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这安西都护府已经是嘴边的肥肉,那大唐忙着平定内乱,早就放弃这块肥肉,于是他们也不急着现在就吃得满嘴流油。
毕竟这简直就跟大唐人说的那个大碗里捉那个什么大鱼来着,完全就是探囊取那个什么东西。
要不是唐军战斗力太强,而且城墙也修得太坚硬,他们早就把这孤立无援的安西都护府给带下来了。
只是后来吐蕃军被支援安西都护府的唐军打到屁滚尿流,而且还差点被打亡国时,却是忍不住对天呐喊——不是说好的已经放弃安西都护府了吗?为何这些支援的唐军就跟是来救被困的妻儿一样杀气腾腾?
还有你们唐军不是要忙着平定内乱的吗?就这样追着他们到吐蕃腹地,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所以到底是谁在骗他们?良心不会痛的吗?
顶不住顶不住了,现在他们就要再次跪地喊亲爹,反正就像是大唐之人所说的那样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只待大唐再起叛乱,他们吐蕃必定会一雪前耻!
然后怒火满满又报复性极强的吐蕃就真香了。
毕竟盛唐之势再起,儿子跟着亲爹后面吃肉喝汤怎么了?君不见高句丽、龟兹等等也是如此,再加一个吐蕃怎么了?!
比起到处打猎居无定所,果然还是筑城池种田的安居乐业生活更为让人喜欢。
从今往后,他们吐蕃就是大唐的第N个亲儿子!
只有他们投降得快,那后面再跟着投降的国家,就绝对比不上他们。
【说完安西都护府,那就再来说一下唐朝的第二位名将——张议潮。】
还在为安西都护府孤忠而悲痛哭泣不已的张议潮:“??!”
大唐如此之多的名将,他张议潮居然能被神仙点评,简直就是太让他受宠若惊了。!
第58章 吾爱吾之大唐
【张议潮(1),唐朝节度使,唐朝名将,更是名族英雄。其父张谦逸官至工部尚书。张氏世代为州将,张议潮曾率领沙洲各族人民起义,驱逐盘踞在河西地区上百年的吐蕃,以大唐节帅之名克复瓜州、沙洲等十一州。】
张议潮的父亲张谦逸:“!!!”
啊!这就是父凭子贵……父以子荣吗?真是好爽啊!
看着还只有十岁的儿子,张谦虚逸默默的抚摸儿子的头发:爹的好大儿,爹能不能名留青史,能不能族谱以爹的名字写第一页,就全都仰仗你了!你可千万不要让爹失望啊!
不明就里的张议潮:“???”
他爹今天看着好奇怪啊!
又或者应该准确来说,是看到神仙的授课之后,大家都变得好奇怪啊!
此时的张议潮根本联想不到,自己从此就告别玩乐的时光,开始为了张氏满门荣誉而努力学文学武。
小小年纪就被寄予厚望的张议潮:我可真是谢谢我的亲爹了!
唯一让张议潮想不明白的是,为何亲爹不努力,就一个劲的让他努力?!
张家人:嘿嘿嘿谁让议潮你是我们全家的希望呢!
【安史之乱后,吐蕃乘乱攻占河西、陇右,建中二年沙洲陷于吐蕃。】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张议潮出生在河西沦丧后的沙洲,当时张氏世代为沙洲豪门首富,也是当地豪强。】
【但是显赫的家族地位并未给张氏带来平安,因为吐蕃政权根本不会治国,比后世的元朝只打土地不治理的行为还要荒唐,因为吐蕃根本没打算联合和笼络当地汉人豪强大户,也绝不会让他们参与政治。】
【于是当地的豪强大族同样要忍受吐蕃贵族的欺.辱和蹂躏,更甚至因为很有钱,压迫程度更加残忍。而张议潮从小就亲眼目睹吐蕃统治的残暴,于是对故国大唐甚是向往,并立志要驱逐侵略者,回归大唐。】
【有了这个志向的张议潮很快就以自己的家产为军资,秘密招募和训练义军,同时也不断收容反抗吐蕃起义被镇压后的流亡者,多年都在积蓄力量,伺机而动。】
【很快张议潮的机会就来了。大中二年,张议潮率
众组成归义军驱逐吐蕃收复瓜州、沙州等地,并遣使者高进达等表函前往长安。大中四年,张议潮率众收复西州。】
【大中五年,先后收复敦煌沙州、安西瓜州、哈密伊州、吐鲁番西州、临夏河州、甘州、肃州、兰州等十一州。很快张议潮还派兄长张议潭携版图户籍入朝,唐宣宗遂赐诏任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
【咸通二年,张议潮收复凉州。咸通八年,张议潮入朝,敕封河西十一州节度使,同时兼御史大夫、河西万户侯。】
【安史之乱使得大唐由盛转衰,边防力量更是日益虚弱,于是吐蕃便乘隙攻占河西诸州。从乾元元年到大历十一年,廓州、凉州、兰州等地相继陷落。当时吐蕃军攻占沙州,虽然沙州与大唐联系中断,但城中军民皆是顽强抵抗。】
【沙州刺史周鼎一边固城坚守,一边向回鹘求救,只是回鹘救兵数年不至。因为寡不敌众四面受敌,自攻城十一年,沙州军民同吐蕃军进行艰苦斗争,终是陷落在吐蕃军手里。而陷落之后的河西人民便惨遭吐蕃军的蹂躏,丁壮者沦为奴婢,种田放牧;羸老者咸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每日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日夜都在思归大唐皇朝。(2)】
听到神仙所言城池沦陷后军民所处的悲惨境遇,原本还打算为了保护城内兵民,与吐蕃将领绮心儿相约‘苟毋徙他境,请以城降’的阎朝立即不再有投降的想法,而是打算与军民奋战到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秦时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