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圣人还有两个女儿,还得孝敬他这么老爹一颗,哪里够分呢?
老圣人实在是不愿意为了这点小事,让儿子为难。
淮阳长公主忽然扭捏了起来,低声道:“我想给三郎求一颗。”
老圣人一怔,有了点不好的预感,“哪个三郎?”
“就是袁三郎嘛。”
好了,预感成真了。
“我记得,那小子是袁卿家的幼子,得比你小十几岁吧?”
“是呀。”淮阳长公主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还奇怪地问,“您不是早就知道吗?怎么原来不问,如今又突然问起来了?”
老圣人深吸了一口气,不答反问:“你不会对他动真情了吧?”
“为什么不会?”长公主是一点都不避讳自己的心思。
想来也是,任谁对着一个又年轻又貌美,还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人,会半点不动心呢?
长公主年轻时期望从薛放那里得到的感情,却在几十年后,在一个和对方毫无相似之处的少年郎身上得到了。
曾经她以为早就泯灭殆尽的少女心思,一点一点被这少年郎用真情勾了出来。
若是问她有没有爱过薛放,她只会不确定地说:“也许吧。”
可若是要问她如今是否喜欢袁三郎,她却可以很肯定地说:“喜欢,非常喜欢。”
老圣人长长吐了口气,“你若是喜欢,就当个面首养着好了。我跟皇帝说,让皇帝给他个官职。”
长公主听出了他的意思,不禁面色微变,“皇兄,三郎有官职,太仆寺少卿。”
太仆寺是个清闲衙门,没有半点实权的那种。
袁三郎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入仕,分明有大好前途,却情愿任职于太仆寺,为的是什么,明眼人一看便知。
老圣人皱眉,“这还是个痴情种?”
他仔细看了看自己妹妹,生得美艳无双,还带着一股成熟的韵味儿,的确有吸引少年郎的资本。
但堂堂长公主,二嫁无所谓,嫁给一个比她小十五岁的少年郎,就难免惹人议论了。
老圣人纠结了片刻,对何玉道:“你去把皇帝请来。”
虽然他对世俗教女子贞洁的教条嗤之以鼻,但还是那句话,如今当家做主的是他儿子,这种事关皇室声誉的事,自然得问问皇帝的意见。
恰好圣人今日不大忙碌,很快就赶过来了。
听了老圣人的话之后,圣人抚掌笑道:“姑姑乃堂堂长公主,皇室贵胄,莫说是个小十五岁的少年郎,便是小二十岁的又如何?”
长公主眼睛一亮,真心实意地拜谢,“多谢圣人成全。”
圣人双手把自家姑姑扶了起来,“姑姑安心回家去,过不了多久,皇后赐婚的懿旨就会送到你和那袁三郎手里。”
长公主千恩万谢地去了,连美白丹药的事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第264章 圣人的新领悟
送走了长公主之后, 老圣人便道:“说吧,你又打得什么主意?”
圣人委屈道:“父皇何出此言?说的儿子好像是电视剧里的反派一样。”
老圣人白了他一眼,“此事若非正和了你某样谋划, 你答应得这么痛快?”
知子莫若父。
虽然圣人也不是个迂腐之人,但他和淮阳长公主可没什么深厚感情,哪能半点敲打都没有,直接就承诺赐婚?
圣人笑了,“果然瞒不过父皇,淮阳姑姑的确是恰逢其会,儿子不过顺水推舟罢了。”
老圣人喝了口茶,示意他继续说。
也是老圣人早就彻底放下朝政了,如若不然, 便是亲生父子, 怕是也不能像如今般肆意,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圣人亲自给爹续了茶,淡淡道:“父皇就不觉得,前朝遗留下来的守节之风,很是不讲道理吗?”
老圣人“唔”理一声, 挑了挑眉, 又点了点头。
他知道, 圣人口中的“不讲道理”,绝对是耽误他的政策推广。
如果他的记忆力还行的话,就证明他没记错:他儿子貌似从登基之初,就一直致力于削弱宗族势力。
许多地方宗族阻止寡妇改嫁,甚至于将少年或青年守寡的少妇缢死或淹死, 对外谎称是为夫殉节, 就是为了让自己族中多一个节妇, 以提高宗族在地方上的声誉。
前朝皇室对此持肯定态度,两百多年下来,这种地方制度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朝臣开科取士。
三代以内有犯科之男,有再嫁之女的,在地方潜规则里不予科举资格。
圣人既然有心破除宗族势力,又怎么会对这一项视而不见?
勒令甚至强迫寡妇守节,对于圣人来说,不就是大大的不讲道理吗?
“皇室公主寡居再嫁,对于民间风俗,的确有引导作用。”
特别是四十出头的公主,要嫁一个二十五六的青年才俊,所引发的话题讨论度,绝对是嫁给同龄人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老圣人问道:“这件事,你不打算与朝臣商讨一番?”
圣人挑眉,嗤笑道:“父皇,你这宽纵朝臣的毛病,怕是一辈子都改不了了。皇室嫁女,何须与朝臣商议?
谁敢这件事上唧唧歪歪,朕就敢下明旨:五品以上官员之子女不得私自婚配,须得由官媒匹配。”
老圣人哑然,好半晌才叹道:“我的确是老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