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三穿陈阿娇_条纹花瓶【完结+番外】(72)

  刘彻跪在地上,真心诚意道:“孙子知错了。”

  太皇太后气喘吁吁地坐下,令人收好竹板。

  “事情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幸好这次没出大事……”

  “其实多亏阿娇……”

  刘彻把何十九的事一一说了。太皇太后听罢,沉吟片刻说:“原来的中宫太尉不是要去前营领兵吗?便请义士何十九接替中宫太尉一职,也算一段善缘有始有终。”

  刘彻没有意见,连声应诺。

  太皇太后问:“你去槐里之事,有谁提前知晓?”

  她知道以刘彻的谨慎,本不该给贼人提前设伏的可能性。

  刘彻张张嘴,话到嘴边却哑声了。

  这事除韩嫣和阿娇之外,只有替他打听姐姐金俗下落的舅舅田蚡知晓。按理田蚡不可能泄露此事,国舅的富贵和他是一体的。可事实如此!他恨得牙痒痒,却不可能不顾及母后,再者田蚡一直以来不遗余力的拥护他……

  太皇太后:“彻儿,你怎么不说话?”

  这时,伴随着匆匆的脚步声,王太后含着热泪大喊一声:“彻儿!”一把抱住刘彻,痛哭起来。

  随侍王太后的宫人们面面相觑,不敢上前。

  两个长信殿的内侍互相对视一眼,关上宫门,里头只剩下母子二人和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呵斥道:“别哭了!”

  王太后放开刘彻,哀求太皇太后:“老太太,有人要杀你的孙儿,你要给他做主啊。”

  “彻儿是皇帝,他能做自己的主。”

  这话一出,甭说王太后,刘彻也微微一愣。

  太皇太后继续说:“这次是谁泄密我不过问……”

  王太后一瞬间冷汗都出来了。心里骂死弟弟田蚡,怎么能把皇帝的行踪随便对人说呢?就算是枕边人也不行。那枕边人已经被处死!她知道以太皇太后的性格,绝不可能饶过弟弟。可那毕竟是血缘至亲,又是她在朝堂上的臂膀,她是必要保下的。

  可她没想到,太皇太后眼睛虽瞎,但心眼明亮。

  好在不知为何,老太太不意追究。

  “至于幕后指使,”太皇太后冷笑一声:“端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你只管把还滞留在长安城里的王侯数一数,但凡有可能继承皇帝之位的,都有嫌疑。”

  老太太的话,倒是和刘彻的想法不谋而合。

  太皇太后继续道:“逮着人该如何处置,全凭皇帝的意思。”

  刘彻眼睛发亮。老太太是要放权给他?

  “只一点……”

  刘彻拿出百倍的专注,认真听着。

  老太太说:“你是皇帝,日后若有欲办之事,只管派你的大臣去做。万不能再以自身涉境!若有不好办的事,只管来找奶奶做主。”

  王太后的脸更白一分。

  太皇太后转过头,“看”向王太后。

  “王娡,你既然有一个女儿流落民间,就该接回来以全母女亲情,免得叫人在背后议论你不慈。以她的身份,封一个县君是合适的。”

  王太后浑身一颤,有种自己的一切都暴/露在老太太面前的不适感,她有一瞬间,甚至怀疑老太太根本就没瞎。

  ……

  方姑姑远远看到太皇太后在左右的簇拥下走向寝殿的方向,快步上前道:“老太太,阿方伺候你梳洗。”

  太皇太后点头,“阿娇睡啦?”

  “一上榻就睡熟了。”

  热水是早就烧好的,浴房暖融融一点都不冷。

  方姑姑替老太太擦脸,玩笑似地说:“这长安的人一多,什么魑魅魍魉都冒出头了。咱们要不要镇一镇他们?”

  “我老了……”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这是皇帝的事,他少年意气,恐怕会直接砍掉他们伸出的鬼爪。”

  方姑姑听出她老人家有放权的意思,惊讶的同时也有不解。

  太皇太后继续道:“几番磨难下来,彻儿已经历练,不用再苦他的心智,压他的脾性。可以慢慢让他掌政务,辨人心。趁我现在还活着,他不管干出什么石破天惊的大事,都有我兜底。再过几年,即便我死了……也能对得起启儿把江山和继承人都托付给我的信任。”

  方姑姑嘘声,老太太一提起景帝刘启必然伤怀。

  可她不知道,太皇太后此时心中念的不是儿子刘启,而是孙子刘彻。七岁立太子,十六为少帝。这孩子初登基时的锐意进取让人心惊,你屁股底下的位子还没坐稳呢?!老太太一度觉得少年天子背负不起万里江山……她承认里头有很多私人的情感因素,谁不爱权呢?可最终还是理智胜过情感。

  刘彻身上有天子的风采初现,耀眼夺目……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选了。

  ……

  阿娇一觉醒来,旁边的床榻是温热的。程安听到动静,先用热帕子给她搽脸,等她彻底清醒过来,才伺候她穿衣梳发。

  “老太太呢?”

  程安:“太皇太后在园子里散步?”

  咦?老太太今日怎么如此悠闲。

  阿娇催促程安动作快些,刚把头发梳好也不上妆,就心急地跑到园子里。太皇太后隔着很远都能听出她的脚步声,提高声音道:“我的猴儿,怎么不多睡一会?”

  阿娇扎进老太太怀里撒娇:“我睡够了!睡得特别好。”

  这个老太太知道,她昨天晚上睡得很浅,怕的就是阿娇夜里会做噩梦。结果,她睡得跟小猪似的,别说做噩梦……做的可能还是个美梦。这性格也不知道像谁,嫖儿不是得过且过整天乐呵呵的性子,阿娇的亲爹堂邑侯陈午倒是有一点类似的品格,但和阿娇的豁达相比,那人未免过分沉郁沮丧。且阿娇日子过得认真、舒爽,那人真论起来不过是一味沉迷享乐,虚度光阴而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NHn.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条纹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