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_风雨琉璃【完结】(422)

  一边哀叹自己这养孩子的命格一万年不变,一边默默的开始增加课程,从简单的识字,算数,到一些木匠,铁匠的手艺,甚至连着笛子,下棋这样不怎么费钱的雅趣,也一并归拢到了课程里,让这些孩子将来能多点拿得出手的技艺。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人心换人心总是不会错的。阿玉的付出所与人都看在眼里,所以当阿玉开春再一次来到集市的时候,这里的人对他的友善程度简直让人诧异,买布?比别人低了一成,因为这店铺的伙计用的是自己的内部折扣;买米?伙计又给介绍了最便宜合算的,还给内部价;想打一把匕首?铁匠铺的大师傅亲自出来接待,给成本价,因为阿玉教给孩子的打铁技能,被某个和他有亲戚关系的学生给用到了这边,大师傅从此节省了一成的成本。

  是的,能给阿玉这个折扣是因为,他家的这些人和他的那些学生大多都有亲戚关系,这是小地方嘛,连着亲,不奇怪,消息传得快也不奇怪对吧。甚至因此,还有不少人开始凑上来,询问阿玉,他那里还收学生不。因为阿玉不要束脩啊,这样的好地方,这样的能耐人,谁家不想送孩子来学?

  那些冬日前跟着阿玉上山的孩子家,一家家的这个冬日过成什么样,大家伙儿可是亲眼看见的。有肉吃,有兔子皮做衣裳,有卖猎物得了余钱买米,甚至还有攒了点钱,准备开春修房子的。这才一个冬日,就这样的出息,这样的先生不拜,那简直没天理。

  于是乎,刚开春,阿玉家就又要折腾起来了,就在院子外头,重新起一个大大的木刻楞,好做学堂用。而他家的房子,也将继续增加,最起码在院子的两边,那是铁定要起两个厢房了,毕竟学生多了,总有会借住的事儿发生的对吧。而这一次起屋子,那比上一次真的是不知道快多少了,因为来帮忙的人很多啊,那些弟子,即使自己不成,家里男丁也没壮劳力,可砍树总是会的吧,那些亲戚总有那么一两个吧,再加上想送孩子来的一些人家知道消息后赶来的,这人一多啊,三天的功夫,这屋子愣是就起来了,这速度看的阿玉都咋舌。

  而等着屋子建好,阿玉才发现,他这小小的学堂,新入学的学生居然已经达到了十七个,这个数字……该不是将这周围十岁以下适龄的都送过来了?难不成自家那厢房这是从此以后要改成学生宿舍了?这么一堆孩子让他一个人怎么带?即使这些孩子都很听话,很乖,可怎么也是孩子啊,你们怎么就不知道送点大的过来呢?

  刚抱怨完,转头,阿玉就自己想通了这关键,因为在大些的,到了十三四岁,这样的大孩子一般在寻常人家,已经当大人用了,要挣钱养家,要开始感受生存的艰难。读书什么的,对他们太奢侈了。

  想到这些,阿玉又心软了。时代确实一直在进步的,因为读书的比例,识字的比例后世永远比前头要多,在这个吃饭活命都艰难的岁月里,读书,太奢侈,是少数人的权利。比例?这个已经没法子算了。除了世家子弟,有这个机缘的,或许万分之一都不得。

  想到这些,阿玉难得的圣父了一回,让这些孩子给家里带信,那些大孩子若是有空,也来学,反正他不收束脩,哪怕是再忙乎,偶尔几次也成,好歹能认识几个字,学点算数什么的,以后不至于吃亏。再不济他还能教他们打猎谋生的本事,也不算是耽搁了养家糊口。

  这样的阿玉,用自己的善言善行,用自己的方式获得了所有听到这事儿的人的尊重,即使他年纪还小,即使脸上还稚嫩,可走出去,却能让无数人对他弯腰行礼。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是对他有教无类的尊重。

  与此同时,杂家,这两个字因为阿玉,也在这一片地方留下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么一个往日不受人们重视的学派,甚至杂家学的东西多,包罗万象的名声也慢慢的开始辐射出这一个小小的集市,开始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至于阿玉自己?虽然还不能算什么名士,可影响力已经像是涟漪一般开始扩散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纤维喷雾 8瓶;

  第220章 在寻秦记里开地图14

  两年的时间过得其实很快, 特别是当你总是能看到白幡的时候,秦赵之间的战斗以赵国一战这损四十万而结束,对于那些一国君主来说, 还能有苟延残喘的余地, 歌舞依然升平, 美酒佳肴依然不断, 可对于寻常百姓人家,却像是塌了天一般的悲戚。

  别的地方不知道,可在这里,在这个偏僻的集市附近,好在还有阿玉,两年的教导, 已经让不少人家的孩子顶起了门户, 让这家不至于因为顶梁柱的死亡而崩塌, 可到底,家已经不成家。

  可奇怪的是, 这里的人却没有多少怨恨秦国的意思, 一个个悲伤的除了流泪还是流泪,这让阿玉都有些不解。三国那些年, 说是战乱,可到底维持了多年的和平, 阿玉终其一生也没接触过这样的情况,而大唐?他们就没什么败绩,所以他也不懂战败一方百姓的心思, 这一次……

  “秦人?有什么好怨的,这些年死在周围各国之下的人还少嘛?真要怨恨,哪里怨恨的过来?再说了,秦人?那秦国招贤令下了不止一次,那听说朝堂上很多都是别国士子名士,就是咱们赵国朝堂,不也多是他国之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Ohz.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风雨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