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还有那皇位的诱惑,自古以来不知道多少英雄豪杰都死在争夺天下的路上,身为皇子,怕是没有任何一个是能抗拒得了这诱惑的。
钟响三声,整齐排好队伍的官员们就分成两拨进入了朝会的大堂,而在他们于朝会上列成几排站稳了身子后,老皇帝便从侧面走上了龙椅。
一阵山呼万岁之声,朝会便开始了,虽然说很多人都明白今日议事的重点是什么,但几位皇子还是很明智的等着,等其他官员把正事都说完了,他们才站出来。
一个小小的甄少华,按理来说是不该拿到朝会上来说的,可几个皇子手下的人,抓住了甄家家主可能涉嫌此案的事情,就不依不饶了起来。
六皇子的人自然也是不甘示弱的反驳,没用多长时间,原本井然有序的朝廷,就变得有些混乱了起来。
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六皇子的人在其他几位皇子的围攻下,其实是处于一种底气不足,节节败退的状态。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另一方的人多不说,还占着理,六皇子平日里就算是再强势,再得圣宠,他也知道这件事情甄家理亏,怕是避免不了受处罚的可能。
其实事情进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其他几位皇子已经不只是想让六皇子手下最得力的甄家受到处罚了。
他们更多的是在打击六皇子的威信,同时也是想让朝臣们,主要是几位阁老们对六皇子感到失望。
与之前几次皇子们的明争暗斗一样,今日也是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而眼见着下面的朝臣已经越深越离谱了,老皇帝终于不再冷眼旁观,而是出声制止了。
昨日想了一夜,他到底还是感情胜过了理智,其实也不能那么说,毕竟这件事情上有所偏袒并不会影响到什么大局,顶多也就是本就不和睦的几位皇子,私底下恩怨更大一些。
而既然已经有了决定,眼见着六皇子快支持不住的时候,老皇帝自然也不能让甄家真的吃亏,至少在奉圣夫人去世之前,他都不希望甄家出什么大事。
虽然说是要维护,不过没有处罚也是不行的,只是这处罚看起来像是处罚,但其实轻的根本就不像是在处罚,反而像是有些安抚的意思。
对此,其他几位皇子自然是极为不满的,可皇上直接就下了圣旨,把这件事情给盖棺定性了,那他们就算是再不满,也不能说什么了。
好在,上朝之前,那几位皇子其实心里就已经有数了,毕竟甄少华已经死了,而他们的父皇,又向来是个偏心的,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而且他们的目的基本上,也已经算是达到了,甄家甄少华的恶行,那整个朝廷所有的官员基本上都知道了,虽然说甄家处置的行动很果断迅速。
但这样能惹事的家族,还是与六皇子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家族,那些还没有投靠六皇子的中间派,再想投靠人的时候,会不会考虑到这点。
这次的甄少华是死得很利索,可万一下次再冒出个甄少华呢,夺位之争本来就是很残酷的,谁也不会愿意在最关键的时候,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拖后腿的。
而这些还只是那些看重利益的官员,对于那些注重清名的,他们会很清楚,经过这件事情后,甄家的名声已经臭了,与甄家绑在一起的六皇子,名声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他们若是不想自己的清名受到连累,那就不会再站到六皇子那边,当然,原本有着甄家支撑的六皇子,就不是这些文人喜欢投靠的对象,现在不过是更加重了一些。
而除了这两种之外,那些当官的目的,就真的是想为百姓做事的,不用说肯定会绕着六皇子走了,毕竟现在六皇子还只是皇子,甄家就已经这样嚣张。
那可想而知,等日后六皇子若是真的登基了,甄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又会把百姓给祸霍成什么样子。
虽然说其他皇子,也难免会做过一些有损百姓利益的事情,但相比于这虐杀的几十条人命,就明显是小巫见大巫,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这些皇子精心准备了好久,却只换来甄家一个不轻不重的处罚,但却并没有太过沮丧的样子,反而三三两两还心情很好的出了朝会大堂。
而六皇子虽然被皇上偏袒,并没有让他的母家受到什么处罚,但他的脸色却并不怎么好看,一点得意的神色都不见,反而显得有些失落沉重。
他想得倒不是那些朝臣们听到这件事后,可能会有的种种反应,因为这个时代,清官毕竟是少数,多数人还是更加看重利益和前程的。
他现在虽然暂时性的失利,但是只要皇上的偏袒一直都在,那前来投靠他的人就会数之不尽,完全不用担心。
甚至他如果能让父皇将他直接立为太子,那现在的一切就都不算是什么问题,不过就是一道小的沟沟坎坎而已,夺位之争上这就是日常。
他担心的是,父皇每次都是这般的偏袒他,好像完全不计较他惹出的这些麻烦,但越是这样,他反而就越是有些心慌,越发的担心起来。
因为人的偏袒是有限度的,父皇现在次次都偏袒他,偏袒他的母妃,那是因为有着奉圣夫人在,可如果他那位外祖母没了呢,那还会有这样的偏袒嘛。
父皇又会不会觉得,已经偏袒他们偏袒的够多了,以后就不再站在他们这边,在那么多的事情中,把感情都给消磨掉了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OXt.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风过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