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晖怎么就不懂她的苦心呢,她就这么一个儿子,不为他为了谁。
爷也太狠心了,她只是想让侄女提早嫁进来,又没有要求弘晖和侄女现在就圆房,竟然都不同意。
“福晋别哭了,仔细伤了眼,世子年纪还小,大一些就能明白福晋的苦心了。”
吕嬷嬷安抚着那拉氏,她觉得那拉氏没有做错,只是胤禛和弘晖不理解那拉氏而已。
“我这是上辈子欠了他们父子的。”
那拉氏心里异常的难过,这个年也过的恹恹的提不起劲。
李氏是到了下午才回府的,她娘家一直在外,重生后,才让娘家人进京的。
所以李氏回娘家是最顺心,最高兴。
只是得知胤禛从那拉府出来,就去耿府接耿静晗,李氏又不开心了。
这会书房里,胤禛看着弘晖,“你想何时大婚?”
“阿玛,儿子想后年可以吗,要不行就明年吧。”
弘晖叹了口气,他再拖个三五年,但表姐的年纪拖不得。
他心里也茫然无措。
父母不同意见,他怎么做都不孝,他自己也不想这么早成亲,所以也愿意听阿玛的。
胤禛脸色稍霁,“那就后年,男子若早失元阳,会长不高的。”
胤禛的话让弘晖惊恐地瞪大了眼睛,“阿玛,是真的吗?”
“对,你至少十五后再行房事。”
胤禛其实也不确定儿子还能不能长高,这身子骨确实小了些,不如弘星壮实。
明明他长这么高,怎么弘晖弘昀都不高。
这肯定不是他的问题。
弘晖道:“儿子听阿玛的。”
胤禛总算有了好脸色。
翌日年初三,耿静晗带着孩子去苏家。
此时苏家可热闹了,除开苏小舅不在,苏三舅苏四舅都从江南过来了。
一大家子三代同堂,耿静晗也是艰难的认了个全。
几个舅舅舅母都当了爷爷奶奶了,弘星就有了大群小伙伴一起玩,特别的开心。
苏大舅母和苏二舅母还拿着姑娘的画册让耿静晗帮忙掌眼,哪个适合苏小舅。
耿静晗还是建议等苏小舅回来再让苏小舅看,毕竟和苏小舅过一辈子,总要入他的眼才好,不然娶回来也留不住爱往外跑的苏小舅。
两个舅母叹了口气,长嫂如母,公公婆婆都不在了,自然对苏小舅的亲事上心。
“这猴儿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大舅母想到苏小舅年前的来信,安好勿念四个字,哎哟这心里就火冒三丈。
也不知道人在哪个犄角旮旯里,这么久不着家,也不知道人过的好不好,有没有钱用,有没有遇到危险和困难。
就写着四个字回来报平安,这不是欠抽吗。
耿静晗听着两个舅母的抱怨,简直笑哭。
“两位舅母安,小舅舅这么大个人了,会照顾好自己的。”
耿静晗到底没有把小舅舅在外面画地图的事情说出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对小舅舅也是很佩服的。
PS:三更到,宝宝们晚安,明天再见!
第135章 爷为什么不开心
耿静晗在苏家拜年,重点谈了三件事,一件是奶茶、一件是制冰、一件是游乐场之事。
毕竟游乐场一建起来,周边也要建商业街,以后城西肯定繁华起来。
国库的欠银已经收的七七八八了,不过游乐场并没有用国库的钱,而是康熙私库投钱。
要是用国库的钱,那就不是康熙一个人的了,也不是胤禛和耿静晗的,而是整个朝廷的了。
不过发展起来,商业带动经济,也增加国库的税收。
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游乐场的事了,而是如何规划城西,发展整体经济。
苏家本就经商,立马就嗅到了商机。
耿越荣不会经商,对这事也不敏感,但也知道是好事。
耿静晗朝着耿越荣道:“大哥,制冰之事你也参与份额,你找人回一趟小渔村,收购他们打的海鱼,可以晒制成鱼干,也可以用冰块冰着,运到京城各地贩卖。”
“这……”耿越荣觉得有些难办,“我在宫中当侍卫,也没有空闲时间顾的上,而且像妹妹说的,需要大量的人手,还得可靠才行,我手里也没多少能用的人。”
耿静晗觉得耿越荣这种老实人适合拿死工资的,“这事大哥要找大嫂商量才行,毕竟事关小渔村,大哥要是觉得有能用的人,可以提携他们用起来。”
在耿静晗看来,怎么会没用的人。
耿越荣在小渔村长大,那里都是人才啊。
而且江家两兄弟也会武,虽然没耿越荣这么厉害,但也拿的出手。
耿越荣习武的地方,那些习武的人都能利用起来,开镖局做快递……。
耿静晗越想,眼睛越亮。
“越荣,你要不会,我们都可以帮忙。”
苏家舅舅外甥们那叫一个热情。
除了苏大舅的长子苏维清如今外放做官,还有小的在读书,其他人读书都没有什么天赋,只能经商。
苏小舅倒是有希望考取功名,可这人正浪迹天涯,科举都没参加。
离开苏家的时候,耿越荣亲自把耿静晗母子送到雍郡王府,耿静晗便和耿越荣说了镖局快递的事。
耿越荣眼睛亮了亮,这个他可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ODu.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