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忘了老太太的那副慧纹璎珞了?”抱琴娘等她男人说完又将那好副慧纹璎珞的事说了。
抱琴听着父母家人掺着黛玉的行事将林珝也分说了一回后,仿佛终于明白当初太上皇为什么喜欢元春的礼,却不待见元春了。
抱琴想到这里的时候,元春也洽好也想到了那次的万寿节贺礼之事。
心里就跟打碎了调味瓶似的,万般滋味都涌上心头了。
╮(╯▽╰)╭
时至丑时,在太监的提醒下元春按早前定好的单子将赏赐一一发放。林珝虽与姑娘们一样,却因她多得了个镯子又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众人一一上前谢赏后,众人继续看戏,林珝悄悄的打了个哈欠,一边双眼无神的盯着戏台发呆,一边在心底默数时辰。
丑时一刻,丑时二刻,丑时三刻……
“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
听到执事太监这句话,林珝瞬间来了精神,然后和其他人一样都转头看向元春的方向。
话说,晚上七点多入府,呆到凌晨两三点钟离开,这时间真的好阴间呀。
离开时,自有一定规矩,林珝仍旧站在人群里按着规矩恭送元春离开。不过元春在临上舆时除了将家中一干人等一一扫过,还着重看了林珝好几眼。
她不知道林珝之前那句话是不是有心提醒她的,可不得不说那句话却给她提了醒。
想到今晚这些话要是传到母后皇太后和周贵人耳中...她这一晚犯了太多的错了,若不能想办法补救,后果不堪设想。
元春于舆中坐好,一边强忍离愁,一边开始琢磨破局之法。
半晌,拿定主意的元春视线落在舆外,轻轻叹了口气。
这厢,元春还没回到宫里就已经打定了将林珝卖给启恒帝的念头。而荣国府这边,送走了元春一行,贾母便带着宝玉和姑娘们先回了,具体的善后她才不管呢。
贾母带着宝玉和三春回荣庆堂,林珝跟着黛玉回了桃花源,因晚上都没吃什么,二人回来还各吃了一碗鸡汤面这才分别洗漱休息。
至于这一晚上发生的事,姐俩非常有默契的决定挪到明天的早读时间再行讨论。
今天早上就没有修炼,林珝晚上盘腿坐在床上时还想着运转一回功法再休息,不想又那么盘腿睡着了。
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钻进被子里的,林珝一觉睡到进午时才起床。醒来的时候听说贾母那里免了早安,叫各自用早午饭后,林珝又窝在被窝里赖了一回床。
小脸在枕头上蹭了蹭,林珝翻身朝内,心念一动就将当初她身上戴着的那块玉佩拿了出来。
对着阳光照了照,林珝又将那块玉佩收了起来。
其实玉佩也还好,叫林珝犯愁的还是黛玉给她的那封信。
不看吧,想看。看吧,又害怕会影响她现在的生活。她是欠了一份因果,可是...算了,还是等到遇到什么事时再看那封信吧。
比如说启恒帝不做人了,太上皇临终前什么的。
~
因林珝睡得太香,黛玉起来后也没唤她。眼瞧着就午时了,黛玉担心林珝睡太多,晚上再走了困,便让人过来唤她起床。
紫奈跟着冬青进来的时候发现林珝已经醒了,一连声招呼人进来侍候林珝梳洗,一边出去告诉黛玉。
今天灶上给桃花源送来的午饭比往日还要精致丰盛些,黛玉和林珝一见便知道是因为元春昨儿撸下来的那镯子带来的效果。
“一大早老太太就唤我过去了。”因为发现桃花阵是说秘密的好地方,所以用过午饭黛玉就带着林珝进了桃花阵。
第77章
老太太唤黛玉过去,问的也不过是林珝的身世。但黛玉只比林珝大两岁,林珝入府时她才四岁,正常情况下,她是不会知道太多内情的。
黛玉也是这么跟老太太说的。
不过在说这些话的时候,黛玉那好久不犯的‘旧疾’又犯了。
她再度感觉到了脖子上凉飕飕的。
贾母自然也没指望黛玉当年就知道林珝入府之事,而是着重问起了林如海俩口子之后有没有跟黛玉说过什么。
因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所以黛玉早就提前背着人彩排了好几遍,贾母虽然人老成精,却输在了有备无患上。
没在黛玉那里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贾母没过多久又让鸳鸯去将紫鹃悄悄找来。
自小侍候林珝的冬青和南星几个都不知道,就更别说紫鹃了。贾母没在黛玉和紫鹃这里问出什么也并未放弃,而是继续叫来了赖大家的,准备让人去京城林家和南下扬州打听一回。
省亲旨意下来前,宫里还下了二六之日可入宫探望的恩旨,元春回宫前让贾母二十二日进宫探望,可不止是要说林珝的事,她更想知道贾母调查出来的东西。
调查林珝一是为了元春的吩咐,二来也是因着元春以及宫人们的神态,怕不弄个明白出了什么事都是糊涂鬼……
“我当年才两岁,能知道什么?”林珝盘腿坐在榻上,腿上放了碟小桔子,一边剥桔子,一边一脸赖皮的说道:“叶嬷嬷肯定知道,回头我让叶嬷嬷帮我跑两趟荣庆堂。”
黛玉闻言便知道林珝想做什么了,骂了她一句‘促狭’便走到书案处将昨日她做的诗和宝玉以及姐妹们做的诗都默写于纸上,之后找了个林珝让人做给她的本夹子将这些诗稿都夹在本夹子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