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的所有来稿,无论好坏,都会通过《海棠诗社》刊出,以示评选标准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海选稿里的前一百名,可以进阶第二轮评选,这一百人投的诗稿,不但可以刊登在《海棠诗诗》,《京城周报》上也会分出专门的版面刊载。
比起小众的《海棠诗社》,显然是《京城周报》的发行量更大,影响力更广,吸引力更足。
人生在世,所求无非名利二字。
太史公说的好: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作诗投稿这件事,除了一点笔墨费,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可一旦胜出写,却能获得巨大的声望。
如此一本万利……不,几乎是无本万利的买卖,但凡是个会做诗的,谁不愿意来掺一脚?
在收稿的一周之内,全国各地投来的诗词有将近两万首。
如果不是征稿启事上明确规定了,一个人只能投一首,只怕收到的还能更多。
这是个大工程,整个出版社和海棠诗社,都前所未有的忙碌了起来。
他们一边筛选评定诗稿,一边按照来稿顺序,陆陆续续把那些诗词刊登在《海棠诗社》月刊上。
甚至于为了能把来稿尽量快地刊登完,原本一个月只出一期的《海棠诗社》,那个月硬生生出了三期,其中两期别的内容都没有,全是各地投来的诗稿。
虽然这些诗词的水平良莠不齐,但有诗赛的噱头在,还是有很多好事的人愿意买来看一看的。
如此一来,销量竟然暴增,得来的钱财竟勉强足够这次的运行经费了。
※※※
探春一手账本一手算盘,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又省了一笔!”
“姑娘,姑娘。”侍书兴冲冲地跑了过来,“我听到一个大消息!”
“什么消息呀?”探春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头去拨弄账本了。
见她一点都不感兴趣,侍书却不以为意,一字一顿道:“咱家二姑娘出山了!”
“昂?”探春一呆,“什么意思,什么叫出山了?难不成二姐姐是蒙荫入仕去了?”
“哎呀,不是!”侍书急忙解释道,“二姑娘没做官,是去给傅郡主做幕僚了。听说傅郡主新近点了台州知府,要不了多久,二姑娘就要跟着她到台州赴任去了。”
“知府?”这回探春当真是大吃一惊,感慨道,“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呀。这才过了多久,悠悠姐就做知府了。不过……”
她皱眉迟疑道:“二姐姐怎么突然就要给人做幕僚了,大伯母会同意吗?”
侍书道:“既然消息已经传出来了,想来大太太也是同意的。”
探春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想来也是,大伯母从来就不是个迂腐的人。因为咱们家的权势,便是二姐姐将来后悔了,嫁人还是招赘也都无所谓。”
还是那句话,家庭容错率高。
可饶是如此,迎春能下定决心给一个人做幕僚,并跟着对方远离家乡,也大大出乎了探春的意料。
也是从这一刻起,她才真正意识到:前世是前世,今生是今生。便是同一个人,换了不同的生长环境,也会养出截然不同的性格。
探春道:“你帮我收拾一下东西,我去找祖母禀报,趁着二姐姐没离京之前,我得回去一趟给她践行。”
吩咐完了侍书之后,探春回家换了一身衣裳就去拜见祖母。
史太君的年纪到底大了,难免精力不济。如今已经不到剧组去了,从事的工作也从道具师变成了道具顾问。
探春很清楚史太君的作息规律,专门挑了一个她刚睡醒没多久的时候。
“孙女给祖母请安,祖母今日精神头可还好?”
史太君正歪在榻上,一个小丫头正给她捶腿,鸳鸯就坐在她身侧,拿一把团扇轻轻地扇,看起来好不惬意。
听见探春的声音,她微微睁开了半瞌的眼睛,笑咪咪地冲孙女招手,“是探丫头来了呀。快过来吧,到祖母身边来坐。”
探春从善如流地走过去,在她脚踏边坐了,颇为依赖地靠进祖母的怀里,“祖母,探儿想你了。”
“这么大了,还撒娇。”史太君好笑地点了点她的额头,嘴里吩咐鸳鸯,“快把我特意留下的那叠花生酥端过来,探丫头想祖母了,祖母疼你。”
探春嘻嘻笑着在她怀里拱了拱,神态与一个真正的七八岁小姑娘没有任何区别。
她已经完全摆脱了前世的桎梏,真正活出了新生。
她是贾探春,却不是那个自小困在闺训里,明明浑身难受,却又不知该如何解脱的刺玫瑰了。
如今的贾探春张扬肆意,有广大的空间等着她肆意施展,早就用不着表面的尖刺来保护自己柔软易碎的内核了。
等鸳鸯端了花生酥来,探春自己吃一块,就给祖母喂一块,祖孙二人很快就把一碟子八块给解决了。
鸳鸯不得不提醒道:“老祖宗,您今日的糖分摄入已经足够了,午膳和晚膳切不可再吃甜食了。”
史太君:“……知道了。”
她低头叹息地看了自家小孙女一眼,“我这可都是为了你呀!”
探出眨了眨眼,非常乖巧地道谢:“谢谢祖母。”
至于史太君想的,孙女愧疚之下会答应帮她偷渡糖果的事,探春权当没看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