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_凡琳【完结】(26)

  “而且这个年纪,不论男女,身体发育都还不成熟,生下来的小孩自然体弱,难以成活。”明月摇了摇头,“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古人的寿命都比较短,说不定都活不到咱们的法定结婚年龄,就因为各种原因去世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有人注意到明女郎所说的“初中生”,心中一动,联想到了之前和明女郎一起玩游戏的好友之弟,那个听声音八九岁的男孩,被明女郎和她的好友称之为“小学生”。

  已知,天幕所处的后世男女同窗而学,八九岁是小学生,十三四岁初中生,那后面呢?明女郎和她的好友、同学们又是什么“生”?

  也有人认真揣摩了明女郎所说的生育理论,颇觉有理。

  古代虽然平均年龄只有三四十岁,但细究起来肯定存在能活到七十岁左右的人,不然孔子也说不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的话。

  毫无疑问,能够吃饱穿暖,甚至享有医学资源的中上层人物,才更有概率出现长寿之人,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了天幕所言,打算尽量提高子孙后代的成婚年龄。

  至于超过结婚年龄未嫁会增加的人头税?

  且不说朝廷会不会因为天幕所言修改法律,他们这个阶层,也不缺这三瓜俩枣。

  上行下效,就算底层民众没有听懂明女郎所言,从众心理也会引导着他们稍微提高一些生育年龄。

  还有人发现,明女郎近乎于理所当然地说出了,古人的寿命都比较短。

  换言之,她们后世人的寿命都比较长咯?

  而且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明女郎这样的平民都可以够得着的事情。

  真想去后世看一看啊,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明月不知道天幕的存在,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打断了诸朝人的奇思妙想,引起了一片哗然:“古代的小孩是真的很难活啊,生育年龄早就算了,生产环境也差,还有非常喜欢亲上加亲。”

  “古人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了血缘关系太近的坏处,先秦时期就有‘同姓不婚’的法律。”

  “但他们不知道,不仅堂亲不行,表亲也不行啊。”明月想到了曾经很火的一道题,贾宝玉到底和谁结婚才不违反现代法律,四个选项里面,钗黛大家都能排除,史湘云的爷爷和贾宝玉的奶奶是亲兄妹也可以排除,剩下了一个贾惜春竟然是正确答案,“什么姑表亲、姨表亲,和堂亲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近亲结婚。”

  这话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第23章 今天入v,更新一万 恭喜宿主明月,本……

  和这话有直接关系的是刘彻, 他嫡亲的表姐,现在还在长门宫里住着呢。

  陈皇后被废后,刘彻也不知这种状态下该如何称呼她。

  “废后”这个称呼, 一般用在正式场合, 和他气到口不择言的时候。

  没有了结发夫妻的情谊,叫闺名也变得过于亲切了。

  刘彻不是个喜欢纠结的人,索性便按照年少时的习惯“表姐”、“表姐”地唤着,从前只觉得平常, 如今听了明女郎这句话, 颇有些头皮发麻的感觉。

  他虽然喜欢寻求刺激,但也不是这种刺激啊。

  有间接关系的则是李世民了, 他的嫡长女李丽质今年刚刚诏封长乐郡公主,长孙无忌有意为嫡长子长孙冲求一个尚主的恩典。

  李世民夫妇也很是心动,别的不说, 嫁去舅舅家肯定能省去丽质的很多烦恼, 所以这门亲事虽然尚未挑明,但在众人心中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如今听了明女郎这话, 帝后的第一反应都是:

  幸亏还没有挑明,丽质才八岁, 和表兄还只是总角之谊,不至于酿成大错。

  只是, 若仅凭明女郎一句话, 就否决掉这门婚事,未免有些太草率了。

  不知道明女郎会不会说出一些更加关键的原因。

  再间接一点, 就要扯到“秦晋之好”这个成语了。

  春秋战国之时,诸侯的公主、公子之间联姻非常频繁。

  当然,秦统一六国后, 就没有这个需求了。

  明月虽然不知道李世民的需求,但接下来说出的话确实解答了他的疑惑:“不过,表亲结婚在古代还挺常见的。”

  “好一点的情况就是一直怀不上孩子,差一点的情况就会生□□弱的、畸形的孩子,现代还能稍微救一救,古代就挺可怕的了,有可能会被认为是不祥之人。”

  “我国法律是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不允许结婚的,就算结了也是无效婚姻,不具备法律效力。”

  “但有的国家的法律就允许表兄妹结婚,甚至是堂兄妹结婚,不过会附加一些条件,比如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之类的。”

  “至于特例中的特例,某岛国皇室,因为近亲结婚的基因缺陷累积,额......”这个不知道能不能说,明月难得卡了壳,并不想为难自己,直接跳过了。

  汉朝。

  “原来,这已经是好一点的情况了吗?”

  长门宫内殿内室,一位衣着华丽、神色憔悴的美貌妇人喃喃道。

  一滴泪无声地从眼角滴落,轻轻划过她的脸颊,留下了浅浅的水痕。

  她曾为治疗自己的不孕之症花费了足足九千万钱,依旧没能痊愈,至今仍是长安城中的笑柄。

  她也曾因为嫉妒卫子夫怀孕,策划抓捕了她和她的弟弟,想要将这二人杀害,依旧未能成事。

  如今卫青已经官拜大将军,位在丞相之上,连当时救下他的公孙敖都随军出战,受到了封赏,得封侯爵。

  外祖母去世后,她更是昏了头,竟然听信那些巫者的鬼话,施行巫蛊邪术,反倒丢了皇后之位,连累母亲也要向那人叩头请罪。

  “小姐......”大长秋将这个他看着长大的孩子搂在怀里,轻轻叹气。

  幼时家贫,他被父母卖掉,几经周折被干爹看中,送入了宫中,侍奉在窦太主身边。

  后来,公主下嫁到了堂邑侯府,生下了两位少爷和大小姐,众人各有去处,自己何其有幸,当上了小姐院中的掌事。

  他一路看着小姐成为了太子妃,又变成了皇后,再登高跌重,幽居在这长门宫中。

  小姐被废后,他本不应再自称大长秋,但椒房殿的那位显然并不在意这些小节,陛下似乎也愧对于自己的表姐兼发妻,默许了长门宫里的宫人们依旧保留了原先的称呼。

  但,这样的怜悯,对于骄傲了一辈子的小姐而言,更趋近于侮辱。

  近乎于逃避一般,废后将自己的脸埋在了大长秋的肩头,泪水洇湿了衣衫,连语调也变得破碎不堪:“我这一生,做过那么多错事......”

  “现在告诉我,所有的一切,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不......不是这样的!

  大长秋想要劝慰她,却根本不知从何劝起。

  小姐刚过而立之年,未来的日子还那么长,难道后半生的光阴,一直要在这长门宫中蹉跎吗?

  与此同时,宫外的馆陶公主府里,刘嫖愁容满面地望着长门宫的方向,董偃小意殷勤地侍奉在侧。

  长门宫从前并不叫长门宫,也并不是刘彻的宫室。

  堂邑夷侯陈午尚未去世时,董偃便已经成为了窦太主的男宠。

  按照当时的律法,细究起来,这是死罪。

  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董偃劝说馆陶公主将长门园献给了陛下,此园就此改名为长门宫,他也因此受到了帝王的宠幸,衍生出了“主人翁”和“戴绿帻”这两个有趣的典故。

  后来陈皇后被废,便居住于长门宫中,在陛下的默许下,窦太主时常去那里看望自己的女儿。

  根据窦太主的形容,董偃描摹出了废后的性格——一个偏执脆弱、耽于情爱的女人。

  这样性格的人,若是有和自己一样的出身,恐怕都活不过二十岁。

  但换而言之,只有废后那样尊贵的出身,才能娇养出来她那样的性格。

  董偃很有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拥有的权位和享受的奢华,都来自于刘嫖、刘彻姑侄二人。

  不管废后如何烂泥扶不上墙,他都要绞尽脑汁,为这几位贵人解忧。

  唐朝。

  下首传来了众人细碎的讨论声,李世民无暇顾及他们的惊疑之语,和妻子对视了一眼,歉然地转头看向长孙无忌,李丽质和长孙冲之间的婚约本就未曾言明,天幕如今说得这么悚然,这对姻缘自然是不了了之了。

  解决完女儿的婚事问题,李世民这才有心思倾听臣子们之间的争执。

  如今是贞观初年,除了零星几个泥腿子出身的武将,其余文武重臣,大部分都出身世家。

  而众所周知,顶级的世家诸如五姓七望可是连公主都不愿意娶的豪门大族,一直以来都是内部联姻,表兄妹、表姐弟之间的婚姻不胜枚举。

  因此,质疑明月的声音陡然间甚嚣尘上了。

  有人举例,某位族兄的父母便是表亲,也并未见他身体有任何不妥之处;还有人表示,族中枝繁叶茂,子嗣众多,从未出现过畸形的孩子;更有人跳脱不出男性的视角,完全不能理解“表亲和堂亲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个理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