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移气,养移体,时间一长,黛玉的性子就被养得更加的贵气和娇气。
母亲去逝后,因为刺杀,又因为父亲年迈,弟弟差点溺水等等的事情,让这个六岁的小姑娘心智更加的坚定成熟。
在贾敏去逝不过数日后,黛玉迅速成长起来,很快的行使起了长女长姐的职责。
昨天的西角门,舅舅舅母的轻慢...一直到今天早上,怒气就差一个临界点就喷发而出。
又不是她们自己扒着非要来的,是这府里千里迢迢派人派船将她们姐弟接了来,然后接了人来就是要这般折辱对待吗?
今天早上,探春本想按着往日的习惯坐到了贾母的左手边,不过因为黛玉姐弟的存在,贾母左手边的位置变成了惜春,而她在惜春的下手边。而右手边则换成了黛玉姐弟。
宝玉的位置,却在探春的下手。
其实说起荣庆堂餐桌的坐位排序其实一直不是固定的。
在探春还是江陵的时候,贾母的左右手分别是贾珠,元春,以及宝玉,迎春,至于贾琏,被‘天生’体弱了,所以一直是自己用膳的。
后来探春能上餐桌了,餐桌的位置就变成了元春与宝玉坐在贾母身侧,她一边挨着宝玉,一边是迎春。
等到元春进宫,宝玉失宠,位置就变成了探春坐在左手边,惜春坐在右手边。
等到宝玉不得不重新得宠时,贾母心中对于宝玉还是放不下心底的那点芥蒂,于是便指了探春下手的位置给宝玉。
而贾兰则是被李纨安排在了宝玉的下手。
不过无论怎么坐,迎春都是离贾母最近的。
现在的坐位便是贾母左手边依次是惜春,探春,宝玉,贾兰,迎春,林砅,黛玉。
不过如果史湘云来了的话,探春觉得她的这个坐位还得往下窜。
之所以今天要提坐位的事情,便是今天林砅没有坐在贾母身边而是挨着自己的姐姐坐着,看到桌上的一碗火腿炖肘子便想要伸筷子夹,却被自家亲姐姐一筷子打在了手上。
“啪”的一声,黛玉这一下,不可谓不重,林砅的小胖爪子立马就红了。
而别说林砅被黛玉打懵了,饭桌上的其他人也都被惊了一下。
“姐,我,我以为放在我面前的就是我可以吃的。”林砅被黛玉打完,就转头看黛玉,发现黛玉的眼圈都红了,立马就想起了什么,连忙认错。
“林丫头这是怎么了?可是砅哥儿做错了什么?”贾母不明白自家外孙女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皱着眉看着黛玉。
刚刚她看得分明,砅哥儿什么都没做呀。
王夫人平时发木的脸也出现了一抹不赞同,王熙凤和李纨站在一边,王熙凤挑眉看着不出声,而李纨则是眼底闪过一抹嘲讽。
黛玉压下起伏的胸口,看着贾母的眼神头一次不带任何的感情。
仿佛昨天的儒慕之情都是错觉一般。
黛玉起身,小脸上一片冰冷,看着贾母说道,“惊扰到外祖母了,黛玉突然想到我与砅哥儿今天早上还没有为母亲抄完整本经书,先失礼了。”
黛玉向前欠了欠身,话中说着失礼,可是表情却不是那么回事,拉了拉林砅的手,眼神严厉地看着林砅道,“孝期竟然还想着口腹之欲,回去再把孝经抄上五十遍。”
“姐,我知道错了。”林砅此时也是惭愧极了,在他们家因为守孝所以这些东西是都不能上桌的。可是到了外祖母这里,他看到这些吃食都放在桌子上,就以为是可以吃的。
黛玉拉着林砅的手,一步一步脚步稳稳地离开了荣庆堂。而在她身后,风雨欲来。
听到黛玉如此说话,又是如此神情,凤姐第一个在心中暗叫了一声糟。
她是这荣国府明面上的管家奶奶,竟然在接了守姑太太孝的林家姐弟来了之后,还弄了一桌子的荤腥,没有一道素菜。这事说破大天去,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她。
她怎么就忘记这茬了呢。
呵呵,何止是她忘记了,屋中的人又有几个想到了呢。
当然,探春到是想到了,不过她巴不得黛玉跟贾家闹翻呢。
果然,就在凤姐心中暗暗叫苦与为自己抱不平的时候,贾母也准备拿她做伐子。
‘啪’的一声将筷子狠狠地落在了桌上,贾母整张脸气的犹如李鬼。
探春收起刚刚起的看笑话的心情,悄悄地拉了一下惜春。
这孩子今儿倒霉催的,是离老太太坐的最近的。她明显看到刚刚贾母落筷子时,这孩子吓得浑身都打了一个哆嗦。
唉,谁让她是贾氏一族长房之女,又是族长之妹呢。
贾母觉得她活到今天就没有像现在这般丢过人。
她当然不会承认她将自家闺女的孝期给忘记了,她只愿黛玉不懂事以及王熙凤太不会办事了。
被个孩子这么打脸,实在是太气愤了。
可林丫头之所以会生气也是因为自己女儿的孝期,那么这件事情就不能全怪林丫头,若是林丫头忍下来,估计她才会更生气。
而且林丫头必竟是自已的外孙女,身上流着她的血脉,但是王熙凤却什么都不是......
“琏儿媳妇。”往常贾母为了表示亲近和慈爱都是叫王熙凤,凤丫头或是凤哥儿什么的。今天是真的气狠了。
王熙凤一听老太太那犹带怒火的语气以及如此生疏的称呼,立即从贾母身后走到了贾母的身前,“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老太太千万别气坏了身子。这事都怪我,昨儿看着林妹妹和林弟弟瘦瘦小小的,便让人多准备一些有营养的,却没有想到底下的人竟然做事着三不着两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Ne5.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宅斗文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