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虽然最后这一战输得很惨, 但八千对十万, 能阻挡金军这么久已经很厉害了。”
“可梁红玉不仅不居功请赏,反倒上疏弹劾起来自己的丈夫韩世忠, 说他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
“这一义举得到了举国上下的敬佩,在民间传为美谈, 梁红玉也再次被朝廷加封。”
赵匡胤和朱元璋失笑:这不就是一招“以退为进”吗?
梁红玉先行参韩世忠一本,相当于置之死地而后生。
走那些求和派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这样皇帝不仅不会怪罪于韩世忠,反而要褒奖他才对。
“之后十多年,梁韩二人都驻守在楚州,和士卒同甘共苦,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直到南宋投降派向金国求和之时,包括韩世忠在内的诸位抗金将领兵权都被解除,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冤死在狱中,梁韩夫妇多番奔走无用,只能愤然辞官归隐。”
“据说岳飞父子死后,旁人都唯恐与他们扯上关系,只有梁红玉不怕,只身前往秦桧府上质问他屈杀岳家人之事。”
“按照绍兴和议的约定,金国将赵构的生母韦氏放回了南宋,这又引出了另一件事端——真假柔福帝姬。”
“靖康之变时,金军将宋朝皇室、宗室、达官显贵等等人尽数俘虏,柔福帝姬赵多富是其中之一。”
“三年后,宋军俘虏了一名自称柔福帝姬的女子,经内侍、宫女辨认后,她被赵构封为福国长公主。”
“赵构十分厚待这个仅剩的妹妹,直到他的生母韦氏回朝,告诉他们真正的赵多富已经死在了金朝。”
“赵构肯定更相信他亲妈,立刻去审问现在这个赵多富,发现她确实不是真帝姬,而是一个叫做李静善的尼姑假扮的。”
“不久后,假帝姬被杖杀,真帝姬被追封,但此事至今仍颇受争议,疑点重重。”明月读过很多穿成柔福帝姬的小说,大多都将逃回来的这个帝姬视为真帝姬,“依照正史当中的时间线推断,被杖杀的确实是一位假帝姬。毕竟宋史可能会造假,但金史是没必要造假的。”
“只有一些可信度很低的野史认为韦氏在说谎,但其实最开始发现这事的是一同南归的内侍,所以UP主倾向于真帝姬是已经死在了金国的。”
“这事和梁红玉有什么关系呢?”明月自问自答道,“木鱼书《枭后烈女》中,把梁红玉的儿子和柔福帝姬凑成了一对。”
“这一戏剧把逃回来的帝姬设定成了真帝姬,而韦氏被塑造成了为了掩盖自己下嫁过金将不惜杀人灭口的反派。”
“赵构明明知道真相,却还是下令让帝姬自裁,最后是梁红玉灌醉赵构,女兵们趁机救出了她,这才让夫妻二人团圆,有情人终成眷属。”
明月叹气:“无论真假,时代的尘埃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不管是韦氏,还是赵多富,又或者是李静善,都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可怜人。”
见明女郎对那假冒公主的女子多有怜惜,赵匡胤和朱元璋都嗤之以鼻:皇室血脉不容混淆,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更何况假帝姬欺骗了那赵构这么多年,相当于把皇帝的脸撕下来放地上踩,只是杖杀已经算是便宜她了。
不知道本朝什么时候能把天幕五科中提到过的的DNA检测搞出来?
朱元璋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更清楚:那李静善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凭借公主的身份作威作福,贪污受贿,残害无辜,根本不值得同情。
“说是四大巾帼,但其实古代驰骋在疆场上女子绝不可能仅仅只有这四位,她们的故事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女性在国难当头之时挺身而出。”答题已近尾声,明月用革命志士秋瑾的诗作结,“须知,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好诗!”天幕之下,无数女子因今日明女郎所言而心旌摇曳,立志从军者不乏少数,这些女子在明朝或许会碰壁,但在已经有一位皇太女的宋朝,大概率会青云直上,成就一番功业。
朱元璋也预见到,自己和标儿在位时,压制住这些女子不成问题。
一旦上位了一个弱势的皇帝,那这天下的女子定要反了天去。
不过,作为皇帝,朱元璋其实并不反感这些女将。
一切为了本朝的利益。
历史上,他为了稳定贵州局势,就诰封了奢香和刘淑贞。
朱元璋扪心自问:女子进入官场,不管是为将还是为宰,都会比男子更忠心、更清廉、更拼命,也更适合压榨。
他动摇了。
这是赵匡胤最后一次抽取弹幕,他看向下首的女儿,回忆着她刚刚因赵恒、赵构而皱起的眉头、对这些女将流露出的欣赏。
良久,赵匡胤将这次抽取弹幕的机会,转让给了皇太女。
曌庆并无错愕,理所当然地使用了这次机会:
【不是英雄,是英雌哦~】
这八个字如电光石火一般,乍然闯入父女俩的视线之中。
她们不是英雄,是英雌;曌庆也不应该是皇太女。
她就是太子,顺承天意,合乎祖制的皇太子。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抽取了属于自己的那条弹幕:
【明末其实有很多女将军,UP主说的秦良玉是一个,还有接替父职成为火器营千总的高关索,杀入敌营抢回父亲尸体的游击将军沈云英等等,她们可比水太凉和头皮痒好一万倍!】
朱元璋望着这几行字怔然:原来就算天幕不出现,到了王朝末年也会涌现出那么多女将军,如今有了天幕,这些女子的气势必然更加凶猛。
还有火器,它的出现,让男女体力的差距对战事的影响变小了。
天幕五科的发展会让火器更强,那些高产的粮食也必然会给女子带来更多的生存空间。
老马说得对,有些事情是个人之力阻挡不了的。
朱元璋并未颓丧:也不是非要阻挡不可,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系统即将与[宋]解绑,愿君诸事顺遂。】
伴随着这句话的出现,明朝人意识到,本朝成为了如今唯一拥有天幕的朝代。
五天后,他们也会和其余四朝一样失去天幕。
那明女郎呢?系统什么时候会离开她?
次日,明月答完一道不算简单的化学题后,美滋滋地在手机上查收了3125元。
捐出20%后,她正准备开始剪辑视频,不料眼前却突然一亮,系统兀然发声:
【敬告宿主明月,本系统将于公元2025年5月20日解绑,已提前十日通知,请知悉。】
明月愣了一下。
很显然,系统并不是在征求她的意见。
这是一个通知。
连离开的时间也要选在520这天,明月有理由相信,一人一统在这段时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真的要走了吗?”一想到马上就要失去这份高薪又轻松的工作,明月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但系统肯定不会以她的意志为转移,明月只能含泪依依不舍道,“不再多留几天?”
大概是因为真的要解绑了,系统也没有那么高冷,先是回复了一个【......】,后又颇为促狭地显示道:
【检测到宿主明月意愿,是否同意赠予本系统203900元换取解绑时间延后十天?】
【注:延后期内无签到答题、无奖励。】
“不同意,坚决不同意。”明月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担心自己连说两遍被误以为成双重否定表肯定,又连忙补了一句,“宿主明月不同意!”
系统发出一声机械音冷笑,没有继续逗宿主。
明朝人从年年的视角围观了一人一统的这段对话。
明女郎每次答题拿到多少钱,捐了多少钱,留下多少钱都被专人记录在案,后者的总额减去婚礼前一天赠予系统的三百八十八元,刚好是203900元,这系统倒是不多拿。
而在“周易”方面亦有涉猎的宋濂捋着自己的白须,忽然间意识到了什么,一不小心拽掉了一根,却浑然不觉痛感,颤声道:“陛下,这一日,刚好是叶老妪的五七啊。”
君臣上下心算一番,果真如此,朱元璋拧眉:“看上去倒不像是巧合。”
天幕上明女郎依旧乐乐呵呵地剪着视频,可见她根本没意识到这天有什么特殊,朱标笑道:“不管是不是巧合,都与咱们无甚关系了。”
第106章 工业革命,正文完结 或许,……
“是啊。”明朝君臣怅然, 四天后天幕就会消失,不管如何特殊,都与本朝人无关了。
人们猜测着最后一道题会与本朝的什么事情相关:
会讲如今的燕王朱棣是如何小宗入大宗的吗?
还是会讲嘉靖、万历如何带领本朝走下坡路?
又或者讲闯王?讲清朝?
四日转瞬即逝, 明女郎唤出系统, 赫然映入明朝人眼帘的却是这样一道题:
【请宿主明月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