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黛玉点头笑道,“正好姐姐性子宽宏,遇事喜欢周全,而我又是个嫉恶如仇的。咱们俩每次都评一件事,报社那边肯定会把咱们俩的文章放在一个版面的。”
宝钗接着说:“有了冲突就有了吸引力。再加上咱们俩都了解内部消息,必定言之有物,很快就会被人注意到的。”
黛玉笑道:“如此一来,不但现下的名声有了,说不定还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呢。”
宝钗点头道:“这个主意的确是妙极了。不过,咱们俩发文的话,却不好用真名,得取个别号才是。”
说到这里,两人突然都心中一动,几乎是异口同声:
“我这里倒是有了一个,只觉得该是姐姐的字号,就叫——‘蘅芜君’如何?”
“我这里倒是有了一个,只觉得该是妹妹的字号,就叫——‘潇湘妃子’如何?”
言罢,两人对视一眼,又同时笑了起来。
黛玉笑问道:“人家取别号,都得有个出处。不知我这‘潇湘妃子’,是怎么得来的?我家中虽有几杆竹子,却也不是湘竹呀。”
“说实话,我也没想到什么出处。”宝钗微微蹙着眉,自己也觉得奇怪,“只是想到要给妹妹取别号,脑子里一下子就想到这个了。诶,对了,你呢?‘蘅芜君’又是怎么想出来的?”
黛玉也道:“我跟姐姐差不多,也是脑子里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觉得这就该是属于姐姐的。”
就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一般。
索性宝钗本就是个豁达性子,黛玉则是个今朝有酒即可的,两人都没有太计较。
反正这个别号,她们自己也很喜欢,那就叫这个吧。
取完别号之后,自然要琢磨头一篇文章。
两人平日里都爱去父亲的书房,敬王和林如海也都不禁她们看邸报公文,对于朝中动向,她们自然比旁人更加了解。
既然立意要成大名,自然要选一个足以轰动的话题,才可事半功倍。
两人寻思了半晌,又把各自的信息分享了一番,终于确定了一个。
宝钗道:“茜香国蠢蠢欲动久矣。先时朝廷水师荒废,难以成海战之事,故而假做不知,不曾搭理他们。
如今那茜香国新王登基,要借一场大战事震慑不服者,稳固朝纲。我朝也早已厉兵秣马,眼见此战是一触即发了。”
黛玉拍板道:“就选这个。咱们先琢磨着,等到战事一起,立刻投稿,请凤姐姐给走个后门,先刊登咱们的。”
宝钗却道:“也不用她走后门。若战事起时,咱们正好投了这个过去,用他们的行话说,那就是‘热点’,报社巴不得用这个话题吸引眼球呢。”
“那就是互利互惠了。”黛玉调笑道,“还是姐姐有见识,倒显得我浅薄了。”
宝钗清了清嗓子,拿腔捏调道:“那你这个愚钝之人,还不快给有见识的上茶,好叫我大发慈心,指点你一番?”
黛玉噗嗤一笑,扬声喊雪娟换茶来。
不多时雪娟就端来个填漆小茶盘,送了两盏新茶来,又把残茶撤了。
黛玉便亲自端了一盏,起身恭恭敬敬地献给了宝钗,口中喊道:“有见识的,快请用茶吧。”
宝钗忍着笑点了点头,“嗯,还算勤谨。罢了,我便效法孔夫子有教无类,指点你一番吧。”
说毕接了茶,掀开碗盖略拨了拨茶叶,抿了一口放在桌上。
桌子那头的黛玉已经笑抽了,伏在案上捂着肚子“哎唷,哎唷”直叫唤。
慌得宝钗赶紧绕过去给她揉肚子,便揉便数落道:“你呀你,起头的是你,笑得肚子疼的还是你。你可当心点吧,仔细绞了肠子。”
好不容易等黛玉平复之后,两人又商议了一番,各自选定了文章论述的方向。
宝钗就以战争耗费粮草辎重,还要害得无数百姓家破人亡为据,斥责茜香国开展乃不义之举;
黛玉想了想,说:“那我就说茜香国忤逆宗主,擅启战端,是为不忠吧。”
两个人一个论忠,一个论义,都占了大道,这才好吸引更多的人跟着她们一起讨论。
头一回就把声势给壮起来了,等下次再有了她们的投稿,很多人只因这个名头也会买份报纸来看的。
一来二去,等她们与报社构成了互利互惠的关系,就可以受邀写专栏了。
不过如今想这些还早,当务之急,还是想着怎么把第一炮打响吧。
※※※
两个姑娘尚在琢磨怎么写文章扬名立万,朝中却已经因为茜香国不安分的事风雨欲来了。
战肯定是要战的,如今大夏立国不过三代,正是国力强盛且蒸蒸日上的时候,岂容蛮夷宵小挑衅?
早几年敢来叩关的安南,如今已经彻底被大夏王化。
许多大夏商人响应朝廷号召,出钱集资修了三条安南与大夏之间的大道,先把那边的许多百年乃至千年大树收购了,运送到了内地,大赚了一笔。
商人赚钱的同时,也变相削减了那边的瘴气,安南的天然屏障逐渐不存,再难与中原王朝相持了。
原本的王族早已归降,有些残存的不服势力,也只得往南方逃窜。
那些残军朝廷也不在意,因为安南国土本就是从北往南狭长的一条,非常容易从中截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