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下面看着心疼得要命,但观音婢就是这样仁善的性格,他也只能冷着脸让史官记下皇后在天幕之上的德行善举。
没了太阳,几位皇后的脸色都好上了许多,卫子夫和长孙皇后搀扶着王皇后拾级而上,马皇后走在最前面,也是最先感受到二楼冷风的那个人。
冷风?马皇后忍不住快走了两步。
外面是炎炎夏日,就算屋里放着冰盆也不可能这么凉快啊。
但显然,后世有某种神奇的方法,改变了二楼的季节。
马皇后朝落在后面的三人挥手,招呼着她们快些上来。
三人显然也感受到了从上方传来的冷风,王皇后只觉得自己变成了“望梅止渴”里的曹军,一想到马上能吹到凉风,双腿便获得了支撑自己的力量。
真正上到二楼之后,王皇后只感觉刚刚的头晕、乏力、恶心统统都消失了,忍不住猛吸了几口凉气。
另外三位皇后都无奈地看着她。
卫子夫想告诉她不要这样大口吸凉气,可能会肠胃不舒服,但天幕剥夺了她说话的权利,她又一向是个实干派,索性直接捂住了王皇后的嘴,在对方不可置信的眼神下笑弯了眉毛。
马皇后摸了摸王皇后的额头,牵着她坐到了不远处的空椅子上。
她已经发现了冷风的来源,就在天花板上,但暑热之人不能对着凉风直吹,她们只能先在远处坐一会儿,等温度稍微降下来了一点再做打算。
天幕之下的人感受不到温度的变化,只觉得这几人的汗水消失得也太快了,王皇后的暑热也是好得莫名其妙。
但很快就有人意识到,这屋内的温度也许和外面相差极大,甚至能称得上是非常凉爽。
太羡慕了。
刘彻这时又恨不得和卫子夫互换一下身体了,完全忘记了刚刚看到车顶惊魂时,他在心中暗自庆幸天幕这次选了皇后没选皇帝。
不过,这家伙最想要的,应该就是苦别人来吃,爽自己来享才对。
刚刚坐定,四人的眼前就同时亮起了一行字:
【注意!请保证至少有一人在宿主明月三米之内!】
三米之内?听起来,“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虽然不知道“三米”到底是多长,但她们也能猜出这条规定的意图,是希望至少有一个人能“直播”明女郎的动向。
长孙皇后向另外三人示意自己担此重任,卫子夫也站了起来,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她打算去别的地方看一看。
马皇后安慰一般拍了拍王皇后的肩膀,做了一个“水”的口型,也站起身来,向另一个方向走去,看看能不能找些水来喝。
毕竟刚刚大家都出了很多汗,尤其是暑热的病人,此时正应该多补水。
天幕虽然分成了四块,但声音只保留了他们本朝皇后“直播间”的声道。
秦朝因为无皇后参与,系统在最开始就让嬴政进行了选择。
嬴政首先排除掉了汉朝,之后又考虑了一下剩下三位的年纪,最终选择了明朝的马皇后。
刚刚四人都在一起时,诸朝人观看天幕还没什么差别,如今四个人分开,他们虽然也能看到别朝皇后直播的画面,但搭配着声音,还是看本朝皇后直播的画面最舒服。
眼见着王皇后要一直枯坐在此,宋朝人此时难免有一些小小的抱怨,而身处后世的王皇后虽然听不到这些抱怨,但也觉得只有自己一人坐在这里有些许不太合适。
她知道那个能“摄像”的东西附在了自己额头,犹豫了一下,走到了最近的一件白色婚服旁边,凑近观看了起来。
于是诸朝人欣赏到了这件婚纱的每一处细节,当然了,在他们口中,这是婚服。
第48章 白色婚服,取水纸杯 男子的后背上,赫……
婚纱的颜色并未受到诸朝人大范围的质疑, 毕竟后世奇怪的东西也太多了,虽说白色多用于丧事,但看着天幕之上婚服的精致华美程度, 要说这件婚服和丧服相像, 那也太勉强了吧。
再说了,古时也并非没有白色的婚服。
秦汉之时的婚服遵循周礼,多用玄纁两色,即黑色和浅红色, 看上去就非常庄严肃穆。
但到了以放荡不羁闻名的魏晋南北朝, 就已经有一些追求返璞归真之人选择以白色为底的清雅风格婚服。
到了唐宋,得益于染色技术的提升, 婚服颜色有“红男绿女”一说,新郎绛红,新娘青绿, 色彩和开明的社会风气相照应, 变得鲜艳明亮起来。
一直到明朝之时,现在熟知的红底金纹、凤冠霞帔才变成了婚服的主旋律。
王皇后没敢触碰这件洁白的衣服, 但仅仅是靠一双眼睛看,就能看出来许多信息了:
比如衣襟边缘镶嵌的透明宝石, 从形状看起来应该是在仿造金刚石,但质感与金刚石比起来可就差远了。
再比如像星星一样缀在裙摆上的珍珠, 仔细看一看就会发现全是假的, 根本没有真珍珠那种光泽。
但这些“瑕疵”离得远了根本看不出来,真是难为后世人了, 能“以假乱真”到这种程度,也是一种能力。
诸朝的绣娘们也都瞪大了双眼,后世大部分人都穿着非常简约的衣服, 连带着本朝人也开始追求起无太多装饰的短袖短衫了,她们几乎以为自己要失业了,如今进了这件店才发现,原来还是有这种精细的衣服存在的。
但她们和王皇后对这件婚纱的评价一样:乍一看很漂亮,可凑近一看全是毛病。
尤其是刺绣大家们,全都看得直摇头:这个刺绣的功底看上去还不错,但绣法一点灵性都没有,丝毫不知道变通,难道后世的绣技已经退步到这种程度了吗?
也有绣娘眼前一亮,这个白色婚服的形制估计马上就要流行起来了,她们要赶紧想想,怎么能做到像后世那样,让一圈裙摆都蓬起来。
商人们也都若有所思,让假人穿上衣服放在店面门口展示,还真是做买卖的好手段。
秦汉唐三朝的成衣店寥寥无几,毕竟穷人自己做衣服,富人请绣娘专门定制衣服,销路实在不广,当然没法把这个策略用到成衣之上,但布庄、绣庄倒是都能试试,甚至还能延伸到其他行业,什么食肆、酒庄都可以用上。
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宋明两朝的成衣店已经准备向木匠下“假人”订单了,有眼光的人更是瞄准了“婚服成衣店”这个即将大爆的行业。
而另一边,卫子夫已经走到了化妆间里。
即便在天幕上看了很多次,也很难适应这么清晰明亮的镜子,卫子夫没有凑近去看,而是将目光缓缓地扫过桌子上的“胭脂水粉”,后世的唇脂颜色也太丰富了,明女郎不怎么化妆,她还以为后世连妆容之道都已经失传了呢。
化妆间连着婚纱照的室内拍摄区域,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婚纱照,已经见识过手机、电视的诸朝人今非昔比了,当然不可能被普普通通的照片吓到。
卫子夫一眼就看到了和本朝婚服相似的那张照片,浅浅地笑了一下。
她是平阳公主献给皇帝的歌女,就算如今当上了皇后,也再也没有机会穿上婚服。
能认出本朝婚服的服制,还多亏了宫中很早便开始为几位公主准备嫁衣。
天幕出现前,卫子夫时不时会叮嘱女儿们去绣上几笔意思一下,但大女儿表露志向后,她就再也没提过这件事了。
自己没有穿过婚服,可能是遗憾;女儿不用穿上嫁衣,那便是幸运了。
卫子夫并没有厚此薄彼,看了一会儿本朝的婚服照片,又转头去看了疑似其他几朝的婚服照片,虽然衣服款式很像,但诸朝人完全不会把照片里的人认成是本朝人,因为这些男子,没有一个蓄须。
卫子夫尽量平稳地移动着自己的头和目光,照顾到了每一个朝代,放在展墙上的基本都是模特们拍摄的样品照,也没有什么会刺激到老学究们的亲密动作,对于诸朝人而言,这样看起来就很舒服了。
突然,她的视角似乎突然剧烈地晃动了一下,之后缓缓对准了其中一张照片。
卫子夫伸出了手,轻轻地点了一下照片中的男子。
这是一张男女深情对视的照片,也就意味着,照片中的两人都是侧脸。
女子头上簪满了花,披着一件红色的斗篷,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但男子的后背上,赫然搭着一条长长的辫子。
虽然没有声音,但诸朝人显然看懂了她的意思——这是清朝的婚服。
视线缓慢地移开,另一张照片上,新郎和新娘的穿着已经完全告别了长袖长衫,女子穿着短袖修身长筒裙,男子倒是没有辫子了,他直接变成了短发。
诸朝人当然不知道新娘穿的是改良版旗袍,也不知道新郎的装扮是民国军阀少帅风,他们只知道,这张照片已经很接近后世人的服饰了,
而另一边,马皇后已经找到了取水的地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