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_凡琳【完结】(67)

  天幕的历史上,刘季那么厉害,也只敢反秦二世胡亥, 陛下尚在时, 不也得安安分分地当他的亭长吗?

  而如今这一世,陛下凭借天幕占尽先机,却没有对刘季赶尽杀绝,反倒递给了他一条青云路。

  不愧是陛下。

  蒙毅这个始皇吹完成了自洽, 看刘季的眼神也少了几分压迫感。

  只见刘季欢天喜地出门去, 复又转头来,殷勤地看向蒙毅:“敢问蒙上卿, 吾妻今何在?”

  “吕夫人已向陛下求旨和离,拜李斯为师,前途无量, 你就莫要再去攀扯她了。”蒙毅警告道, 如无意外,吕雉会成为李斯的接班人, 也会成为第一个进入朝堂的女子,陛下对她寄予厚望, 容不得刘季破坏。

  刘季才不会破坏吕雉的青云路呢,如无意外, 长女会是吕雉这辈子唯一的孩子。

  自己这个孩子的生父, 是吕雉天然的同盟,当然只有盼着她更好的份。

  他站在蒙毅面前, 继续没脸没皮地笑道:“蒙上卿意会错了,刘季并无攀扯吕夫人之意,只是刚从狱中出来, 连个换衣服的地方都没有,实在是无处可去啊。”

  “你若是能在丹房里干出一些功绩,陛下赏罚分明,自然会在咸阳城内赐你宅院。”蒙毅干巴巴地激励了几句,随后便将刘季带到了丹房附近的炼丹师住处,“就住这吧,也方便你办差。”

  刘季就这样踌躇满志地钻进了“化学”之中,但奈何天幕隔五六天才会出现一道“化学题”,涉及到的知识繁杂,并不连贯,刘季和炼丹师们就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地学着,后世新创的字倒是学会了不少,但根本没法与现实之物联系起来,学得那叫一个一头雾水,更别说搞出什么成果来了。

  等到入了秋,情况就更加严峻起来了:题目越来越难,明女郎开始答不对题了。

  她答不对题还有一块钱能拿,但天幕并不会公布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对于所有有志于学习“化学”的人,都无异于雪上加霜。

  而在汉朝,刘彻见过霍光、张安世后,大手一挥,将这二人都安排到了卫长公主身边。

  一时间簇拥在卫长公主身边的人不计其数,甚至有人揣度圣意,递上了立卫长公主为皇太子的奏疏;与之相对应的,是刘据这个皇长子身边,已然有寥落之态,昔日陪伴在刘据身边的孩童们,都被出身显贵的父母们叫回了府中,显然不愿意掺和进陛下设下的迷局,只有张汤反其道而行之,把他的长子张贺送到了刘据身边。

  刘彻此时又是什么态度呢?

  他切断了卫子夫和孩子们的交流,勒令卫青和霍去病闭门谢客,不准见任何人。

  让朕看看,你们会怎么做吧。

  卫长公主当然是对那些趋炎附势者避之不及的,可在朝中隐隐分成两派的局势下,她只能勉力维持着和刘据之间的姐弟情谊。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据的眼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恐惧,而他的好友张贺,见到自己时甚至会刻意向前一步,呈保护姿态。

  他怀疑自己会害刘据?他怀疑自己会害自己的同胞弟弟?卫长公主的心陷入了磨人的焦灼之中,自己会不会这样做已经不重要了......

  父皇曾经嘲笑她的那些话浮现在卫长公主的脑海之中,是啊,成为帝王,是一条注定孤独的道路,根本容不下她的天真,容不下所谓的姐弟情谊。

  “长姊不会害我的。”刘据虚岁只有六岁,在现代还是上幼儿园的年纪,但在古代的皇室,他已经被父亲推入没有硝烟的战场了,“起码现在不会。”

  他只是在害怕,连父皇这个出题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答案是什么,长姊和他,又该如何破局呢?

  “殿下......”张贺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刘据熟练地安慰起这个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好友:“别害怕,虽然廷尉两边下注的样子不太体面,但你的同胞弟弟在长姊身边,不论最后发生了什么,你的性命总是能保住的。”

  张贺用手背抹去泪水,震声道:“殿下若是不在,张贺也绝不独活!”

  刘据被他逗笑了:“那也不至于,忠心不一定要事死,你可以继续侍奉我的孩子啊。”

  “那殿下什么时候有孩子?”张贺眼巴巴地看着刘据。

  两个小豆丁陷入了沉思,刘据不太确定地回答道:“十年后?”

  而卫长公主府中,被刘彻强制绑在一起的三人也在讨论着同样的问题——如何破局。

  霍光如今只有十岁,尚且不是历史上那个沉稳恭谨的天子近臣,更不是后来功高震主的权臣,这个年纪的小男孩,性情难免有些跳脱,聊来聊去也想不出什么有用的法子,他一时气急,拍案而起:“陛下总不能把卫大将军关到府里十年,那匈奴还打不打了?”

  说完又小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我到长安城这么久了,还没见过我哥呢。”

  张安世趴在榻上,用两只胖乎乎的小手托住脑袋:“我也好久没见我哥哥了。”

  卫长公主也很郁闷:父皇的寿数还这么长,现在就把她和据儿竖起来当靶子打,也太早了些吧。

  想着想着,她眼珠子一转,刘邦传下来的基因似乎悄然觉醒了一下,叛逆少女嘿嘿一笑:“我想到了一个法子......”

  说干就干,三人马不停蹄地进宫求见陛下,但挂着卫长公主府徽的马车驶入宫门之后,掉头就冲向皇长子如今居住的宫殿。

  不多时,长公主殿下就左手提着张牙舞爪的张贺,右手提着茫然无措的刘据,直接蹦上了马车。

  追在后面的侍卫们顾及车内人的身份不敢下死手,马车一路狂奔,俨然就要出宫去了。

  消息报到刘彻那儿时,他几乎以为自己幻听了:皇长子被贼人从宫中掳走了?

  正要震怒,又听:贼人竟是我闺女?

  刘彻气笑了:“不用拦她,看她还能干出什么好事!”

  当然还有更好的事:

  长公主殿下私闯民宅,强抢民男......

  有一说一,倒真不是民,是品级还挺高的官——她把去病带回自己府上了。

  卫长公主本来还想带上舅舅的,但卫青坚决不屈,誓死不从,这才免遭毒手。

  而霍去病......他在府中闷了这么久,已经快长出蘑菇了,表姐还没催促两句,他就半推半就地上了“贼人”的马车。

  最后这一行人当然都被罚了,尤其是卫长公主和霍去病,他们已经不是能用“孩子”开脱的年纪了,做事还这么莽撞,顾头不顾腚。

  万一真被宫中侍卫当成了贼人,弄出点意外来,岂不是把大汉的未来一锅端了?

  但对于卫长公主和刘据而言,他们已经完成了父皇的考验。

  那段惊心动魄的马车逃生路,消弭了姐弟俩这段时间的隔阂。

  不知道这个结果,刘彻是否满意呢?

  而宋朝这边,赵匡胤应该庆幸诸朝的信息并不互通。

  不然刘彻那边都已经有人请立卫长公主为皇太子,而赵匡胤这边,朝中尚无一人赞同皇太女之事,对比起来多尴尬啊。

  当然了,朝臣的做法也和皇帝的态度有关系,赵匡胤虽然有立嫡长女之意,却根本没有给予她任何特殊的权力,哪怕给她换个德高望重的老师也好啊?

  反观刘彻,允许上朝、提前开府、配备府卫、安排幕僚,配置都快给全了,就差一个名头了。

  倒不如说,赵匡胤自己还没想好到底要不要这样做,才让事情这样不上不下地卡住了。

  缠绵病榻的杜太后终于撒手归西,死前使了一招以退为进,母亲情真意切的忆往昔,倒真让赵匡胤想起了从前与弟弟们相处的美好时光,他又开始纠结该如何处置狱中的赵光义和赵廷美。

  从后世回到宋朝后,王皇后一直缠绵病榻,历史上她会在后年年底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二岁。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她此时纵使有心,也是无力。

  马皇后的剩余的时间比王皇后只多上一年,但身子骨却比她好上很多。

  在皇后娘娘的监督下,南京这边的媒婆、妆娘已经在夏秋之交走马上任了。

  明女郎虽并未生病,但她带着年年去了一家“宠物医院”,温柔的女医生给小狗打了一针“狂犬疫苗”,倒是解答了诸朝人之前有关“打针”的疑惑。

  还有“疫苗”,听着后世的意思,这狂犬病疫苗除了狗用的,还有人用的,其他诸多疫病也都有对应疫苗,打了之后就能预防疫病,让无数身处疫区之人心生向往。

  明初的大灾大疫可不少,朱元璋对此事非常重视,划拨了许多死刑囚犯给太医院用以研究“打针”。

  和马皇后所想一致,因为天幕里给年年打针的是位女医生,她指使医婆、稳婆加入其中一事,倒是没受到太大的阻力。

  老朱因为担忧天幕所说的标儿之死,也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豫省的秋天一眨眼就过去了,明月一早出门,发现路上积了一层薄薄的雪,原来已经入冬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