……

  那之后,又过了许多年。

  天下分分合合。赤壁的烈火,汉中的烟云,白帝城的悲歌……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大戏轮番上演。

  只是,这一切都再也与那个叫季桓的人无关了。

  有人说,他去了江东,在某个不知名的小镇开了家私塾,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也有人说,他一路向西,越过了流沙,再也没有回来。

  更有人说,他根本没有走远,只是在下邳城的旧址上,盖了一间草庐,守着一座无名的荒冢,了此残生。

  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就像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

  在一处可以望见北方草原轮廓的不知名山坡上,一间简陋的茅屋,在落日的余晖中亮起了一豆昏黄的灯火。

  一个须发已有些斑白的人,伏在案前,用一支秃笔,在最后一卷竹简上,写下了结尾。

  他写得很慢,很认真。

  写完之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生的重担。

  他将所有的竹简,小心翼翼地捆绑整齐,放在了书架之上。那些竹简,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卷标,上面刻着两个古朴的篆字——《奉先》。

  他吹熄了灯,推开门,走了出去。

  夜已经深了。

  天空干净得像一块被洗过的深蓝色绸缎。漫天的星辰璀璨得仿佛触手可及。

  一阵风从北方吹来。

  那风中,带着一股混合着青草与自由的气息。

  风里似乎还夹杂着什么声音。

  是歌声么?

  还是,只是风吹过草原时发出的回响?

  他不知道。

  他从怀中,取出了一卷早已被摩挲得边角起毛的陈旧兽皮舆图,缓缓地将其展开。

  那图上画着他早已烂熟于心的、长城以外的山川与河流。

  他站在那里,站了很久很久。

  像是在聆听着一个来自今生,或是来世的,遥远的约定。

  第84章 长风向北顾

  吕布那只握着剑柄的手在听到季桓最后那句话时猛地一僵。

  那半寸出鞘的剑刃曾在一瞬间迸发出足以冻结血液的杀气,然而此刻,那所有的杀意,连同着他身上那股支撑着他不倒下的滔天怒火,都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到脚浇得干干净净。

  剑缓缓地回鞘了。

  那一声轻微的“咔”响,在这死寂得只剩下风雪呼啸的鼓楼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沉默地承受着那句话语中足以压垮山岳的重量。

  枷锁。

  翅膀。

  他从未想过这两个词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联系在一起。

  他这一生都在挣脱各种各样的枷锁。丁原的、董卓的、朝廷的、世人眼光的……他挣脱了所有,却唯独没有意识到,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套上了一副最温柔、也最沉重的枷锁。

  他以为,那是他第一次拥有了可以与整个世界抗衡的翅膀。

  却忘了,当他选择飞翔的那一刻,也便将那个为他插上翅膀的人一同带进了这片风暴的中心。

  “你……”许久,吕布的喉咙里才发出一丝艰涩的声音,“不是枷锁。”

  “你是我吕奉先,在这世上见过的……最亮的光。”

  他走过去,单膝跪在卧榻前,小心翼翼地将那件滑落的皮裘重新为季桓盖好。

  “在遇到你之前,我只是吕布。只是一把谁都可以握,也可以随时丢弃的刀。”

  “是你告诉我,这把刀除了杀人,还可以……守护一些东西。”

  他的目光在那张因高烧而显得异常苍白的脸上流连不去。

  “我守不住这徐州,守不住这天下……这些,我不在乎。”

  “可我答应过你,要带你去塞外牧马。”

  “这个,我不能……食言。”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微不可闻。

  季桓静静地看着他,那双总是蕴藏着星辰与谋略的眸子此刻却只剩悲伤。他想抬起手,像从前那样去抚平那人眉宇间的褶皱,却发现,自己连这点力气都已经失去了。

  吕布忽然伸出那只布满了厚茧的手,轻轻地,却又无比坚定地,握住了季桓冰冷的手腕。

  “你说你折断了我的翅膀,那我告诉你,”他的声音低沉,却如同惊雷,在这小小的鼓楼内炸响,“从此刻起,你就是我的翅膀。你指向哪里,我便去向哪里!”

  “这座城是囚笼,那我们就砸开它!”

  “这天下不容我,那我们就舍弃它!”

  他猛地站起身,那高大的身躯在这一刻仿佛重新燃起了滔天的火焰。那不是为了霸业,不是为了荣耀,而是一种如野兽般更纯粹的意志。

  他不再有丝毫犹豫,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下鼓楼,只留下一句不容置疑的话语。

  “等我,带你回家。”

  侯成、宋宪、魏续三人正躲在暗处,商议着如何献城求荣。他们没有注意到,两道如同鬼魅般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

  “三位将军,深夜密议,所为何事啊?”

  张辽的声音让三人瞬间如坠冰窟。还不等他们反应过来,高顺那如同铁钳般的大手已经扼住了侯成的咽喉,将他整个人都提离了地面。

  “主公有令,”张辽的目光,冷冷地扫过三人因恐惧而扭曲的脸,“命尔等立刻集结本部兵马,于南门制造混乱,佯攻曹营。若有片刻迟疑……”

  他没有说下去,但高顺手中那柄无鞘的短刀已经贴在了魏续的脖颈之上,一道浅浅的血痕缓缓渗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