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拔起身边的植物开始编起来草戒指,他向来聪明学过的东西从不会忘,手指也娴熟灵巧的飞舞着编出一个纹路简约大方的戒指。
他偷偷想着看过的杂书,《胡俗传》云:“始结婚姻,相然许,便下金同心指环。”
但这不是金的,更无珠宝装饰,配不上担当同心的承诺。他还是按照略小的尺寸,编了一个能套上宁王小拇指的草戒指,中原习俗戴于此手指意为平安护身符。
而这片山林,为保狩猎顺遂不出意外,野草都被先祖们赐名平安草,朱厚照的草结纹路也是在金阁寺内跟无休和不懂学的金刚结。帝王亲手结合两个寓意做就此戒指,意在遣除诸违缘、平安健康、心愿成就、一切圆满如意,更祝愿佩戴者延长寿数。
宁王对着篝火裹着披风,看着朱厚照把手伸出衣物外编草戒指。
真不怕冷。
然后他揽紧了专注的小侄子,靠在他肩上一起专注的看手指上下翻飞草编成环,两件披风盖住了相依相偎的身形。
朱厚照在宁王的注视下完成了这个戒指,拉过心悦之人的左手郑重其事的为他戴上。
“你想保本王平安?那还不如给本王尚方宝剑、丹书铁券。”宁王当然是看明白了他的行为,虽然嘴上嫌弃,到底还是没拿下来,还攥拳试了试尺寸。好像有点大,行动时容易脱手而出。于是宁王从尾指上脱下草戒指套进了无名指上,看的朱厚照心跳如鼓,最后竟然这么神使鬼差的应对上了他的愿望。
晨光熹微,天地间山河逐渐复苏,朱厚照等待的景色也在这一刻出现了。
“小皇叔你看,这是我们的大明。”朱厚照攥紧了宁王的手,专注的盯着前方。
想与你看的不只是日出,是日出下的大明。
朱厚照与朱宸濠背后的方向是皇宫,面对的是无遮无拦的山下,从高处远眺将大明江山尽收眼底,见天地之大浩然巍峨,壮观的景色在第多少次看都能在心中激起豪情。
但两人都曾亲身俯就,见识过芸芸众生民间百态,才知高位者尽职尽责并且怀有悲悯体恤之仁有多么难。因为懂得其中的不易,所以慈悲照拂万民。
小皇叔游历民间时,侠王之名人人称颂,不是没有人揣度过王爷之行意在遥买人心。少年朱厚照在宫中对于这些谤词不听也不信,只觉得敬慕小皇叔。宁王光风霁月的人物,他救灾或是除乱必定都是真心实意的行世间路踏灭不平事。
在河南治水时太子,过度的善良曾经使得他一度陷入优柔寡断的困境。他做下了正确的决定,放弃修固河堤尽快撤离所有民众时,救了数十万人的性命;但百年不遇的水涨堤坝崩,还是有来不及撤离的几千人围困其中殒命。朱厚照的心中难以背负牺牲的那些人,自困自苦了许久。也恰是这份仁善在后来无论身份如何变动,朱厚照心中总有尺度。
之后在梅龙镇体验了平民生活的太子,在宁王的陪伴下成功在心境上渡劫。担负社稷重任,帝王德业以偿功过得失。律己则寡过,有过则改之,事过则无悔更要有恕己之心。
仁心和气量兼具时,炼化出现在的正德帝朱厚照。
因此,他对宁王的侠义之行更是深刻的理解了,或许对侠王事迹的传颂中有些幕后推波助澜的引导。但直面民间疾苦当时当刻的亲眼所见亲身所历,只会恨自己能力不够地位不足帮不了天下人,凡事只会先想怎么去做,不去预先设限认为不可能做到,根本无暇生出以此挟恩的念头。
能设身处地为民众所思所想的宁王,他的美誉是当之无愧,不能仅用获取声望来窥测其行径,那是对他格局和思想的辱没。
两人共同处理的“一文钱过桥”事件,看到百姓自发的解决困境,那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满足感不止在宁王心中,同样也在太子的心中。
权势和皇位,以前是朱厚照与朱宸濠相识的机缘与纠葛,未来会是他们引以所用以此来治世济世。
攀上登云梯,只为布施天下雨露恩泽。
57 ☪ 反派重生之乾清攻略19
◎朱厚照,你的心意我懂,却未必会领受。可既然此刻有任务为借口继续沉湎◎
在野外冻了一宿看日出,就算有篝火和两件披风御寒,朱厚照回宫还是喷嚏不断。
“该!让你们背着我偷玩。”御书房里叔侄三人正在再次开启小规模会议,不懂见此中途打断吩咐了内侍几声,命人端来热热的姜汤盯着他们各喝了一海碗,觉得人应该都无大碍了,不懂才继续说着朝中之事:“我总觉得瓦剌这次来访不安好意。”
朝廷得知瓦剌使者来访的消息时,他们的使团已经行近京城,不日即将抵达。细论起来他们这次根本没通过正常的程序在迎护使团的官员之处登记来访人员数量和名单,在京城附近才作汇报,实在有违常理。洛少鸿等几个年轻的臣子不满于蛮夷粗鄙无礼,老臣们则推测瓦剌本意必不是来访,只是中途得知大明的作乱藩王都被降伏才临时改了名目。
皇帝转了转绕在腕上的翡翠珠串,并不十分在意于分析瓦剌之前的行为举动,却对接待更为重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朕相信众臣的能力,不至于让外国使臣在本朝兴风作浪。”
“是瓦剌来访我大明,该谨慎小心的是他们才对。”宁王也冷言说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