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皱眉,“他们需要压迫他们,随时随地可能谋夺他们财产的东西存在?”
傅玉衡坚定地点了点头,“圣人怀悲悯之心,所以更容易看见民间疾苦。殊不知,普通百姓若是没有了宗族的庇护,财产更容易被旁人剥夺。
还有更现实的问题,就是每到旱季,田里的庄家需要浇水的时候,共享一条水渠的两个以上的宗族,必然会因为水源发生争斗。
不管平时关系怎么样,到了这种关系到整个宗族存亡的时刻,无论贫富,大家的利益都是一致的。若无宗族依附,靠着单打独斗,能敢保证自己争得过别人?”
所以说,想要消除宗族影响,光是宣传坏处没用,得先让宗族聚集的好处无限稀释,稀释到可有可无。
当个体的利益超越了从宗族中所得,宗族势力自然而然也就瓦解了。
就像是他前世生活的那个年代,一个祖父的堂兄弟都常年不见,何况是隔了不知道几代的族亲呢?
第248章 傅石头的新差事
听完这一席论断, 圣人久久不言,心头实在难以平静。
过了好半晌,他才自嘲地笑了笑, “枉我总是觉得朝中官员不识民间疾苦,如今看来,真正不懂底层百姓的,不是百官,而是我这个不曾出过宫门的天子呀。”
因为信息的不对等,纵然他制定的国策是好的,思维却因盲区而陷入了误区。
圣人走了歪路,朝中衮衮诸公难道当真不知?
未必吧。
他们中间不知道有多少人,就等着圣人在这件事上栽跟头, 好让他们能够趁机挤压皇权, 让圣人明白:我们这些大臣, 才是真正能帮陛下的人,您就别老是向着那些贱民了。
圣人忍不住咬牙切齿,“朝堂诸公,当真是才能卓著, 思虑深远呀!”
看得出来, 他的神情有些羞愤。
就是那种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中, 却忽然发现自己的想法都被人窥破;自以为是黄雀,却猛然发现身后还有猎人那种羞愤。
傅玉衡却忽然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
“你笑什么?”圣人的脸黑了。
傅玉衡道:“我笑世人皆是贪心不足,总是觉得别人地里的庄稼好,看不见自家的长处。”
他明显是话里有话, 圣人也迅速冷静了下来。
见他神情缓和, 傅玉衡才正色道:“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圣人虽然是万民君父,其实也是个凡人,您又何必对自己要求太高呢?
您只有一个人,朝中又有多少大臣呢?他们之所以要铤而走险,弄这种几乎要和您撕破脸的下策,又何尝不是因为您的帝王心术太过高超,让他们已无招架之功?”
能和平发财的,谁愿意去冒险呀?
历史上凡是将大臣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帝王,要么自己晚年,要么下一代皇帝,必然会遭到大臣的反扑。
皇权能不能再次站在巅峰,就得看在位的皇帝够不够强硬了。
毫无疑问,当今圣人是个实打实的外圆内方之君。
圣人稍感安慰,“不错。真正弱势的不是我,而是外强中干的他们。”
消除宗族势力这件事,他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不过,日后他的思维要调整一番了。
“其他的你不用管,尽管在你的影视剧里帮朕敲边鼓就是了。”
傅玉衡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回去之后,就亲自领导一众编辑创作剧本,绝对将您的意志融入其中。”
三国乱世,正是人性丑恶容易暴露的时候。
夹带这个私货,还真不用刻意,只需要把镜头从家国天下,稍微分给升斗小民一些,也就足够了。
当天中午,圣人命皇后赐了家宴,再次向外人宣告了寿宁侯与上阳长公主的简在帝心。
宫外等消息的人心里有数了:看来,表亲之间不宜婚娶是真的。
第二天的朝会上,圣人就专门命户部和礼部联手,收集民间数据,再根据真实数据,斟酌要不要就此立法。
大臣们很乐意圣人把心思转移到了别的地方,因为但凡能当官的,在自己老家都是望族。
圣人要消除宗族势力,虽然说不上是断他们的根基,也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
仿佛是老天听到了他们的祷告,从这之后,圣人虽然还在做这件事,却并不如从前那么积极了。
于是群情振奋:圣人终于人情现实了!
说来也是,秦始皇还未曾一统天下时,宗族势力就已经存在了,远比皇权更加久远,又哪里是轻易就能消除掉的呢?
先前圣人也是年少气盛,一心想要做出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业。
碰了壁之后,自然也就明白,有些东西,是连皇权也不可以染指的。
圣人高居金座,把一切都尽收眼底,面上却一点不露,只是更加关注民生水利了。
做皇帝的关注民生水利,任是哪朝哪代,都属于明君之相。
大臣们就觉得这位明白自己从前的路子走岔了之后,是想学习老圣人,为自己博一个青史留名了。
不说朝臣,连回宫过中秋的老圣人都觉得不对劲,生怕儿子受不了打击,单独把人喊到垂拱殿,好生安抚鼓励了一番。
已经年近四十的圣人有些哭笑不得,连忙向自家老爹解释了自己的用意,让他老人家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别再替自己操心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