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有李纨的想法,赵姨娘也有赵姨娘的盘算。她虽然没有什么大智慧,但小聪明是不缺的,看得见眼前的好处,也看得出李纨对她表现出来的善意。
如今她膝下无子,只有探春这一个女儿,日后她们母女的生死荣辱,大半都要寄托在贾珠这个贾政独子身上。
在她没有自己儿子之前,她都不会去主动得罪李纨这个大奶奶的。
因此,李纨主动表现出来的善意,对她们母女就很重要了。
虽然舍不得女儿,但就像是当初忍痛将女儿送给王夫人养一样,如今老太太主动要养,赵姨娘简直是求之不得。
探春是庶出,虽然姑娘家的嫡庶差别已经极其微小,但那也是在都养在正妻膝下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女儿家的地位,取决于抚养她们的人的地位。
史太君是什么人物?
她乃是国公夫人,除却皇家公主和宗室王妃之外,整个京城的贵妇,也没有哪一个的地位比史太君更高了。
可以说探春养在史太君膝下,和一步登天也没什么区别了,赵姨娘哪里会不愿意?
她连夜就给女儿收拾好了东西,还把自己从前攒的私房拿出了一半给女儿带走。
虽然到了史太君身边之后,这些东西很可能用不上。但对一个母亲来说,送儿女远行,那是准备得再多都嫌不够的。
至于探春……
她虽然有成人的思维,奈何却操纵不了婴儿的身体。一个连话都说不了的小娃娃,谁会去问她的意见?
而且,她自己也很好奇这辈子祖母的际遇,还有那前世只听闻过的祖父,今生有机会得见,让她觉得很是神奇。
以她对祖母史太君的了解,那是一个喜爱享受,不大注重俗礼,也从来不会委屈自己的老太太。
这样一个人,又为什么会放着雕梁画栋,仆婢成群的荣国府不住,跑去万年县那个附郭之县呢?
她相信,这其中一定有许多和前世不一样的地方,大大激起了她的探索欲。
等见到祖父祖母之后,这两位果然也没让她失望。
当天晚上,史太君把她放在榻上,夫妻二人一人把着一边防止她掉下去,便吃着果子说闲话。
桌子上那些糕饼水果,好些都是她前世不曾见过的。
这也便罢了,好歹她也是吃过见过的人物,几样新鲜吃食而已,动摇不了她的心神。
但二老说出口的话却可以。
比如:这辈子朝廷的国号不是“庆”,而是取了古朝名“夏”为国号。
再比如:这辈子登上皇位的不是前世的六皇子,而是被废为了义忠亲王的原太子。
而且这位圣人和老圣人的貌似关系非常好,完全没有前世二圣之间的剑拔弩张。
从二老的闲谈中,探春也只能提取出这么多信息了。
至于再多的,那得天长日久。
毕竟,哪有凭空就来的东西呢?
如今的探春,是迫切地想要接触外界的东西,以便了解今生和前世的不同。
甚至她还有点庆幸自己被送到了祖母这里。
如若不然,跟着赵姨娘或者是日后的继母长大,一直养在内宅之中,两耳不闻门外之事,万一日后和人说话,脱口而出一句“大庆”,那可就有意思了。
但史太君怕她水土不服,一连半个月都没敢带着她出门,只是每天去剧组之前,都要交代鸳鸯照顾好三姑娘。
探春一开始急了两天,但过了那股劲之后,前世晚年养成的咸鱼心态就占据了上风。
——随便吧,反正我就是个小娃娃,出了门还能改天换地不成?
半个月之后,史太君就发了几张请帖,准备小宴一番,也算是给小孙女接风洗尘了。
此次宴请的客人除了左邻右舍之外,就只有傅玉衡一家,马介甫一家,还有伍秋月和辛家中未闭关的九娘了。
因为客人只有傅昭一个小孩子,傅玉衡来了之后,直接就让花氏带着他去和探春玩去了。
紫芝这小丫头非常乖巧,虽然只有六岁,却已经很有几分大姐姐的风范了。
傅昭牙没长全,却偏爱说话,口水控制不住地哗哗往下流。
如今的紫芝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傅昭擦口水。
难为她一个小姑娘,竟然有那么好的耐性,不管傅昭流多少口水,她都不厌其烦,每一次都非常温柔。
前世探春根本就没听说过寿宁侯这个名号,她记得上阳公主的驸马是某家国公的次子,名不见经传,和公主的感情也很不好,两人并无一子半女。
对于上阳公主的儿子傅昭,探春很有几分好奇,不由多看了几眼。
但她的目光从傅昭身上滑到紫芝脸上时,着实吃了一惊。
虽然紫芝还未脱离瘦弱之形,但皮肤已经白皙细腻了许多,脸上也有了些血色,美人的底子就逐渐露出来了。
从她如今的轮廓上,已经能大致看清日后的长相了。
探春之所以吃惊,是因为眼前这小姑娘的鼻子和眼睛,和前世宝玉房里的管事大丫鬟袭人像了个四五分。
她记得袭人是外面买来的,并非家生子,只是孤身一人在贾府当差。
难不成,这是袭人家里的亲戚?
可是,袭人既然有在侯府当差的亲戚,家中遭逢危难之时,为何不卖身入寿宁侯府,投奔自家亲戚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