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经调侃弟弟:“子由有五女,负债如山积。”苏辙官运亨通的时候,曾置办过几百亩良田。后来为了女儿换成了9400贯钱,全部做了女儿的嫁妆,从此一贫如洗。】6
苏辙:…………
苏辙痛苦面具,虽然他现在还没开始嫁女儿,但是听到这个钱数他已经开始肉痛了。
偏偏女儿已经生了不少,又不能塞回去,只能认栽。
听主持人说他未来一共会有五个女儿,天呐,还让不让人活了?!
总之,为了女儿他也得好好当官好好攒钱,不能懈怠了。
【值得一提的是,苏家相对来说比较穷困,因为没有钱买房子。苏轼和苏辙都曾经写诗哭穷,哭自己一把年纪还居无定所。】
苏轼蚌住。
他单以为只有弟弟没钱,没想到自己也是。而且是一把年纪兄弟俩双双没钱,这也太惨了。
【其实刚开始苏家是有房子的,苏洵贷款买了一套京城的房子。但是苏洵他没钱,所以欠债是由苏轼还的。
但是后来苏轼兄弟两个都被贬官,还不起债了,不得已,苏洵只好又把房子卖了。】
仁宗位面还活着的苏洵:……
苏洵开始思考自己买房到底是为了什么,既然迟早要卖掉,不如一开始就租房子住。
京城的房价是真特喵的贵啊!
唉,儿子一个两个的都靠不住,指望他们能给自己养老还是别做梦了。
全是穷命,他们一家子都没钱。
【被贬之后,苏轼在黄州盖了农家小院,苏辙也在筠州盖了一个。但是这种自己建的小房子,还是在偏远地区,根本不值钱。
后来苏辙回京当大官了,有了数百亩田地,依然没钱买房子。和他比起来,好歹苏轼有个农家小院住。】
苏辙:别说了,在下已经很难受了。
不,还有更难受的:
【苏辙是什么时候重新拥有房子的呢?是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去颍川买了个便宜的二手房。】
苏辙:………………
第48章 教育:对话文学5
七十岁,终于有房子了,还是买的便宜的二手房……
呜呜呜,我的眼泪不值钱!
苏辙内心悲愤异常。
未来的我为什么会混得这么惨?当上副宰相了还混得这么惨,我是不是太给宰相圈子丢人了?
此时此刻,连王安石都忍不住开始怜爱这对兄弟了。
说实话,经济大拿王安石完全无法理解这俩兄弟是怎么把日子过成这样的。
苏轼再怎么被贬谪,他也是当官的啊。还没有女儿,又不用赔嫁妆。他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苏辙就更离谱了,当官攒的那点家底都给女儿陪嫁出去了,宁愿买几百亩地也不买房子。不买就不买吧,几百亩地可以坐等吃田租,倒还不错。
所以他是怎么在这么好的优势局面下,没有扩大资产,反而沦落到卖光田地的地步?
这对兄弟真的是一个赛一个的离谱。
【在苏辙捞哥哥的故事里,还有个经常出现的剧情是说苏辙时常在金钱上援助哥哥。
但我们纵观史料会发现,其实二人一般都是互相援助的,谁有钱了就支援兄弟一把。
而且统计次数之后就会发现,没有女儿需要养的苏轼经济上更宽裕一些,所以他的援助次数反而比弟弟更多。】
苏辙感动地抱住哥哥:
“兄长,以后几个侄女也要靠你了,你比我能攒钱。”
苏轼立刻推开他:
“不了不了,从现在开始我不是你兄长了,你找王安石去,他有钱。”
苏辙顿时翻起旧账来:
“那你被抓了还喊什么以后妻儿都交给我来养?我都没让你连我妻儿一起养!”
苏轼有点心虚:
“那不是你没下狱吗?那会儿的我肯定以为我死定了,只能拜托你了。”
塑料兄弟吵吵嚷嚷起来,连小时候谁多吃了一块糕点都能拉出来吵一吵。
不过吵架归吵架,真遇到困难那当然还是得帮。
【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写下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思念远在齐州的弟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1082年,苏轼在黄州任职,苏辙特意赶来黄州见了哥哥一面。此时距离兄弟俩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13年。】
【1097年,苏辙被贬化州,同年苏轼被贬儋州。原本远在天涯海角的兄弟俩,在苏轼这次贬谪的路途上意外相遇。
这是两人一生中最后一次见面,这一年他们一个61岁,一个59岁。
四年后,被徽宗平反的苏轼还未来得及复职便于北归途中逝世。此后苏辙独自面对官场倾轧十一年,直至死后安葬在兄长墓旁,二人才再度重逢。】
徽宗位面的苏辙老泪纵横。
此时的他已然是孤零零一个人,面对奸臣蔡京的打压,他选择了避其锋芒。如今他已致仕,筑室于许州,准备闭门不出,专心治书。
天幕预言他还能再活9年,那就趁最后的时间好好整理整理自己和父兄的诗词文章,编一本“三苏文集”吧。
神宗位面。
苏辙闭上了和哥哥吵架的嘴。
不管他们怎么打打闹闹,感情都摆在那里。乍然听到自己日后要被哥哥抛下十一年,他有点难以接受。
虽然明知道自己年纪小,可能活得会比哥哥长。但,谁愿意失去自己最后的亲人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OPP.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 无字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