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吉士们苦恼的围到林隽身边:“元卓,咱们第一期应该选什么主题?”
日报,听名字似乎每日都要出一期?
林隽想了想,分配道:“既是京城日报,事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咱们姑且先大致划分为要闻、实事、文教、经济、探轶、评论这几大板块罢。”
“等等,其他的还罢,这探轶与评论何解?”孔翎问道,其余人也忙不迭点头,这两个是什么意思?
“探轶嘛,京中人口众多,汇聚各省人士,其风俗轶闻也丰富得很呐。咱们搜集这些奇闻轶事,与百姓探究一番,或可分析其中蕴含的原理,或可追溯其形成的原因,岂不有趣?”
众人纷纷点头,单他们都来自四面八方,有一肚子的小道故事哩。
“至于评论,便是将观众对我们刊登的或一事或一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咱们将其誊上来与大家分享,供大家讨论,这参与度是不是立马上来了?”
一帮庶吉士听得双眼发亮,元卓脑子怎么长的?光是听他描述就很有趣了,刊登出来后岂不引爆全城?他们恨不得立马看到观众们的反应就好了。
林隽开始分配:“你去通政司看看最近可有值得关注的时政消息,你与我一会儿去桃园采访,那边有一个好事可以通报呢。你们去各处看看有无新奇的轶闻,季同兄,你去打探打探最近百姓们衣食住行的物价行情,尺玉兄,文教就交给你了。”
大家干劲十足地揣着自己的记者牌牌领命而去,丝毫没有觉得林隽正在越级指挥。
林隽倒有自知之明,只文煜没发话,袁学士不敢反对,梅学士也是一副爱咋咋的表情,是以他就毫不客气地上了。
毕竟没有人比他更懂报纸!
见人都走了,林隽叫住吴圭,揽着他走到一旁悉悉索索的说:“尺玉兄,关于文教方面小弟有一个想法……”
第51章 京城日报
林隽与吴圭出的文教板块的主意便是后世小朋友经常能看到的连环画。
早在准备办报纸时林隽就在等这一天了。
一份成功的报纸怎么能不刊登连环画片呢?这可是小孩子最期待的环节啊。
足球前线成功后林隽便找了几位画手着手绘制插画,与袁氏商量好随时准备刻印。
连环画要打出名头就要选百姓们耳熟能详、有基础受众的故事进行刊载,首先映入林隽脑中的便是文朝老少中最受欢迎的《西游记》。
其实各大出版行也出版过《西游记》的绘本,林隽一一比对过后最终摇头打消了捡现成的主意。·这些绘本过于抽象写意了,注重环境而不突出人物主体,艺术性是足够了,但是画面却不抓眼、不吸引人,作为连环画是不合格的。
且这些妖怪描绘得也太‘本质’了罢?说是猴子那一定是真真的猴子,一点不掺水分的。林隽看着剧版西游记长大,深觉缺少各色俊男美女的取经路根本不完整!
是以林隽撸起袖子自己找人干,他对画师们的要求只有一个:人物必须生动好看。
届时画面下方会有文字描述每一个场景正在发生的故事,而图画的主要功能就是让人能够以此进行脑补、代入,所以画面必须要接地气。
他仿佛一个苛刻的甲方,打回好几版草图后画师们交上来的成稿终于有了一点现代漫画的影子:笔法生动简练、画面幽默诙谐。
林隽捧着画稿赞不绝口,被他折磨的画师则端着茶杯缩在墙角唏嘘:他也不想抛弃艺术啊,可是林隽给的太多了。
万事俱备,只欠新报。
吴圭只要去袁氏检查刻印效果即可。
所有人都走后,林隽也领着一名庶吉士去桃园球场那边。
庶吉士一开始还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边能有什么新闻?足球联赛还未开始罢?
不一会儿就听林隽叫他下车。
“这才刚出城罢?”离球场还有好一段距离呢。庶吉士疑惑的跟着他下车,就见去往球场的岔路上铺着许多麻袋,将路面遮得严严实实。
“元卓,这是在做什么?”庶吉士好奇的看向前方,整条路都被麻袋盖住了。
“你看看,这是咱们新铺的水泥路。”林隽掀起一只麻袋,给他展示被遮起来的光滑平整的路面。
庶吉士震惊的瞪大眼:“这、这……”
他顾不得读书人的体面蹲身将手掌放在路面上摸了摸,惊叹道:“元卓,这是用修建球场看台同样的材质铺就而成?”
林隽含笑点头。
“没想到水泥还能铺路!”庶吉士惊叹道,他新奇的揭开几块麻布,灰白色的水泥路静静呈现在他眼前,虽然见过皇极殿中光可鉴人的贡砖地面,但水泥这种东西既能用在这里,想必其造价成本之低是贡砖所不能比拟的。
贡砖毕竟是皇室才能用的,水泥却不一样了。
“元卓,这样遮起来是何缘故?”
林隽解释:“水泥路至少要养护十来天,遮盖起来便是为了避免暴晒雨淋损毁路面。”他满意的看着这条新路,比之以前又拓宽了几尺,想必即便堵车也会很快疏通罢。
庶吉士似懂非懂的‘哦’了声,看到未被盖住的边缘有一串梅花印,会心一笑,不知是哪家的狸奴在路面未干时踩上去留下脚印呢?
他一脸温和的摸着地面,远处一名过来巡查的侍卫见状吼道:“喂!那边那个!你在做什么?不许掀开布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PqI.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