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朝三品以上佩金鱼袋,六品以上佩银鱼袋。明远现在只是一介布衣,这种层次的佩饰对他来说实在是高攀不起。
“又或者,笏板。”
明远腰间的银鱼袋不见了,反倒是手里多了一块象牙制成的白色手板,冲着明远的那一面可以隐隐约约看见“1127”四个阿拉伯数字。
明远:好家伙!你还是赶紧变回荷包吧!
然而系统1127的诸般变化却仿佛给了明远提示,他合理猜测:“你是在劝我当官?做北宋朝的公务员?”
“尊敬的宿主,加官进爵,高官厚禄是很多人的理想,难道您不想吗?”
“不想!”
明远断然回复1127。
“我到这里是来花钱的。”
明远抵达汴京已有些时日,结交的人物中就有不少是现任官员。但即便如此,明远依旧对加入北宋的公务员队伍完全不感兴趣。
“没有关系,亲爱的宿主,”1127赶紧安抚。
“其实,还有一个秘密想要告诉您哦!1127,金牌系统,也可以变成活物哦!”
“哦?”明远挑眉,“让我见识见识!”
他手中的白色手板顿时不见了。但周遭也没有出现任何活物。
几乎是同一瞬间,明远家院外的巷子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似乎有不少人正自远而近,快速向这边跑过来。
“快——”
有人高声喊着。
“是我眼花了吗?怎么看见一只纯白纯白的白狐往明小郎君家宅的方向过去了?”
而明远这边,院门吱呀一声被打开。
一只可可爱爱,浑身毛色纯白的萨摩耶张着小嘴,探了个脑袋进来,脖子上挂了个狗牌。
不用想,那狗牌上一定镌着四个阿拉伯数字:“1127”。
第67章 百万贯
因为明远家的财力, 又因为这只在明远家外的街巷中突然出现的“白狐”,“汴京蔡河畔明小郎君”顿时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开始有人相信明远是财神化身,到地上来历练的。
如果有人非要质疑“财神”和白狐有什么关系, 那些将此事描绘得神乎其神的人便会喷着吐沫星子反问:“但你见过那么白的白狐吗?在汴京城里, 通身不带半根杂色的毛?”
敢于质疑的人当即一怔,回答:“我没见过呀?”
毕竟事发时明家门前的街巷里统共就只有十几个人。
对方便满意地点头, 然后转过头取望着别人,滔滔不绝地继续传播这桩“奇事”。
质疑者:……
对于这种传闻,明远的朋友们多半不屑一顾。
苏轼秉持夫子教诲:“子不语怪力乱神。”
蔡京却笑:“子不语怪力乱神,乃是不说, 先圣也从未提过到底有还是没有。”
他将眼光转向明远,似乎含有深意:“远之的财力雄厚,几乎令我都忍不住要怀疑,你和那天上星宿,究竟有没有关系。”
明远高高扬起嘴角,笑道:“各位想想我的表字。”
闻言,无论是苏轼还是蔡京,大家一起笑了起来。
他的表字是“远之”, 而“子”还有一句话是“敬鬼神而远之”。
这足够表明明远的态度了, 他对那些市井传说根本不敢兴趣, 也无意将自己往神怪之事上靠。
不久, 蔡卞和蔡京这两位新科进士就休完了他们的“衣锦还乡假”“洞房花烛假”, 被指派了差遣。
蔡卞是状元, 按照惯例,第一任就留在京中做京官, 作为经义局编校, 辅佐大舅哥王雱, 编纂《三经新义》。
而蔡京得到的差遣却也在京中,却是暂时填补在任上告病的一名官员,去了太常礼院。但按照常理蔡京很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结束在太常礼院的任职,出外做地方上的亲民官。
种建中那里,军器监虽然没有专门设立研发司,但是曾孝宽不知哪里来的魄力,真的按照明远当初提出的建议,在军器司里搞起了“研发”。
如今在军器监里,匠人们正在踊跃上报各种项目,由长官按重要性排名先后次序,然后再下发经费。
如能完成,这些匠人们能得到不少赏金,甚至还能得个官身;但若完不成,他们建议的其它项目就得往后推,只能眼睁睁地看别人建功立业拿赏钱。
因此如今军器监中人人干劲十足,想方设法要提高效率或是精简工艺,总之一句话:要“提高生产力”。
种建中因此也整日忙碌,连带贺铸那个军器监的“监门”,也开始早出晚归。
相比之下,明远是他那些朋友们之中最有闲暇的一个。
进入六月,天气炎热。
明远懒得出门,便终日留在家中处理各种事务。
他一早起来,先读一下“日报”,看看今日瓦舍勾栏里有什么他会感兴趣的节目。当然,各家瓦子的重头戏如今都已放在了暑气消散的晚间。明远据此决定晚上要不要出门。
上午时候史尚和李成周等人或许会寻他有事相商,明远会把所有的事务都在午时之前处理完。
午饭他会少吃一点,但多半吃不下。通常要到了午觉之后,日头西斜,地面上的暑意渐渐散去,明远的精神和胃口才会重新恢复。
到了晚上,夜猫子时间里,明远才会精神振作地出去逛各种热闹的瓦舍勾栏,或是在家接待他那些总算腾出些空闲的公务员朋友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MDd.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宋朝 安静的九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