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大秦二世而亡……”
扶苏脑子里乱成了一团浆糊,根本无法思考。
跪在地上的其他大臣也是跪得老老实实,但头脑风暴。
想着陛下是在多久之后出事的,想着自己会在这件事里掺和多少,想着胡亥上位后到底做了什么些事才会把国家搞亡国……
想着如今姜海蓝把这件事说了出来,陛下会做什么。
自己又该做什么。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
一贯与李斯不合的人在心底暗自欣喜,经此一遭,李斯完了。
此时站在自己宫殿门口仰望天空的胡亥,听到未来自己会取代扶苏成为秦二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到那个女人说“大秦二世而亡”。
他额上青筋暴起,怒道,“假的!一定是假的!”
那个女人一定是不悦他能当皇帝,就故意造谣坏他的名声,让阿父生他的气,断他的继位之路!
说什么大秦二世而亡!怎么可能呢?那个该死的女人可真敢说!
至于嬴政……
他从听到大秦二世而亡的消息后就一直沉浸在愤怒之中,情绪如同夏日烈阳之下的草地,只要一点火星子就会轰轰烈烈地燃烧起来。
他一边怒不可遏一边还能思考,为什么会造成姜海蓝口中的结果。
李斯和蒙恬不合,也似乎对扶苏有意见,嬴政并不是不知道,但没想到李斯竟然敢矫诏诛杀扶苏,改立胡亥!
胡亥!
这崽子能力如何他当爹的能不清楚?
让他做秦二世……
还有赵高!
真没想到,赵高竟然也有这么大的胆子,改天换日、乱他大秦,一个个的可真是厉害得很。
平日怎么没看出来?
嬴政想到当前的局势,反秦势力一直蛰伏,北方匈奴虎视眈眈,这个时候换胡亥上位……
他上下牙齿磨得咯吱作响。
也难怪,大秦二世而亡。
哈哈哈,二世而亡!
这时,听到天幕上姜海蓝说如果是面对“古代”,她想要背《过秦论》给秦始皇嬴政听,嬴政本人:“……”
真是谢谢你!
朕已经听到了!
不过《过秦论》是什么?
西汉时期的贾谊摸了摸胡子,很是骄傲。
他的《过秦论》居然能传承很多很多年,被后世的人们知晓。
姜海蓝说想背给嬴政听,他一瞬间眼神飘忽:当着嬴政的面给他说大秦是怎么灭亡的吗?
有点期待怎么办?
你啥时候背?
汉武帝时期。
刘彻本来正在幸灾乐祸大秦的这场政变,同大臣们叨叨叨。
——他大汉是大秦之乱的受益者,再怎么幸灾乐祸都不为过。
万万没想到接下来就听到姜海蓝说“汉武帝刘彻”、“太子刘据”、“巫蛊之祸”、“起兵”、“自杀”……
刘彻脸上的笑容一瞬间僵在了脸上。
卫青:“……”
霍去病:“!!!”
此时正在后宫的卫子夫:“……”
众人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就听到姜海蓝说了后世猜测的三种可能。
刘彻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他立即为自己辩解,“朕怎么可能会动手杀太子!”
那可是他期待了很久的太子!
是他要精心培养的继承人!
但要他承认自己是被手下的人被蒙蔽,因而害得刘据被迫自杀……
刘彻:“……”真不知道承认哪一种猜测比较不损自己的形象。
除卫青、霍去病以外的大臣脑筋刚开始转动,那一则“地狱笑话”就轰得他们发蒙。
啊?还可以这样的吗?
帮助太子起兵的人被陛下杀了……这能理解,毕竟当时太子起兵,陛下怎么能容忍?
没有支持太子、或者说反对太子的人也被陛下杀了……嗯,因为陛下失去了太子,又后悔了,那么当初对太子动手的人,自然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但,中立的人也被陛下杀了???
那么,问题来了,要如何做才能在这种变故中活下来?
众人各有心思。
至于刘询和霍光……
因为“巫蛊之祸”的冲击太大,这两个名字在汉武帝时期暂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在汉宣帝自己的时空就不一样了。
刚刚即位就得到了肯定的刘询大喜,如今他与霍光同车还芒刺在背,可天幕告诉他,他会是一个中兴之主。
这证明日后他会总揽大权,霍光不会永远威胁到他!
不……
刘询望着天幕的目光愈发灼热,有了天幕的肯定,他要做什么会更容易一些。
唐初位面。
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父子,以及大唐朝堂上下的利益相关人员,都听到了姜海蓝的一通哔哔哔。
如今太子秦王之争,真正置身事外没有卷入其中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各方人员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努力“奋斗”。
谁能料到,突然有一天,猝不及防地就听到了这场政治斗争的结局!
“唐太宗李世民”、“太子李承乾”、“李建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弟弟唐高宗李治”、“千古一帝的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31_b/bjVIA.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 泠水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