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当然不会回复她,明月也不在意,美滋滋地开始准备起明天的答题,争取像“太子”那道题一样,再获得一个“一百元”。
于是,此夜子时,只见天幕之上,明女郎神采奕奕地开始了答题:
“今天,我来列举五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古代夫妻。”
“他们分别是刘邦和吕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房玄龄和卢氏、王安石和吴琼、朱祐樘和张皇后。”
对于普通人而言,要论印象深刻,肯定还是帝王之家,但明月想了想,还是没有把五对夫妻都选成帝后这一类。
同时明月又开始试探起系统的规则来:
单凭在自己的记忆里搜刮资料还是太过匮乏了,比如今天要回答的这几对夫妻,她虽然知道房玄龄夫妇、王安石夫妇的爱情故事,却并不记得他们的妻子姓甚名谁。
系统是个锯嘴葫芦,明月问可不可以上网查资料,也得不到丝毫的回应。
她这次就打算莽一点点:起码,要知道那两位夫人的名字吧,不然该怎么称呼对方呢?
在网上查到房玄龄之妻是卢氏、王安石之妻是吴琼后,明月非常自律地关掉了界面,也没有多看其他的资料。
系统并没有跳出任何“警告”,明月说不出自己心里是庆幸更多一点,还是遗憾更多一点。
可惜的是,卢氏和张皇后在史书上都只留下了一个姓氏,没有全名。
“刘邦和吕雉,著名创业合伙人。”明月熟练地拿出了自己的纵向对比手法,“汉高祖和吕后是典型的势均力敌帝后组合,但和九五组合还不太一样,武则天和李治之间肯定是有爱的,但吕雉对刘邦,最开始就没有爱,后面老登要废太子位时更是变成了纯恨,刘邦去世之后,吕雉一心只扑在事业上,刘邦?那是谁?忘记了。”
第27章 刘邦吕雉,诸朝夜直 现在让吕雉改嫁还……
秦朝君臣俱是一脸振奋。
初时听到第一对夫妻是“刘邦吕雉”, 他们便心下了然:这必然是汉朝皇室之人。
毕竟汉朝国姓是刘,明女郎又一向喜欢按时间顺序答题。
本以为这是一道讲“夫妻”的题,他们很难从中得知什么有用的信息, 但没想到本朝运气上佳, 这“刘邦”竟然是创立汉朝基业之人,想来他们很快就能凭借明女郎的描述,找到这个汉高祖了。
不过,本朝为了杜绝“子议父、臣议君”的情况, 已经废除了庙号和谥号, 没想到汉朝又重新启用了,但总感觉“汉高祖”这个称呼有些不太对......
臣子们不无忧心地想道:这刘邦或与胡亥差不多大的年纪, 若是还未至六尺五寸,又该如何判罚呢?
他们看了一眼空缺的丞相之位,李斯仍是戴罪之身, 并未恢复原职, 他受命编制与天幕相关的法律已有数日,想来很快就能拿出成果来了。
在找人方面, 嬴政倒是与群臣有不一样的看法:
这道题虽是讲夫妻,但依照他对明女郎的了解, 除非她实在是不知道,否则答题的重点一定会落在女子身上。
因此, 本朝先找到吕雉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但显然, 嬴政也想不到,下一个朝代的创立者会和自己是同龄人。
他已经开始思考, 在找到年幼的吕雉后,要如何利用她,为可能成为秦二世的某位公主铺路了。
同一时间, 沛县县令惊惧万分,肝胆俱裂,几近晕厥。
刘邦这名字他从未听过,但吕雉......吕雉是好友吕公女儿的名讳啊!
怎么就这么巧,偏偏吕雉的夫君也姓刘呢?
时任沛县主吏的萧何强压下心中的焦急,趁着夜色从家中匆匆离去。
他有九成的把握,这个汉高祖刘邦,就是未来的刘季。
那他呢?
萧何气喘吁吁地跑着,很想长叹一口气,飞速旋转的大脑已经告诉了自己答案:
刘季若是刘邦,那他有十成的把握,自己肯定也跟着他一起上了那“大汉”的贼船。
还有曹参,他如今在沛县当狱掾。
他们三个自幼一同长大,情同手足......
始皇帝暴虐,不知道他们这些天幕所说的未来“汉人”还能不能留得一命在?
正值深夜,刘家老幼早已睡下,他们从不觉得天幕讲的那些事情能与自己这种升斗小民牵扯上关系。
刘季尚未归家,不知又在哪里鬼混,吕雉一边借着天幕的光缝制着衣物,一边为熟睡的女儿和刘肥遮挡光亮。
她是个聪明人,在看出明女郎对性别的倾向后,一直盘算着如何借上天幕的这阵东风。
当然,仅凭吕雉一人是不行的,但她和父亲吕公,她和丈夫刘季,不都是天然的盟友吗?
他们会同意自己的想法的。
如果她能成为第一批被始皇帝重用的女官,能为吕刘两家带来的利益,足够他们心动了。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吕雉随便套上了几件衣服,带上一些干粮,背着刘肥、抱着女儿,往刘季常去处寻他。
道路算不上崎岖,但也很难称之为平整,吕雉这些年练出了一把子力气,倒还不算太累。
她就这样一步一脚印地走着,怀中的女儿睡得正香,背篓里的刘肥小声说道:
“母亲,是去找爹吗?我可以下来自己走。”
吕雉没有答话,把女儿又抱紧了一些。
她在想:若是没有天幕,未来的自己真的当了皇后,乃至太后吗?
一想到这,吕雉的心头就满溢着火热,一点也感觉不到累了。
萧何和吕雉正在寻找的刘季,正倚靠在田垄之上。
他在魏楚边界处长大,和大多数楚人一样性情洒脱,不拘小节,具体就表现在,他虽试补当上了泗水亭长,但一点也不敬业,时常以“回家务农”为由请假回沛县休息。
此刻,刘季缓缓坐直了身子,小声骂了一句本地土话,嘴角叼着的莠草缓缓飘落。
他在认真思考一个问题:现在让吕雉改嫁还来得及吗?
汉朝。
刘彻非常同情身在秦始皇那朝的祖先刘邦,但也仅限于同情而已。
如果有机会像上次那样到后世一游,再见到嬴政时他会帮忙说情一二,但有没有用,他就很难保证了。
比起已知的高祖、高后,他更在意的还是本朝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刘彻一向欣赏司马相如的才华,此人以《子虚赋》闻名天下,又因《上林赋》被任命为郎官。
前些时日,他刚被封为了孝文园令,写下了有飘然凌云之气的《大人赋》,深得当时沉迷仙道的刘彻喜爱。
不过天幕出现后,刘彻忙于政务,便把此人抛在脑后了。
此时听明女郎提起他们夫妻俩,连忙把司马相如召至前列,又遣人去传唤卓文君,颇有些看好戏的意思。
刘彻可是知道的,司马相如刚被封为郎官,就有纳妾之意,后来因一首《怨郎诗》回心转意,但这夫妻二人,终究不复从前情谊了。
一想到明女郎会痛骂司马相如一顿,就好想笑。刘彻克制不住脸上的喜色。
洞悉了刘彻恶趣味的卫青和卫长公主,都露出来一个无奈的笑容。
是的,卫长公主此刻也在殿上。
那日的风波不了了之,陈须之表被刘彻批准了一半,其妹陈氏并未改名为刘氏,依旧幽居在长门宫内,但她被封为了郡主。
待窦太主过身后,馆陶会成为她的封地,若是陛下过身后她还尚在人世,那馆陶郡主也许还能离开宫中,获得自由,在自己的封地里安度晚年。
此举显然在公主界掀起了一番波澜,要知道,刘彻可是有好几个姑姑和姐姐的。
幕后黑手似乎也没有隐瞒自己身份的意思,不知刘彻和自己的大女儿进行了怎样的交流,那日之后,卫长公主和所有朝臣一样,都需要按时点巳,连这种子夜时分的“加班”也不容她错过。
大臣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那当然是不敢有看法。
就算有人心里不爽,也只能私下里感叹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没人敢在明面上反驳他们的陛下。
同样在夜直的还有唐朝。
贞观时期的君臣氛围,相较于其他朝,还是比较欢快的。
在李世民带头下,诸位朝臣轮番恭喜起了房玄龄,本应严肃的朝会,洋溢着满满的喜悦。
这对夫妻的伉俪情深,在本朝也很有名,但李世民没有想到,连后世的明女郎也对此印象深刻,让他有与共荣焉之感。
但房玄龄在李世民即位后被封为了梁国公,卢氏已经是梁国夫人了,已经封无可封了啊。
宋朝,此时距离王安石出生还有六十年,连王安石的祖父王用之,现在也还只是一个虚岁三岁的稚童呢。
好在君臣上下已经习惯了明女郎很少提到本朝人,或者说,天幕能少抨击几句,他们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而在明朝,“朱祐樘”这个名字一目了然,他是朱棣的六世孙,而“张皇后”这三个字,也证明了他是一位皇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