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个世界,时间点在始皇帝二十九年,嬴政第三次东巡后。
历史上,始皇二十六年,灭六国统一天下。
始皇二十九年,秦攻百越。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一路10万军队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福建),当年就攻下。另四路40万大军,各两路分别攻击南粤(广东)、西瓯(广西),却是收到极大阻碍。
是秦朝开疆扩土战争中伤亡最惨重的战争。
40万秦军与当地的5万雒越军激烈战斗,双方都死伤惨重.
从始皇二十九年到始皇三十年,40万秦军只剩10万,5万雒越军背打到只有六千多人。双方进入对持阶段。后来,秦朝又两次南征两广地区,等百越之地被完全划入秦朝版图是始皇三十七年,同年嬴政崩逝。
始皇三十一年,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土地私有合法化,征收田赋。
始皇三十二,蒙恬率军北击匈奴。
始皇三十三年,修筑长城。
始皇三十五年,修秦直道。准备修阿房宫,后发现未建成,只造了部分夯土台基及其北墙、东墙和西墙。
始皇三十六年,荧惑守心。
始皇三十七年,帝崩。
第38章
今日的城门故事如何?
倘若时间倒退三个月,天命归秦的神迹没有出现,很难说它的效果有几分。
今时不如往日。神迹分别在博浪沙与旧时楚国都城寿春显露,被很多人亲眼所见。
那不是凡人能制造或穿凿附会的假祥瑞,而是真实到令人不敢置信的仙山、仙兽、仙音显露人间。
试问有几人能真的不惧鬼神,最多就是敬而远之。哪怕鬼未害人分毫,多数人也怕会鬼三分。
当它/祂实打实出地现在活人面前,有几个真敢去杀鬼弑神?
大秦境内,如今谁人能不信始皇帝身负天命?
两个多月过去,秦朝全境的治安都好上几分。
正值此时,将项氏处心积虑的谋逆之罪公诸于天下。
同时,官方一改向来的冷硬砍头公告风格,变得动之以情,是能起到极佳的宣传效果。
不过,此次仅是为改变大秦在人们心中的舆论印象吗?
李斯听到嬴政的提问,立刻意识到今天被传召来的原因不只于此。
始皇帝通过砍头公告的文风在释放一种讯号——大秦意图改变施政策略。听懂的人就会抓住机会前来咸阳自荐。
一百多年前,秦孝公发布招贤令。
这条政策一直延续下来,咸阳有招贤馆,四方有志之士皆能来此。
想到招贤令,一段十九年前的往事涌上李斯心头。
秦王政十年,嬴政下令驱逐六国客卿出秦。
李斯也在被逐之列,立刻上呈《谏逐客书》,请求王上收回成命。
当年,他雄辩滔滔,大胆直言只有得六国贤良,秦方能一统天下。但等天下一统,大权在握,他再没了彼时心境。
“李斯。”
嬴政见李斯愣神不答,又问了他一遍。“你认为城门故事如何?”
李斯立刻回答:“回陛下,以鄙人愚见,此文甚妙。”
就是行文用词难免让他觉得尴尬,应找更擅长作文章的人润色一二更佳。
不润色也行,不是去辩经,而是要讲给平民们听,可能尴尬些更抓人耳朵。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今天面对陛下的询问,自己的答案不能止步于认同舆论宣传手段。要给出后续对应政策变动措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能官复原职活下去。
“如今天下归秦,六国旧人不似秦人适应秦法已久。秦朝以刚猛示人,可刚过易折。不如趁此时机,行怀柔之法,定天下民心。”
李斯说出“怀柔之法”,心底难免一阵恍惚。
谁能想到此言会出自他口,从前压根没这种意识。
法家,不需要怀柔。只要每个人都遵守制定好的规则,规则严厉到无人敢反抗。
世事难料,水镜突如其来地出现。
它播放出了史书上秦朝的命运。距今仅剩不足十一年,巍巍大秦轰然而塌。指出帝国超速死亡的三大推手:赵高、胡亥、李斯。
对此,李斯如何能不害怕惶恐。
他亲眼看到赵高被夷三族,死前被毒哑,断其手筋脚筋,死后被挫骨扬灰。
如非胡亥年纪尚轻是嬴政亲子,且暂无劣迹,难说是否会被一并格杀勿论。
对比来看,李斯仅仅被革职,关了两个月紧闭,处罚太轻了。
这是始皇帝顾念旧情吗?
不可能。
李斯有自知之明,不论过去有多少君臣情谊,在水镜显示他背叛嬴政的那刻起,昔日情分彻底断了。一次不忠,百次不用,那才是嬴政。
留他一命,只因他还有可以利用的价值,而他必须找到将功折罪的办法。
在两个多月的禁闭中,李斯一遍又一遍去推演,究竟为什么史书上的自己做出那些选择?
是对权力的迷恋?是无法甘心被别的朝臣压过一头?或者是不能说的理由。
十一年后,他怕死,怕像商鞅那样死去。
秦朝二世而亡,只因为胡亥与赵高作乱吗?
两者让大秦超速溃败,但没有他们,大秦在十一年后恐怕也走向崩溃边缘。
十一年能发生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Pj4.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山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