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贾家这种天天作死的行为,他日抄家都是轻的。林家到时候,可不能被搭进去。
“是,弟知晓。”林瑜见黛玉如此说,也知道了黛玉对贾家的态度。既然黛玉都不愿意自己搭理贾家,自己更不可能没事找事了。
这之后的时间,姐弟二人又说了些闲话。待用过膳食后,黛玉让人领着林瑜去了府里的书楼。并让林瑜平时多走动,不要天天猫在屋里不出来。又不是大姑娘小媳妇呢。
得了,就最后这句话,林瑜是知道他这个姐姐是有多么不着调了。心里虽然有些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认可的喜悦。这是自母亲去后,林瑜再也没有感受到的了。
而黛玉用她东北女人粗放的神经,彻底让林瑜放下了心底最后的一丝忐忑。
..........................................................................
“老太太,林县君那边派人给您送了些应季瓜果,点心来。”鸳鸯轻轻地在贾母耳边说道。
贾母闭着眼睛歪在长榻上,听了鸳鸯的话。问道:“来的是谁?”
“是县君身边的紫鹃。”
“人走了吗?”贾母指了指茶杯。
“还没呢,说是等老太太方便了,好进来给您请安。”鸳鸯一边喂贾母喝水,一边小声的说道。
“让她进来吧。我正好有事情要问问她。”贾母虽仍是淡淡地说着,但跟在贾母身边多年的鸳鸯还是听出了贾母话中有些意味。虽不知是何意,但这并不妨碍鸳鸯给紫鹃使眼色示意她说话留神。
紫鹃进来后,先是自己请安,又是替黛玉向贾母请安。待站稳后,才听贾母问道:“你们家姑娘有些日子没过府看看我这老婆子了。她成日家的都在做什么?”
“回老太太的话,从皇陵回来,县君就累着了。混身疼了好几天。刚好一些,皇上又送了我们家大爷回府。又要安排大爷,又要进宫谢恩的,很是忙了几日。这不,刚消停了,我们县君就打发奴婢过来给老太太请安,还说,这一二天就上这边来看看老太太呢。”紫鹃按之前想好的话,回着贾母。
第六十章借力打力
贾母听紫鹃如此说,无论心里怎么想,面上倒是有了笑模样。点了点头,又问道:“你们家大爷怎么样?她们姐弟处的还融洽吗?”
对于林瑜,贾母是不喜的。不说父族抄家,母亲早逝。就说他会抢了本来属于黛玉的财产,贾母就不会喜欢他。不过,就算真的不喜,贾母这种老宅斗精神也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再说了,人家必竟是当今天子的亲外甥呀。再怎么落魄,也不是贾家能惹的起的。
“大爷平日里就是看看书,写写字。听姑娘说,等请到了老夫子,就让大爷专心攻读呢。大爷和县君的感情还好。”紫鹃简单地说了些。
贾母点了点头。又说道:“那就好。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
几日后,黛玉收拾整齐地带人去了贾府。到了贾府自是一番续话嬉闹。不一时儿,王夫人带着宝钗也到贾母的正房。黛玉上前见过礼后,一抬头就看见王夫人一脸的兴灾乐祸。
自己多个兄弟,怎么还让王氏摆出这么一副表情呀?难过是王夫人知道自己受伤的事情了?不应该呀,这事宫里宫内都进行了封口。像贾家这类边缘人家更是不可能知道的。
自己受伤这件事情,黛玉是不准备让贾家人知道的。不说别的,就是为那句‘亲者痛,仇者快’。黛玉也是不会说的。反正过两年,贾家抄了家,也就顾不上黛玉了。
黛玉准备在迎春出嫁后就离开京城回姑苏住一阵子去。一是为了林瑜上学,另一个就是贾家抄家时,避出去。
黛玉并不觉得贾家抄家时,自己应该去帮助贾家那些无辜的人。贾家谁无辜呢?不竟然吧。其实,在黛玉心里对于古代这种动不动就抄家,动不动就一人获罪,全家皆罪的刑法还是很赞同的。
说什么贪*官该罚,但罪不及家人。在黛玉眼里那就是胡扯。他贪的钱财,你是没用,还是没花?既花了,用了,就是同谋。你因其势得了多少好处,方便。等到应该偿还的时候,又说什么无辜,岂不可笑。有时黛玉总想着,要是在现代也可以这么执行法律,那该多好呀。
话说回来,此时的黛玉并不想搭理王氏,所以请过安后仍与姐妹们凑在一起说笑。贾母笑看着她们玩乐,时不时的也说上一句两句的。
王氏看着同姐妹们玩笑,脸上仍是笑意艳艳。心中冷哼。你就乐呵吧。虽然多个有爵位的兄弟,但不是亲生的。总有你吃苦遭罪的时候。
一旁的宝钗,虽面上不显。但心里也和其姨母王氏所想类同。不是亲生的兄弟,既有爵位,又有了林家的产业。身世还不凡。林黛玉的将来可真不好说呀。
“大姑娘有日子没来了。听说皇上给你们家过继了嗣子?”王夫人木着一张脸,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可不是嘛,皇恩浩荡呀。从这一代起,我林家的子嗣都带着皇族的血统呢。”黛玉看着王夫表现的特得意。
呃,众人一想,可不是。那林家的嗣子身上可是有着一半的皇家血脉呢。
“外甥女今儿来了,怎么没把你那弟弟也带来呢。也好认认亲戚。”王夫人突然觉得以林瑜的身世,也许应该能帮到他们家。若是同他交好了,不说宫里的元春,就是朝里的贾政也许都能受益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Ne4.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