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元春这一进宫,就算是先期不太好,但后期却是不错的。又有张氏的支持和贾家一众出息的兄弟,将来一定比原来好。跟元春搭上边。可不就是做了顺风车一般。
以后在宫里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不先钱生钱,如何支撑宫斗耗费。现在的荣国府和二房是不会允许,也不可能做到大把的为元春花钱的。所以只能靠她自己了。
现在帮她一把,也是在为自己一家多谋一条出路。何乐不为?
元春对于唐朝,那是深信不疑的,不然也不会将财产交给她保管。对于唐朝的说法,元春也是认可的。不但如此,元春还大方的提出要与唐朝,二。八分层。并将自己手中的人手都交唐朝暂为管理。等到宝玉长大,或是自己出宫,再交给自己。
这一件双赢的决定,现在看不出来什么,但在以后却给元春带来了不少的方便。尤其是元春封妃后,唐朝将分红,按月按季送进宫给她进行打点的时候。
两人谈妥后,在宫里嬷嬷的提点下,还正式去官府备了案。等到邢氏知道的时候,看唐朝的眼神都像是淬了火。时不时的总要刺上几句。
可惜了,还没等邢氏找到对唐朝和宝玉下手的机会。李狗蛋在大西北还是因着马养的好,在一场战事中,又被升了官。虽然人没有回来,但给唐朝请封的敕命的事情却是办了下来。
五品官的诰命夫人和七品官的敕命虽然差了两级,但在贾家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更何况唐朝还是原配。
上上下下都给唐朝脸面,便是做人教养嬷嬷也不会比任何人低一头去。这让邢氏内伤不已。
说来自从惜春搬到了史氏的院子后,张氏想了想便将惜春对面的那排厢房收拾了出来,让宝玉和贾芝从碧纱橱里搬出来。
人老了,觉就少了。不但少了还浅的很。两个四五岁大的孩子,实在有些个闹人了。史氏倒是真自已院子里养的这两个男孩没有什么想法,反正无论是住厢房还是住碧纱橱,都是在自己的院子里。
而且别的不说,宝玉和贾芝过两年都要七岁,在贾家七岁的男孩都是要搬到前院去的。现在搬出碧纱橱也没什么。
倒是赵姨娘看着怀里的小儿子,想着有什么办法塞进史氏的院子。
这么多年了,她是知道的,贾家的男孩都是以在老太太院里住过才顺是尊贵的。她儿子虽然是姨娘生的,但也是贾家的子孙,凭地什么要比别人矮一头。
“老太太老了,我们做小辈的,本来就不应该再让老太太操心这些琐事了。怎么还如此的不知事呢。琏儿家的小子,不是也是琏儿媳妇自己带着呢吗?你要是养不了,交给你们太太养也就是了。”贾政难得过来一回,听了赵姨娘的请求。想也不想的拒绝了。
恨得赵姨娘又把拦路的邢氏咒骂了一番。她就知道是那个老女人从中作梗。当初三丫头的事情便是如此。现在连他们环儿也要拦着。
活该,是个不下蛋的。
第71章
甭管赵姨娘如何担心邢氏抱走贾环的事情会不会成真,邢氏暂时都没有为别人养孩子的义务精神。
她又不是七老八十了,嫁进来也不过是三。四年的时间。谁知道这两年会不会自己生一个出来呢。为别的人女人养孩子,邢氏认为那就是个亏本的生意。
就算是将来她真的不能生出个自己的孩子,她也是不会想要抱养一个的。毕竟还是那句老话,羊肉贴不到狗身上。
不是亲生的就不是亲生的。
有那个时间精力和银子,还不如自己想法子养老更实际。
想对于邢氏的想法,二房的新宠更实际一些。虽然身边有一个消息灵通,‘背景干净’的小丫头。但这种台面下的事情,这位新宠却是知之甚少的。
更何况,就算是知道了,论起冷血,谁又能比得过在青楼里走一遭的人呢。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在她们看来,婊。子就是要无情一些,若是有了情,那和杜十娘似的,再被卖一回?
上赶子犯。贱呢。
古往今来,有多少青楼中的姐妹,为了个穷酸书生,落魄举子不惜舍身舍财,倒最后怎么样了,还不是人财两空,心狠点的,连命都没了。有什么意思呢。
何不妨今朝有酒,今朝乐。明日无酒,同归于尽来的痛快。
自从有了这位新宠,二房三足鼎立的局面便有了新的平衡。其他人的注意力也渐渐地转移到了一旁。比如说元春的身上。
元春进宫了,经过一番波折,终于被分到了张嫔的宫里做女官。虽然元春也知道若是想要有出息,最好是在皇后,或是贵妃的宫里。
可是元春是经过张氏彻底调。教过的,首先想到的便是明哲保身。而且元春这次进宫也是不甘不愿,本就没有多大的野心。所求的也不过是一个庇护。
而且张氏曾经也跟她说好了,让她好好的呆在张嫔的宫中,她们在外面也多方努力,争取早一点被赐婚出来。
宫中妃嫔虽然没有赐婚的权利,若是讨得主位娘娘的喜欢,也不是不能专门为她向贵人求上一份赐婚的旨意的。
元春于是满怀希望的,开始了漫长的等待。而这一等,便是五年。
张嫔对于自己堂姐妹的想法,是一概不知的。她只是从张氏捎进来的信中得知,元春也是个命苦的,父亲不慈,继母刻薄。为了霸占一点嫁妆银,这才狠心地将人送到宫中为奴为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