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818那些错过改变历史的女人们[历史直播]_宋茨【完结】(63)

  “既然如此,那你就谢恩退下吧!”

  吕太后挥挥手,待刘濞又再次三拜谢恩之后,方被人带了下去。

  刘邦当时对自家人出手相当大方,不光兄弟子侄都封王封侯,还在长安给各家都留了府邸,哪怕几年回来一次,也不怕没地方住。

  只不过,这次刘濞举家回来,就不用想着再离开长安了。

  吕雉原本就想着要收回刘氏诸侯王的封地,还没想好从哪一个开始,刘濞就自己送上门来。

  天授不取,反受其害。

  她当然不会跟刘濞客气,该收回来的封地,自然要收回来。

  当初刘邦分封诸侯王,其实也是因为朝廷无人,以现在的人手和管理能力,根本无法管辖到边远地区,削除开国异姓诸侯王,分封刘氏诸侯,也是为了以血脉维系,巩固中央政权,不得已而为之。

  可无论是刘邦还是吕雉,都知道这法子无法持久,不管是刘邦定下白马之盟,还是吕雉当年大封吕氏诸侯,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说难听点就是饮鸩止渴罢了。

  吕雉从UP主陈曦推送的视频里不仅看到了刘盈之死,也看到了自己死后吕氏做乱不成,反被灭门。

  而如今又看到了汉景帝削藩引发的“七王之乱”,说到底,都是因为分封诸侯王,自成一国,权利滋生野心,中央政权强势之时倒也罢了,可一旦皇帝年幼势弱,就难保诸侯不生异心。

  想想七王之乱以刘濞为首的话,那顶多也就是三四十年内的事,文王百子分封天下,哪怕周武王伐纣灭商,说是一统天下,可周王室实际上能管辖的,也不过是镐京和成周洛邑之地罢了,各地诸侯势大,周王室渐渐成了摆设,就连孔夫子周游列国,也是想求得诸侯国官职,未曾想过去周王室发挥能量辅佐天子。

  张良阻止了刘邦分封昔日六国后人,刘邦更进一步定下盟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就是以前朝为鉴,避免再出现架空皇室的局面。

  刘邦或许想着,老刘家一家人,总不能窝里反?或者就算窝里反,这肉烂在锅里,总归还是刘氏天下,不至于改朝换代罢了。

  可吕雉既然看到了后世可能发生的事,靠着陈曦提供的后世经验,已经改变了刘盈的命运,自然不甘心再做个“垂拱而治”“无为而治”的太后,而是干脆利落地从现在开始,就收拢权力,不给这些诸侯王成长为“七王”的机会。

  王都无了,看你们还闹什么乱。

  更何况,这些诸侯王阴奉阳违,对王朝的统治并没有起到当初预想的作用,既不能扶持中央,更不能对抗外敌,裹乱内战倒是十分在行。

  从刘邦开始,到吕雉当初推行政令,说无为而治,目标是让官员们不要扰民,与民生息,让经历了多年战乱的百姓能够有个喘息繁衍的机会,然而真正落到实处得了好处的,却只与诸侯和大贵族们。

  大汉开国就开始推行的十五税一到汉文帝时期的三十税一,都只是指田税,并不包括徭役和丁税,可在中央政权无为而治的时候,诸侯和公侯贵胄在疯狂地兼并土地,他们向国家缴纳三十税一的田税,却向农民征收五成田地收入,这还不包括徭役和人口税。

  就在被司马迁狂吹的“文景之治”时代,上层统治阶级固然过着“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注1)的黄金生涯,可底层百姓却因为各种明目的徭役和人口税,动辄倾家荡产,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注2)甚至“生子则杀”(注3)。

  吕雉不知道这事儿也就罢了,既然都知道几十年后大汉治下会因为诸侯嚣张至此,导致民生凋敝至此,自然就想从现在开始,尽量解决解决诸侯的问题。

  刘氏诸侯王不行,吕氏诸侯王同样也不是好东西。

  那些仗着她势而起的吕氏后人,浑然忘了自己的出身,变本加厉地作恶,到头来被陈平周勃扑杀也是自取其咎。

  吕雉既然打算自己称帝,以吕凤(鲁元公主)为皇太女,就不打算再像从前那般无脑扶持吕氏族人,那跟刘邦大肆分封刘姓诸侯一样,都是祸根。

  大汉立国之初,便是郡国并行,既想避免强秦废宗室分封二世而亡之例,又想以同姓宗室诸侯国合力扶持中央之利,想法的确是好的,可人心并不会因为血脉相同就变得齐心协力,结果就是哪怕同姓诸侯,也一样会内乱内斗,纷争不断。

  尤其是像刘濞这样的,私采铜矿,私铸铜钱,挖的是国家的国库墙角,肥的是自家诸侯国,就算没有晁错建议削藩,早晚也会成为内乱之源。

  所以,吕雉毫不犹豫地先将他的封地没收,吴国变成江东郡,铜矿收归国有,江东的土地富饶,正好可以作为她的经济试验田,推行新农具和新粮种。

  说起来,她还得感谢刘濞自己送上门来,给了她这么一份大礼,所以才没直接要了他的性命,而是降等为合阳侯,让他一家都留在长安,反正有封邑食禄,当个吃喝不愁的富家翁总是没问题的。

  目前的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极低,吕雉原本还没什么感觉,直到听UP主陈曦说起后世粮产,动则数百上千,土豆红薯玉米等从海外运来的新粮种竟能有亩产数千斤之多,震惊之余,更是兴奋不已。

  要知道,现在的农作物以粟、麦、菽、稻、麻为主,粮食亩产量是一石到四石,按照陈曦她们那个时代的折算,此时的一石大约是后世的六十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P1z.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女强文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