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太后听他此言,到底不忍心。劝道:“你是出来游猎的,一直待在车上算什么事?祸事本是巧合,休要责怪自己!你放心,阿娇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不会有事的。”
对呀!阿娇是福泽深厚之人,定不会有事的。
几年前,敖神官如批命一般的话语,瞒不住窦太后。那会阿娇身边跟随的下人全部出自长乐宫,方氏又在一旁,怎会不禀报主子。包括刘启确认五彩之鱼有毒,又命人在河中捞捕此鱼的事,她都知晓。
只不过鬼神之事不便宣之于口,才一直不提而已。
当天夜里,阿娇的烧退了。
刘启心里一松,下令继续游猎。
按照往年的规矩,打到猎物最多的人是可以得到赏赐的。这本是一年一度的盛会,可惜陛下出现在人前时难有笑脸,皇太后更是面也不露,听说是翁主阿娇病情反复,她老人忧心着,无意游玩。
一众王孙公子暗地里咋舌:这位翁主可真是受宠啊。
另有常居长安,知道内情之人道:“这位翁主自出生起便养在太后娘娘膝下。三岁时,便聪慧如十岁的孩童。满宫里,没有不喜欢她的。嘿嘿,就算是当今太子也得哄着她呢。”
又有人说:“便是跟她走得近一些,也会受益。”
一个不着调的脱口而出:“你说的是王氏姐妹吧?”
几个人立刻捂住他的嘴,让他不要胡说。
家国天下本为一体,陛下后宫的事情根本瞒不住前朝众人的眼睛。只看几年之间,孩子全是从王氏姐妹肚子里蹦出来的就知道,她们有多受宠爱。谁人不晓得,皆因十皇子彘和翁主阿娇交好啊!
情面都是处处出来。你若见不到皇帝,皇帝不知道你是谁,自然没有情意可言。若能天天见到皇帝,再差也有几分面子情。
皇帝就一个人,情意能分出多少份?
加之后宫里有栗姬夫人爱替王氏姐妹宣扬:靠孩子上位!以至于人人都知道一些宫廷秘事,隐晦地谈两句不算犯忌,指名道姓的话,却易惹上麻烦。
类似的议论,也发生在其他地方。殊不知河间王同兄长同处一帐之中,见左右无人,忍不住道:“母亲糊涂,该为大兄聘陈氏阿娇。”
太子荣一扯嘴角道:“我与阿娇的年岁的确相差太大。”
“那有什么?不过是晚些成婚而已。难道几年不亲近妇人是什么为难的事情吗?比起帝王之位,都是小事而已。当初要是应下长公主的婚事,母后早已成为皇后。大兄啊,你的太子位也会更加的稳固。”
太子荣叹息一声:“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
总之,因为要紧的几位兴致不高,所以一场盛会沉闷的结束。
可谓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一个多月之后,阿娇的病才彻底痊愈。有道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终于被允许出门的阿娇,小脸消瘦一圈。
窦太后看不见,摸着她褪去婴儿肥的小脸都觉得心疼,更别提能看到阿娇巨大变化的刘启,恨不得一夕之间,就把她补养得圆润起来。
阿娇:谢邀!现在挺好的,穿衣服更好看。
汉朝是以瘦为美,她愿意跟随潮流。继续胖下去,宽大的衣袍往身上一套,哪还有窈窕少女的美丽呢。
日日卧床养病的阿娇,正好绘出两版新的犁具。制成之后,一经使用,倒叫她十分满意。成品拿给舅舅,便撒手不管。不过几月,此犁具就因实在好用,而迅速的在民间推广出去。
刘启因为阿娇是诸侯之女,不能封公主,所以便多赐她封邑,赐府邸。
此举无人异议,便是上林苑内,翁主救驾有功,得到这些赏赐也是应当的。更何况她的确是有利农事,而农事为国家的根本。
恩赐只少无多。他们还奇怪,怎么陛下给得如此少。
刘启的想法只有他自己知晓:细水长流嘛!
原本对阿娇受宠颇有微词之人,都闭嘴了。
当阿娇的聪慧于国有功时,朝廷内外话锋一转:怪不得翁主娇如此受宠呢!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见~下章开始阿娇的感情线了!!!兴奋
第66章 鸡煲[二更]
又过一个月, 阿娇把适合大面积土地灌溉的工具弄出来了。
刘启带着大司农等一众官员一起去查看成果,其中有精通水利的官员一见便心头火热,拍手称妙。
阿娇只管制造, 不管后续。
刘启一直不当阿娇只是在玩乐, 或许是有敖神官的背书, 他大力支持阿娇的“创造”,提供人力物力。短短几年间,阿娇手底下能用的工匠便有二十余人,看管良田的八人皆熟知农事, 教给阿娇很多她原本不知道的知识。
时间一久,阿娇渐渐得趣。前不久做出陀螺来玩, 用竹竿绑着小绳,击打时啪啪作响, 很是有趣。
近日里, 她又突发奇想,想要尝试着烧瓷。如今使用的碗碟器皿以陶器为主, 质地较为粗糙。可以弄来瓷土一试!
阿娇正忙着,程安往她嘴里喂一口新鲜的果子, 才道:“主子, 您先歇一会。长公主派人来传话,两日后在府中设宴。您想出去玩吗?”
“去吧!去吧!那天正好是沐休。咱们赴晚宴, 白日里在九市游玩。二兄带你去吃街上的一家鸡煲,很是鲜嫩有滋味。店家说,他们家的鸡下锅的时候,还没咽气在蹬腿呢!故而肉质紧实,让人食之难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NHn.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条纹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