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_凡琳【完结】(70)

  明月进国企之前,也想不到国企能穷抠搜到鼠标还需自备,但事实证明,她这还是好的,很多同事电脑都得自备呢。

  好在对于一个吃货而言,没有什么不爽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这么冷的天,当然是喝上一碗暖洋洋的羊肉汤最舒服了。

  屋里的暖气很足,明月到家便脱掉了外套,这又是让诸朝人非常羡慕的一个地方了。

  狗狗的体温比人类稍高一些,年年摇身一变成了明月的暖手宝。

  抱着小狗,明月正准备开始今天的答题,忽然看到自己发布视频的软件,消息上方多了一个“99+”的红点。

  完蛋了,她这是火了,还是被网暴了?明月紧张地点开,发现都不是。

  是她前几天答错的那道化学题,有人评论的正确答案突然火了,连带着她这条视频的评论也变多了,本质上和她没什么关系。

  明月也说不出心中是庆幸还是失落,就算真的是自己火了,她也不可能指望通过自媒体挣钱,这是一条非常辛苦、非常拥挤且极需气运的道路,注定要承担很多世俗的舆论和压力,她自认是个普通人,除了绑定了一个抠门系统之外,根本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还是好好答题吧。明月收回纷杂的思绪。

  诚然,公司和系统都很抠门,但相比之下,明月还是更喜欢系统:起码签到答题时,系统不会像她的直属领导那样喜怒不定;自己答完题后它立刻就会发放奖励,而不是像公司那样,将工资拖上两三个月才发。

  第62章 沁园春雪,万山红遍 回想着伟人的一生……

  雪又簌簌地下了起来。

  明月对着镜头开始了答题:“今天的题目是, 完整背出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

  “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天气怎么样,反正up主这边,昨夜刚下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明月语气中难□□露出些许的欢欣。

  瑞雪兆丰年。

  明月虽然是豫地的女孩, 但从小到大也没有种过一次田, 对于这句话的认知其实有些浅薄。

  她高兴的理由非常单纯:雪都已经下了,春节还会远吗?

  大学毕业后,明月便失去了寒假和暑假,春节小长假在一众节日里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刚好, up主最喜欢那首诗词, 也和雪有关。”

  诸朝响起一片低低的欢呼声,果然, 明女郎要回答的诗,就是一首咏雪诗。

  “准确来说,是一首词。”明月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而且它是咱们九年义务教育必背古诗词之一哦, 相信大家都猜出来是哪首词了。”

  诸朝人顿时期待了起来,他们已经将后世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要学习的东西, 对应到了秦律和四书五经上,这样看来, 这首词的含金量显然很高。

  秦汉两朝早已对“词”这种有别于诗赋的文学体裁心生好奇了。

  明女郎在讲王安石吴琼夫妇时,就曾经说过吴琼擅长填词, 如今天幕出题, 更是直接将“诗词”这两个字连用,可见“词”在后世的地位大抵能与“诗”比肩了。

  而唐朝之时, “曲子词”已然兴起,虽尚未超过“诗”的地位,但对于文人墨客而言, “词”已然并非什么新奇之物。

  宋初还不是“词”的全盛时期,但朝野上下已经涌现出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了,这时的人们尚且想象不出来,后世会有“唐诗宋词元曲”这样顺口的排列组合,明月之前夸奖过的宋朝才女“李清照”,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词人。

  靠前的朝代基本上都非常佛系,根本没想猜中明女郎喜欢的诗词,因为猜对的概率实在太低了。

  而明朝的文人们此时仍心怀希望:虽然明女郎这句话,已经将之前猜测的许多诗都排除在外了,但先前在赌局之中选中咏雪之词者,也并非少数。

  是东坡先生的词吗?还是易安居士的词?又或是辛稼轩?柳三变?

  明月已经想象到,自己将视频发出去之后,弹幕会是什么样的了。

  播放到这一段时,上方的弹幕一定都是五颜六色的《沁园春·雪》。

  明月郑重地念出了这首词的作者——那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随后丝滑地开始了背诵。

  天幕之下有人惊呼:“我之前便猜,会是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的这首词!”

  赌局中确实有这一选项,许多人坚信明女郎会从她先前引用过的诗词中选择,这一句豪气冲天,簇拥者并非少数。

  书院的赌局大多风雅,猜错之人也无需恼火,回头赋诗填词一首,便算了结此事了。

  更多的人,都跟随着明月一起,沉浸式体验了一下词中壮丽辽阔的北国风光。

  无数人震惊于此词磅礴恢宏的气势,这般傲视古今的胸襟与抱负,令人瞠目结舌。

  李世民和赵匡胤根本无暇顾及自己在词中被评价为“稍逊风骚”,五位皇帝都怔怔地咀嚼着“俱往矣”这三个字......

  他们第一次深刻认识到,对于后世而言,自己已经是“古人”了。

  系统默默地将这首词高挂在他们五位皇帝提交的诗作之上,朱元璋再次通读全词,着重感受了一下词之下阕的豪情壮志。

  结合明女郎刚刚的肃然之态,他正想脱口而出,此人必为后世帝王,转念便想到,后世已经没有帝王了。

  为君者喜怒不形于色,但此时朱元璋忍不住心中大骇,生理性地瞳孔微缩:难道?

  “难道此人高风亮节至,能舍去帝王之位吗?”赵匡胤喃喃道。

  李世民回过神来,一时怅然:“纵然知晓当时世情已不需帝王,但真正身处其中者,能抵抗住帝位的诱惑之人,实乃凤毛麟角。”

  刘彻心里倒是舒服了:原来不止他和始皇帝两人被当作典型,后面还有唐宗宋祖呢。

  这样看起来,没被提到的那位明朝的朱元璋,反倒成了被落下的人了。

  不过,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不知道是那元朝的外族人还是清朝的外族人。

  嬴政这个“皇帝”的创造者才是感触最深之人,此时更是望向天幕一言不发:系统,这也在你的计划之内吗?

  而对于明月而言,算上学生时代,这首词她已经背过无数遍了,但每次重读,还是会被震撼到。

  明月甚至能回想起来,年幼时她和表妹一起扮演魔法少女过家家,当时两人给自己的“冰雪异能”取名,分别就叫做“千里冰封”和“万里雪飘”。

  现在想想,那时候她们还没背过这首词,就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这两个成语,足可见伟人造境写意之独到、遣词造句之精妙。

  明月拿出高考做语文古诗题的细致劲儿开始逐字逐句解读此词,越说越觉得伟人所言不虚:作为国家领导人,他的文治之功确实远超嬴政和刘彻;从他所作的诸多诗词来看,其文学素养当然在李世民和赵匡胤之上;更不用说军事能力这块了,成吉思汗在伟人面前根本没什么排面,也就李世民和朱元璋能掰掰腕子,伟人曾评价他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但把四渡赤水的战绩拿出来,这两个皇帝也都得靠后站。

  明月就这样大大咧咧地说了出来,被变相拉踩的李世民和朱元璋都一时哭笑不得,既对这“四渡赤水”的战绩升起了好奇之心,又对她的态度心生感慨:

  听明女郎的意思,这位“伟人”已经去世多年了。

  他们作为本朝的圣明君主,有把握在自己驾崩之后,还能得到忠臣们的真心悼念,但那些庶民呢?百姓恐怕连上头换了皇帝都不知道,更别说像明女郎这样发自内心地尊敬他们了。

  这首词并不算长,明月就算讲得再细致,也耗费不了多长时间,讲完当然还是意犹未尽的状态,毕竟做喜欢的事情时,总是不嫌累的。

  明月此时满心都是再讲一首的冲动,但奈何系统要求只答一首......

  可这又不是真的在答高考题,还有行数限制,小姑娘眼珠子一转,揉了揉年年的小脑袋,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这首《沁园春·雪》实为千古绝唱,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伟人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了。”

  好生硬的转折。诸朝人在心中“吐槽”道。

  但明女郎愿意多说一首这“伟人”的词,他们自然也是求之不得。

  于是在她抑扬顿挫的声音中,诸朝人又欣赏了沁园春这个词牌名另一种填法,想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此词牌名在每个朝代都会非常火爆。

  可惜这首词并未被天幕展示。秦朝人连忙挥舞起自己的刻刀,其余四朝人也笔走龙蛇,将这首同样豪放的《沁园春·长沙》记录了下来。

  刘彻难得有自愧弗如的时候:写秋景者,大多都是像他一样,抒发悲秋伤秋之情,和这首词昂扬振奋的态度相比,自己的《秋风辞》确实是落了窠臼。

  “朕也想去湘江看一看!”李世民一时激动,脱口而出,在诸位朝臣的瞪视下,弱了声气,“只是去看一看而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