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史湘云也从行李最多的,变成了行李最少的。谁让她的行李是最易燃烧的呢。
之后的事情,也不过是重新收拾行李继续赶路。不过这一回倒好,算得上是轻车简出了。短短数日便到了湖州。
贾雨村的祖宅倒是在他当了官后,多次修整过了,摆上器具便能住人。而史湘云的日子,也在到了湖州后,而慢慢的平淡下来。
只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天天在发生。
三弟妹要借她的首饰出门做客,二弟妹嫌弃分家的时候大房和三房得的多。婆婆贴补自己亲生的儿子,却让他们小夫妻养老什么的,那真真是一本难念的经。
史湘云的离开,并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日子依然平静地走着。一直到第二年秋天,走了整整一年多的宝玉几人,终于赶在入冬前进了京城。此番前去的几个人,凡是唐朝惦记的,都考出了个好成绩。等到唐净风尘仆仆的回了家。具体的事情,才一一被提起。
宝玉是什么人,神瑛侍者。只要用功了,还能考不出好成绩。一路顺顺当当的考到了举人。
而贾芝和唐净,虽然名次不显,倒也都挤进了举人的大名单中。唐朝是接受过大天。朝应试教育的,张氏是书香满门的张家出来的嫡女。经过这两人的影响,凡是在荣国府小书房上学的人,都不会觉得考试有多难。
一群自小就做‘考前模拟练习题’长大的孩子,对于考试需要运用的套路,那真真是门清的很。
尤其还有历年科举考题考卷做范例,如何书就一篇考试文章,真真是比那些传统学子要轻松得多,也容易得多。
张氏开始是不想弄这取巧的办法的,可是能够让自己家的孩子有捷径不走,谁又能放弃这种诱惑呢。
至少张氏拒绝不了。
尤其是在看到贾瑚等第一代实验班的成功以后。
说来,成了举人,朝。廷也是要按月按人头给贡米的,唐净从此就有了一份糊口的保障。
因着孩子们都还小,今年也不过是十五岁上下。所以唐朝还是跟着张氏的行事来要求唐净的。别说明年的春闱,便是三年后的春闱也不一定让儿子去考。
可孩子大了,也不能天天让他读书备考。所以想来想去,唐朝便将唐净打发到了西山的庄子那里,让他开一家私塾,专门给小孩子启蒙。
既有事做,还能挣些束修。最重要的是还不会脱离了书本子。可谓是一举数得。
黛玉好为人师,在听到宝玉提起唐净的事情后,竟然也在心中动了主意。自家弟弟是个会读书的,这一次他的年纪最小,但是成绩却不是最靠后的。现在按着家里的规矩和习惯,大舅妈,噢不,应该是大伯母是不会让弟弟这么小的年纪就去考进士,怕伤仲永呢。
既然这样,还不如将弟弟拜托给净二哥一起去西山玩一阵,请净二哥帮忙照顾一下呢。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让整个荣宁两府震惊不已的便是探春找到了下家。
“三姑娘订亲了吗?怎么这么快?是哪家的哥儿?”
第118章
唐朝正在给晴雯相看人家,就听见儿媳妇傅秋芳从外面进来,张口便告知了荣国府贾探春的婚姻情况。
晴雯今年都十七了,也到了出嫁的年纪。越长越漂亮的晴雯可是迷了不少家里下人的眼。就算是如此,李家的男人们,也有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
尖下巴的女人,以及太瘦的女人都不招他们喜欢。
这一点,唐朝非常不想承认和自己有关系。要知道家里的女主人除了她‘稍微’有点胖外,其他的,如大家长唐婆子,李二婶子张云姬,大奶奶傅秋芳都不是一丁点的胖呢。
唐婆子是这么多年就没有瘦下来过。张云姬是在生了她家二小子以后,才开始发胖的。而傅秋芳呢,是一年胖一点,到了今年,就是很大一点了。
李家的男人,多年如一日的对待这些个比别人大一号的家人,审美什么的,也在随着家人的体重而渐渐的变态,不,是改变。
所以经常在李家男人面前出现的晴雯,就是最不讨喜的,吃的比谁都多,干得比谁都少,竟然还那么瘦。
至少这么多年过去,李狗蛋认为应该让晴雯去厨房烧火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过。
所以面对一家子的爷们嫌弃的眼神,晴雯心里的苦,又有谁能知道呢?
因此嫁人,一定要找个眼光正常的。
当然,在嫁人这件事情上,唐朝是先问过晴雯的意思,是要外嫁还是要嫁在府里。晴雯羞红了脸,却仍是把自己的意思说明白了。
她想嫁进府里,还是侍候老太太。
晴雯绣花好,又识文断字。性子也爽利,人也不藏奸。到了唐婆子那里,非常得唐婆子的喜欢。
唐朝听到晴雯的选择,心中也是大定。不说别的,就晴雯这副容貌,就够招人眼的。京城达官显贵何其多,就连薛蟠那么个大傻子也都做得出来强抢民女的事情来,何况真的贵人纨绔子弟呢。
晴雯虽然样样出挑,但就是没有个好出身。若是嫁到外面,最多也不过是个秀才娘子,或是铺子老板娘。
这样的人,如何能护得住晴雯呢。
若不是晴雯小的时候在荣国府,大了又一直跟在唐婆子身边,顶天去一去西山的庄子。不然她都不敢肯定能不能护得住晴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