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李世民,为什么您自己不服太子就可以夺嫡,我却不行呢?自古皇位有能者得之,我觉得我不比长兄差。
先不说他自己是不是真的比李承乾有本事,这番话从道理上来讲确实没什么问题。
李治自己都是认同的,甚至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历史上的李治或许一开始没有争夺皇位的心思,但是现在的李治有。
在知道自己能够成为青史留名的厉害皇帝之后,哪个男人愿意放弃登基的机会呢?
至少李治的野心是起来了。
可他和李泰不同,他不会为了皇位连亲情都不顾。
所以李治选择直接去找太子兄长,和对方促膝长谈了一夜。
兄弟两个自小关系就好,他们年岁差得有点多,李治晚生几年甚至都能给李承乾当儿子了。
李承乾听到弟弟说他想和自己公平竞争,并没有什么意外,也没有生气。
这些年在父母的教导和天幕的开导下,李承乾没有走入偏激的死胡同。他甚至还能自我反省,承认自己不如弟弟。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
“雉奴,我确实不如你。我心态不好,不一定能当得好皇帝。不过我没当过,也不好说,或许我可以呢?那就我们兄弟两个公平竞争,各凭本事,我想耶耶应该也更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
如果是青雀,李承乾不会松口,也不会傻乎乎地觉得两人真的可以良性竞争。
但是雉奴不一样,雉奴不会为了权利残害前太子和前太子的子嗣,他是个心软善良的人。
……好吧,善良这个有点不太适合形容雉奴,天幕都认证他是第一黑莲花了。
可李承乾还是对他家小九弟弟有滤镜,觉得雉奴哪儿哪儿都好。为此他还跑去和李世民说要和小九公平竞争,把李世民弄得哭笑不得。
儿子们太有本事也是个问题,手心手背都是肉,选谁都很难抉择。
偏偏个孩子里有两个想法清奇,政治斗争还能搞象牙塔似的“良性竞争”,听上去仿佛天方夜谭。
可是再怎么离奇,也总比兄弟相残要好。所以李世民哪怕头疼储位不稳、太子可能会立了个寂寞,还是默许了两人的比试。
不过李泰可以提前出局了,公平竞争的前提是不会对同胞兄弟心怀恶意。
李世民心想,那就让他看看承乾和雉奴到底谁更适合继承大唐吧。
相信以他们兄弟的感情,即便有一方落败了,他们也能约束好自己的党羽,默默成为辅佐另一位的贤王。
有谁规定皇家不能出现这样的“童话故事”呢?中华上下五千年,总能有点神奇的例外出现的嘛。
大汉。
刘彻可不会在掉过的坑里再掉第二次,所以得到天幕的预警之后,他坚决不让自己重蹈历史记载上的覆辙。
呵,这次谁也别想从他手里搞掉他的太子。
史书都证明了,那种危急的情况下他家据儿都没想着造老子的反,只想着诛杀乱党,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家据儿就是个孝顺儿子!哼!
不过虽然不用担心这些,但儿子的寿数还是要担心一点的。
刘彻看着自己人到中年的儿子,有点忧心。唉,万一太子没活过他咋办?
这些年刘彻可没仗着自己能活就不搞养生,他可惜命了。
活到七十算什么?他巴不得能活一百多!
刘彻摸了摸下巴,对刘据说道:
“据儿啊,反正你现在继位也不一定能当几年皇帝。要不父皇我努努力,活到你孙子能继承皇位的年纪,直接传位给他,你说怎么样?”
刘据:……
真不愧是我爹,说话还是一如既往的创死别人。
历史上刘病已继位在公元前74年,当时他十七八岁。不过亲政是在六年后霍光去世的时候,但刘彻觉得十七八岁的刘病已也差不多可以独当一面了。
也就是说,刘彻只要比历史上多活十年左右就行了。
十年而已,他可以的!
刘据:…………
这个时候,就得喊一句“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呼?”——前提是刘据能活到他孙子继位那段时间,不然只有十年。
算了算了,别好高骛远了,他还是先努力活到历史上他爹的死亡年份吧。
大秦。
或许是养生之法真的很有效果,也或许是过分劳碌确实是导致始皇寿数锐减的元凶,这个位面的始皇居然足足多活了二十年。
二十年够做什么呢?够始皇把天底下的隐患拔除了。
什么六国余孽,蹦跶十年就够能的了,还想多蹦跶二十年,做梦呢!
始皇不仅搞定了最后一波六国余孽,他还搞定了更多的改革。以前想弄没时间弄的,统统都弄好了。
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大秦阶级晋升渠道的改革。
军功制令大秦一统天下,也是军功制作为元凶之一断送了大秦江山。
好在二十年足够始皇改出一个更适合新生秦朝的新制度,再加上法考的辅助,如今他再也不用为大秦的未来忧虑了。
感受到寿元将尽的时候,始皇叫来了扶苏和所有重臣。
传位就得当着一群人的面传,这是始皇学到的最惨痛教训。所以临死前哪怕知道这一次扶苏继位不可能出现意外,他也坚持喊来了一大群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OPP.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 无字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