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 升官发财在红楼_淘姜【完结+番外】(140)

  盐务问题就是一个切入点,之前特意派遣心腹易修武去江南查探盐政,没想到查出来的结果令他心惊。

  文朝立国之初边境始终遭受外族威胁,太/祖将边饷与食盐绑到一起而实行开中法,即商人通过将粮草运输到边镇来获取食盐的专卖权,如此戍边的饷银有了,商人也能通过卖盐获取利润。

  开中法启用之初自然是达到预期的,只是随着时间拉长,几代人后开中法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尤其是上皇年轻时多次征战花费巨大,为了实现他心中的事业蓝图,太上皇通过多印盐引、开中无度来间接的向商人支款——如此便引发了守支问题,到文烁登基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地步了。

  按易修武查到的情况来看,盐商在边镇纳粮获取盐引后并不能马上支取食盐,等待时间从几月甚至到几年不等!朝廷下发的盐引总数与当年的盐产量根本不匹配,许多盐商根本无盐可支!再加上有靠山的大盐商通过特权支盐无度,中小盐商在盐场等待的支取时间拉得更长。

  守支时间延长,盐商资金无法迅速回流,利润随之降低,商人中盐的热情就会大幅下降,盐引便愈发壅滞,逐渐走向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导致一个结果——盐税流失。

  朝廷再不出手整顿,开中法便会走向崩溃,无法延续下去。

  如此,边镇的饷银也会受到影响。若是边镇败落,防守外族的第一道防线随之瓦解,文朝随时都可能陷入兵祸之中。

  文烁是位年轻的皇帝,他少时也是在民间行走过的,对百姓更有一种深宫里养不出来的怜悯体恤之心。

  食盐与百姓息息相关,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整顿盐务乱象。

  “如此您可要以身作则了。”林隽打趣道。

  制止盐引滥发便是整顿盐务的第一要义,首先就要靠皇帝遵守。似太上皇在任时便常赏赐左右盐引,甄太妃娘家甄家就得过上皇几万引的赏,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文烁叹道:“我现在当然能保证,只是也不知道以后如何,元卓,长青,往后还需要你们时时提醒我才好。”

  林隽与易修武对视一笑,文烁能有这样的想法,可见他是一个善于自省的人。

  “大盐商背后都有权贵的影子,表哥,您真的准备好了?”易修武拧眉问道。

  京中权贵更容易得知朝廷在哪里开中的消息,他们与盐商勾连,通过运作低价买盐引,不受规则的限制随意在各大盐场支盐卖盐,压榨中下层盐商的生存空间。为了获得利润下面的盐商也不得不加入进来,形成一个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易修武担心文烁贸然行动会招致权贵联合抵抗,这些老勋贵们现在看着不显眼,但毕竟是阔过的,前两代人的经营让他们拥有不少潜藏的关系,联合起来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譬如荣国府,出过两代国公又做过经营节度使,在军中就很有些分量。

  文烁轻哼一声:“我又不打算赶尽杀绝,杀几个鸡他们就知道分寸了,且他们现在又盯上了另一桩来钱的生意呢。”文烁笑着看了眼林隽,“元卓,多亏你弄出来足球这个吸金利器,父皇最近可是接见了不少前来打探消息的‘老人’。”

  这群贪得无厌的家伙,打听到去岁足球赚得的钱财后便闻着味儿就来了。

  谁能想到当初太上皇过家家似的弄出来的足协会这么挣钱呢?他们现在只后悔没有第一时间跟紧太上皇步调,倒让名不见经传的贾琏捡了个大漏。这也是朝中频频有人提出换掉贾琏的原因,所幸经过林隽提醒他身上现在还没有什么大的污点。

  文烁思量着等会儿便去找父皇商量他父子二人打个配合才好,且这也是给老皇帝擦屁股呢,想必他不会拒绝的。

  他收回心思,对林隽说:“咱们徐徐图之,元卓,我在前面支应,剩下的便交托给你了。”

  林隽郑重点头,之前他们讨论过合作社,文烁听了觉得可行,这次便让他寻找合适的商人组建一个合作社试点,若是效果良好便推广开来,说不得能给摇摇欲坠的开中法续一波命呢?

  如此,林隽便要出差了。

  只是该以何名头还需要再讨论讨论,文烁打算命林隽领巡按御史巡按地方,林隽却有些不乐意。都察院设有十三道监察御史,平时在京供职,需要奉命巡查地方时明显他们更名正言顺。且巡查自有一套成文的程序,他却是要与人商谈组建合作社的,御史身份到底不方便。

  他眼珠一转,出主意道:“听说咱们京城日报现在也开始在各省流行起来了,如此咱们刊载的内容要更加严谨才好,有什么比下地方考察采风更能印证往日所学?不若您下令给我们的记者一个下基层考察的机会,相信有很多同僚是愿意报名的,至于往来差旅费我们日报出了,您觉得如何?”

  易修武挑眉:“你确定真有人愿意?”外面可不似京城舒服,他觉得翰林院那帮读书人就喜欢窝在官署读圣贤书呢。

  “至少我愿意,想必尺玉和观朴也愿意的。”孔翎之前就很羡慕他能出门游学,常感叹以后没机会了。

  “第一次咱可以在周边各省走一走,来去月余就够了。”林隽盘算着他或许要去边镇一趟,“到时我走远点,陛下您给我多批些时日。”

  文烁不禁笑了:“看来元卓是真喜欢出去走动,如此也好,咱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翰林院是人才储备重地,这些未来的阁臣确实需要到外面见见世情的。”像长青与元卓,走过许多地方见识都不一样的,书呆子怎么帮他治理得好国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PqI.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